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山市的“挥春一条街” |
|
满门春意闹 |
|
春联让农家喜气洋洋 |
|
金墨相间的门联和凹凸版斗斤 |
|
文化部门组织的送春联活动 |
桑金伟 文/摄 一 贴春联是厚重而有深意的民俗。春联又称“春帖”“门对”等,是春节前用红纸写成、张贴在门上的联语。 春联源自古代的所谓“桃符”,就是悬挂于大门上的桃木板。有人认为,早在五代后蜀时的宫殿中就开始在桃符上题写联语。这其中,后蜀主孟昶写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一联较有名,它大概可算是春联的鼻祖了。到了宋代,在桃符上书写联语已是盛行。 据载,春联书写在红纸上兴于明代。陈云瞻在《簪云楼杂记》中说:“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传旨,公卿士庶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传旨后,朱元璋还要微服巡视,当他看到千家万户大门上贴着红红的春联后,非常高兴。可当他走进小巷,发现有一家门上并无春联,得知这家是阉猪的,不会写春联,街坊邻居也不愿代劳。朱元璋当即为其写了一副:“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斩断是非根。”翌日,皇帝再巡时又到其家查看,发现春联竟没有贴出,他勃然大怒。这家主人跪地禀报:有人告诉我这是皇帝的御书,不敢轻易贴在门上,已把它挂在中堂,焚香供奉。朱元璋听后大喜,当场赐银50两。看来春联的最大推手还是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 在明太祖的倡导下,南京贴春联蔚然成风,求写春联的市民络绎不绝。在春节前夕,文人墨客纷纷走上街头市肆,摆摊设点现写现卖,于是写春联、卖春联就此兴起。 发展到后来,还出现了撰写春联的“专业户”。这在《燕京岁时记》中也有明载:“自入腊以后,即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书写春联,以图润笔。”到了清代,贴春联已成为辞旧迎新的特定习俗,而且春联的外延有所扩大,增加了横批、斗斤(斗方)、春条、挂签儿(门笺)、门心等新的样式。 这长盛不衰的春联,一贴竟越千余年,可见此俗不凡。 二 在之前的很多年里,为了拍摄全国各地的过年习俗,我总是在除夕那天开始出门远游。2008年春节,我在山西水源村看到一户农家,大门上贴了对联2副、横批2副、斗斤3副、横式春条1张、纵式春条5副,门楣上还飘着挂签儿4条,再加门神1副作为门心,总数有31张之多,真是琳琅满目。看到这样的门头,怎不令我欣喜若狂? 凛冽的冬日,在鳞次栉比的破楼旧屋上,在层层叠叠的残窑老洞前,家家户户新换的春联,闪烁着艳红,在乌黛灰黄中显得格外亮丽。不光大门口有层层春联,走进院落,鸡窝、牛棚、猪圈前也贴着春联。如此深厚的民俗,让我怎敢停歇? 2014年1月,得悉佛山的“挥春一条街”已经开张,我欣然前往。“挥春”在粤语里是春贴的意思,在闽南则称“春仔”。挥春包括两个环节,即书写和张贴。我想挥春更简洁的定义大概是“挥毫书春联”。 挥春一条街设在筷子路上,整条老街的两边都是旧式的骑楼,密密匝匝地挂满了红彤彤的春联。驻足细看,每二三间店面为一摊,正面高处标注着诸如“英华挥春”“伟申挥春”“欧伯挥春”“聚福春联”“朱伯写字”之类的铺号,以“挥春”为号的居多。再细察,陈列的全是现写的春联,有墨色的,有金粉的,有墨钩金的,也有金钩墨的。顾客到此处购买春联,多是冲着现场手工书写而来。 三 城市越大,文人墨客越多,设摊写字的也越多。据载,旧时在京城,腊月的“书春摊”“对子摊”遍布闹市。有老北京人说:解放初期,在骡马市大街路南一家邮局门口,有位老先生摆摊卖字,平日里代写书信,一进入腊月就给人写春联。求字的人自带红纸,老先生挥笔完成后,再把春联给读一遍,因为求字人大多不识字。求字人听后,高高兴兴拿出几毛钱的“润笔费”。 在宁波,贴春联之风虽不及京城浓厚,但“老宁波”说:早年在城隍庙前、县学街民乐剧场边、三市(现南塘老街)一带也常见这种摊铺。 过去在农村,会写春联的是少数,一般得请人代劳或赶集时去买。也有壮胆自己动笔的,字虽歪歪斜斜,却反映了真真切切的劳苦大众的民俗。 1980年之后,新华书店出售的印刷春联渐渐增多,后来销售渠道又进一步放开,农民在集市上购买印刷春联十分方便,且品种很多,如年画与对联一体式的春贴、金墨相间的门联、凹凸版斗斤等。 近年来,各地文化部门经常举办送春联活动,组织书法家们挥毫泼墨。手写的春联为即将到来的新春平添韵味。 按照《燕京岁时记》载:“(腊月廿三)祭灶之后,(春联)则渐次粘挂,千门万户,焕然一新。” 今天已是腊月廿八,谨以此文祝福《四明周刊》的读者,“家家门巷尽成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