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俞永均)昨天,本报刊发的通讯《一道“大港小航”待解题》引发连锁反应。宁波港航界人士和各大智库专家纷纷表示,新形势下推动港航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是宁波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的必由之路,是提升城市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客观需要,是宁波锻造港口硬核力量、成为“重要窗口”模范生的重要支撑。 “宁波的港口条件在全球数一数二,但港航服务水平却相对偏弱。作为港航从业者,我们希望宁波早日跻身全球航运中心五强。”宁波国际联运协会秘书长孟荣刚等业内人士表示,随着浙江自贸区扩区后新增宁波片区等政策的落地,宁波发展高端港航服务业“底气更足”“前景更好”。他们希望政府部门能因势引导,加快补齐港航服务短板,推动宁波港航物流和现代服务业新飞跃。 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农贵新认为,高端港航服务的附加值和含金量高,宁波要抓住国际航运中心东移机遇,引进集聚航运金融、保险、律所、仲裁、总部经济等国际航运服务高端要素,真正建立起完整的港航市场体系,与伦敦、新加坡、上海、鹿特丹等先进港口城市缩小差距。市委党校、市发展规划研究院等智库专家也表示,“港口是宁波最大的资源,‘十四五’时期宁波要大力发展高端港航服务业,把港口优势发挥到极致,成为服务业倍增的强大引擎”。 市口岸办副主任胡金立建议,今后要大力引进仲裁中心、船舶管理、船舶检验等机构,加强宁波智造的“海丝指数”系列产品研发,推动权威机构对指数的引用分析,提高指数应用率和国际公认度。 此外,有读者来电反映,目前宁波港航衍生服务的船舶经纪、船舶融资和租赁、海上保险、船舶交易、海事仲裁等方面专业人才极度紧缺,希望相关部门出台有力举措,补齐港航人才短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