第A3版:深度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01月27日 星期三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二问:

看似寻常最奇崛

——三问2020年宁波经济年报

    

    

    

    

    

    

    记者 俞永均

    

    2020年宁波经济年报昨日揭晓。据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初步核算,去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2408.7亿元,同比增长3.3%。在充满不确定因素的2020年,经济外向度高的宁波依然能够保持这个增速,实属不易。

    回顾去年4个季度GDP的累计增速,宁波可谓披荆斩棘、一路攀高:从一季度的-7%到上半年的-0.6%,再到前三季度的1.9%,最终全年增速定格在3.3%。

    面对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存在的诸多不确定性,我们该如何正确看待2020年宁波经济年报?

    

    一问: 从-7%到3.3% 强劲回升动能在哪里?

    

    

    

    

    宁波经济外向度高,受国际市场波动的影响大。2020年一季度,由于产业结构差异,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市经济造成的冲击尤为剧烈,全市GDP下降7%,分别低于全国、全省0.2个和1.4个百分点。从财政收入、规上工业增加值、投资、消费、出口5个主要经济指标来看,一季度,宁波规上工业增加值、出口2个指标增速低于全国。

    去年2月中旬以来,宁波审时度势,迅速推进科学严密防控,有序复工复产。一方面,成立企业复工工作应急组,建立工作专班,协调清除复工障碍,并连续发力,密集出台覆盖面广、含金量高的帮扶政策;另一方面,瞄准供应链痛点,通过跨部门跨区域联动、龙头企业带动等,确保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复工复产,实现生产平稳推进。

    在一系列政策措施的作用下,二季度宁波经济强劲回升,当季全市GDP实现正增长,同比增长5.1%;三季度增速进一步提高到6.7%;全年GDP增速比一季度回升10.3个百分点,回升幅度分别高出全国、全省1.2个和1.1个百分点。

    从相关指标来看,我市也是步步赶超——1月至5月宁波外贸出口增速超过全国;上半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超过全国,1月至7月宁波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全面好于全国。2020年全年,我市GDP、规上工业增加值、投资、消费、出口增速分别高出全国1.0个、2.4个、2.6个、3.2个和3.3个百分点。

    市统计局新闻发言人认为,宁波经济回升的主要支撑因素有3个,概括来说就是工业较快回升、服务业稳步复苏、农业保持平稳增长。

    全年工业增加值增速比一季度回升14.4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速回升6.2个百分点,是经济回升向好的主要动力。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比一季度大幅回升17个百分点,全年增速居全省第二。35个工业行业中,正增长行业比一季度增加24个;增加值占比前十大行业“九增一降”,与一季度的“九降一增”形成鲜明对比。全市列入产品目录的241种产品中,产品增长面比一季度提升26.1%。规下工业增加值增速同步呈现逐季回升态势,增速从一季度的-9.7%回升到全年的2.7%。

    全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速比一季度回升6.9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速回升3.4个百分点。全年金融业增长8.7%,房地产业增长4.3%,批发和零售业增长3.5%,其他服务业增长3.4%。

    农业受疫情影响相对较小,且天气条件较为有利,全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长2.3%。

    

    

    4个“进一步” 折射宁波经济成色几何?

    

    

    

    

    

    过去一年,新冠疫情对全市经济发展带来一些影响,各地各部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硬、两战赢”,在稳住经济基本盘的同时,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和推动高质量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稳步提升。

    市统计局新闻发言人认为,去年宁波经济的成色主要体现在发展动能、质量效益、发展环境和民生福祉4个方面。

    发展动能进一步增强。去年,全市市场主体总量上升,截至12月末累计实有在册市场主体110.3万户,同比增长8.3%;新设企业7.2万家,新设个体工商户11.7万户,分别增长2.9%和3.6%。创新投入持续增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投入研发费用增长12.9%,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工业技改投资增长8.8%;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667家,增长104.5%;新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3461家,增长32.6%;发明专利授权5340个,增长5.2%。

