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02月22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慈溪争当全面高质量发展的先锋 建设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

慈溪“市民幸福体验日”活动现场。(蒋亚军 摄)
企业研发场景。

    

    

    

    

    撰文 陈章升 张天叶

    图片除署名外由慈溪市委宣传部提供

    

    

    深入开展争先创优和“六争攻坚”行动,推动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三链融合”……去年,慈溪打好高质量发展“组合拳”,努力在“重要窗口”建设中走前列当标兵,创新活力之城美丽幸福慈溪建设开创新局面。其间,该市成为浙江首个地区生产总值超2000亿元强县(市),高分创成全国文明城市,连续5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县级城市。

    直面“高铁时代”“前湾时代”“长三角一体化时代”等重大机遇,慈溪迎来产业提升、创新提质、城市提能、治理提效的关键之期。围绕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定位,该市将努力建设成为开放包容的长三角黄金节点城市、活力澎湃的浙江创新智造示范区、美丽幸福的宁波大都市北部中心,争当全面高质量发展的先锋。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高水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慈溪新征程的起步之年。慈溪将立足新发展阶段,坚持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抢抓新发展机遇,深入开展“三争三拼、六大赶超”行动,全力夺取“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开门红”,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争项目优产业 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石

    

    

    去年,先进机器人技术专家杨桂林率研发、生产团队正式落户宁波环杭州湾智能产业园。目前,他们研发设计的智能全向移动机器人已完成小批量生产。“这款机器人主要面向智能制造、电商物流等行业,重点布局车间物流、医疗服务、安防巡查等细分市场,应用前景广阔。”杨桂林展望道。

    智能产业项目“抢滩”慈溪的背后,是抢项目、抢机遇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去年,慈溪强化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8个项目列入宁波市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大项目清单;实施市级重点工程122个、投资超亿元产业项目79个,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4%,民间投资、工业投资分别增长12.4%和4.2%;推进“云洽谈”“云签约”,签约落户招商项目72个,实际利用外资5754万美元,引进宁波市外内资136.5亿元。

    一大批“高大新”项目的落地,在三北大地掀起产业转型升级热潮。去年,慈溪深入实施人才引领创新驱动战略,新入选宁波市“3315资本引才计划”项目数、创建宁波市级及以上企业研发机构数、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均居全市首位。获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家;实施企业智能化改造项目320个、5G应用示范项目6个,新增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7个、“浙江制造”标准10项;入选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2个、数字化示范小微企业园1个;“个转企”603家,“企进规”工业155家。

    工业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农业发展插上“智慧翅膀”。去年,慈溪加快发展数字农业,推进数字赋能,强化项目落地,推广农产品电商销售新模式,入选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县(市、区) ,获评“2020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先进县”;慈溪正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跻身“国家队”。其间,慈溪正大顺为智慧农业研究院揭牌,这是宁波首家由世界500强企业与本土科技企业成立的智慧农业研究机构。“在研究数字农业产业提升及应用模式、应用服务及智能装备、大数据平台及农作物管理模型之余,我们将为慈溪农户提供标准化、科学化的种植管理指导和服务。”研究院负责人说。

    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十四五”时期,慈溪将在省内和长三角县市中争先进位,县域经济加快向城市经济转型提升,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0%,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基本建成国家创新型县市,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7%,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3300件,人才资源总量超过33万人。

    今年,慈溪将着力打造企业创新主体、科创源泉载体、数字经济引擎、人才聚集高地,启动“科技独角兽”工程,筛选“专精特新”企业建库培育;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推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推动“智慧+资源+资本”协同发力,构筑“一站式”人才服务综合体;做优做强智能家电、智能装备、高端轴承、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等6条标志性产业链。

    

    优民生增福祉 跑出“幸福加速度”

    

    

    根植于此,生长于斯,一座城市承载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希冀。

    去年以来,慈溪贯彻绿色发展新理念,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其间,该市深入开展城乡环境治理“清爽行动”,生活垃圾分类基本全覆盖,成功入选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我在新城河边居住了20多年。这几年一年一变样,这里已成为慈溪人的滨水休闲广场。”说起“家门口”的变化,白沙路街道居民李先生喜上眉梢。

    持续优化公共服务,提高市民“幸福指数”。去年,浙师大附属慈溪实验学校建成开学,第三实验小学东校区完成扩建,前湾慈吉外国语学校开工建设;新增城区公共停车场7个,新建改建城乡公交首末站2座;完成农贸市场改造提升12家;农村医疗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列入国家级试点,新增规范化村卫生室68家。“以前,村卫生室医疗设备少,看病经常要往镇上跑。现在,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做检查。”新浦镇黎明村村民向跃光说。