    以“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和新兴产业为代表的新动能正在积聚。去年全市“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增加值超过规上工业0.4个百分点,健康制造、人工智能、高技术制造、数字经济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5.3%、14.9%、13%和9.7%,列入国家“三新”统计的智

    

    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稀土磁性材料等产品产量快速增长,增速均超过两位数。新业态支撑有力,全年限额以上贸易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零售额271.6亿元,增长15.5%,拉动限额以上零售额增长2.4个百分点。

    质量效益进一步提升。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去年全市实现财政总收入2835.6亿元,同比增长1.8%,比前三季度提高1.2个百分点。企业效益进一步改善,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7.7%,利税总额增长11.4%。全市35个工业行业大类中,25个行业利润实现正增长,比前三季度增加7个。规上工业企业亏损面比前三季度下降4.9个百分点。

    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民意调查结果显示,2020年我市营商环境满意度达88.6分,比上半年提高3.1分,其中法治环境、政务环境、政策环境、服务环境、商务环境、舆论环境六大营商环境得分均有提升。政务服务趋向智慧高效,全市政务服务事项网办率达83.2%,企业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企业投资项目办理时间明显压缩。去年,我市还第一时间推出“甬18条”“甬20条”“达产扩能稳增长10条”“服务业21条”等助企纾困政策,全力稳企业。融资畅通工程深入实施,去年民营企业贷款、小微企业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量分别是上年的3.5倍、3.7倍和5.8倍。

    民生福祉进一步改善。居民收入稳步增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4.8%和6.8%,城乡居民收入比持续缩小至1.74。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4.4%,比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出7.6个百分点。就业和物价总体稳定,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2.22%,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1万人。环境质量继续改善,去年空气质量(AQI)优良天数比例为92.9%,同比提高5.8个百分点,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三问:

    疫情之年 宁波民生保障成绩单如何?

    

    

    

    

    

    去年年初,受到疫情冲击和国内外复杂环境影响,食品价格尤其是猪肉价格上涨较快,1月至2月猪肉价格环比涨幅均超过10%,分别上涨10.2%和14.7%,对我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一定挑战。

    对此,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打出系列组合拳,确保物价总体稳定、居民收入稳步提高。3月以后,随着疫情防控成效显现,猪肉价格开始降低,食品价格也得到了充分的控制,呈现回落态势。

    国家统计局宁波调查队数据显示,2020年,宁波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9%,低于全国0.6个百分点,低于全省0.4个百分点,呈温和上涨态势。从月度走势来看,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涨幅基本上呈现一个逐月回落的态势,从1月的4.5%一路下降到11月的0.3%,12月略有回升,同比涨幅为1.0%。市场物价的稳定,为我市居民基本生活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减少了疫情对居民日常生活的影响。

    另一方面,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保持同步。一季度至四季度,我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累计增速分别为-1.5%、2.2%、4.2%、5.2%,逐季好转,全年增速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从收入来源来看,四大收入均有增长:

    转移净收入仍然保持高速增长。2020年,养老金标准继续调高,加之疫情期间对困难群众的救助力度有所加大,全年居民转移净收入达到7807元,同比增长14.8%。

    经营净收入逐步好转。去年二季度开始,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各行各业复苏,加之对外出口需求的增长,第二产业经营快速回暖,居民经营净收入得到明显改善。全年居民转移净收入达到11237元,同比增长6.4%。

    财产净收入增速放缓。受到疫情的冲击,去年企业经营压力加大,分红水平较往年有所下降;疫情期间房屋租赁需求的下降,也导致居民房租收入同步减少。全年居民财产净收入为6048元,同比增长4.6%。

    工资性收入保持增长。由于一季度大量企业商户停工歇业,居民绩效工资受到明显冲击,随着后续复工复产的逐步推进,居民工资性收入仍然保持了刚性增长。全年居民工资性收入为34860元,同比增长3.0%。

    “当前,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宁波要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聚焦聚力高质量发展和竞争力提升,努力实现‘十四五’开门红。”市统计局新闻发言人表示。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