    社会保障不断加强,社会治理有效提升。去年,慈溪新增城镇就业3.6万人,创业带动就业7.7万人,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分别增长4.9%和7.5%;建成城区福利院二期和城南老年公馆项目;“青鸟助飞”获评全国最佳志愿服务项目,“幸福巴士”列入国家级文明实践指导手册,建成全省首个网络道德空间平台,市镇两级矛调中心全面运行等。

    民生“加码”为幸福“加速”。“十四五”时期,慈溪将全面实施通苏嘉甬铁路慈溪段、前湾创新城、新城河区块等六大标志性工程;中心城区集聚辐射能级有效提升,美丽城镇和美丽乡村特色鲜明,城市文化软实力明显增强,共同富裕加快迈进;社会就业更加充分更高质量,教育、养老、医疗等公共服务供给更优质更高效,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完善。

    据悉,今年慈溪市民生实事项目分别是城区交通保畅工程、建附线改造提升工程、截污纳管(住宅小区雨污分流)工程、公交提升工程、城区绿道网工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标改造)工程、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行知职校合作办学建设项目、栲栳山国家级登山步道维修工程、东部海塘(淞浦-镇海交界)提标改造工程、睡眠障碍康复中心改建工程。

    

    

    促改革强服务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以改革为发力点,慈溪加强组织建设,增强党建“软实力”,深入开展“三服务”系列活动,为在建设“重要窗口”中走前列当标兵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和服务保障。

    去年以来,慈溪推动乡村片区化、组团式发展,打破村庄地域边界成立片区党委,通过组织共建、发展共谋、事务共商,实现基础设施统筹共建、服务资源集成共享、产业发展合作共赢、基层治理协同共治。“傅家路、傅福、健民三个村组成联合发展片区。在片区党委谋划协调下,美丽经济体验区等项目正从蓝图走向现实。”傅家路片区党委书记陈沸沸说,片区成立第一年,集体经济收入增长30%。

    全面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去年,慈溪“最多跑一次”改革纵深见效,建成宁波首个一站式政务服务网上智能大厅,创新推出“无感智办”“全周无休”等政务服务,实现97项“一件事”全流程办理,企业登记“同城通办”镇级全覆盖;项目审批三级代办体系全面建立,一般企业投资项目审批实现“最多80天”;“亩均论英雄”改革深入推进,研究启动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等。在“2020中国营商环境百强县”中,慈溪位列第四。

    促进数字赋能改革,让企业好办事、群众少跑腿。去年11月以来,慈溪健全市、镇(街道)、村(社区)政务服务体系,建立宁波首个“三级联动”一站式政务服务平台,依托慈溪市网上政务服务大厅,实行群众“掌上申请委托”、镇级快速受理分流、代办员免费跑腿,办理结果送上门。“我市已向各镇(街道)下放40余项审批事项。部分未下放的,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先代收资料,市里再派人来统一办理。”慈溪市政务服务办负责人说。

    今年,慈溪将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深化“一件事”集成改革,推动更多事项“一窗受理”“一次办理”和“全域通办”,提升打造“公证E通”“医保e办”等服务品牌;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巩固拓展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成效;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出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用地管理政策,落实建设用地“增存挂钩”机制等。

    

    推进市区融合 构建长三角重要“黄金节点”

    

    

    

    从“以大项目促大融合”的产业协同到全市域“一体化”的基建谋划,对于慈溪而言,市区融合不仅是大势所趋,更是未来一个时期实现全市域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

    去年以来,慈溪、杭州湾新区吹响加快“市区融合发展”集结号,积极参与前湾新区建设,完善融合联动机制,联合举行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召开全市域加快高水平交通建设动员大会。规划对接、补链强链、技术合作、招商联动……“强强联手”下的高质量融合,不仅强化慈溪制造的“硬核”实力,也将优化大湾区“金南翼”的交通格局、产业布局、创新生态。

    交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也是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先手棋”。慈溪和杭州湾新区地处“一湾引领”的环杭州湾经济区,是浙江、宁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先头部队”。“一体化发展,必然会伴随大量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交互和流动,这都需要通达的交通来支撑。”在慈溪市主要负责人看来,要建设成为开放包容的长三角黄金节点城市,必须在交通建设上争拼赶超,以便利的交通优势抢先机、赢开局。

    今年1月,胜陆公路(横河-余慈界段)前应路至梅园互通建成通车。在胜陆公路中,连接慈溪与杭州湾新区路段已于2015年年底通车,目前日均双向车流量超过4万,为两地融合发展提供重要助力。根据交通发展规划,今后5年,慈溪、杭州湾新区将重点实施铁路与轨道交通、高速公路、快速路等九大类项目,重点建设项目超100个,完成综合交通建设投资超500亿元,境内建设(改扩建)线网总规模超500公里,加快构建海陆空立体式、沪杭甬同城化、全市域一体化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

    除了加快规划建设一批重大交通项目,“十四五”期间,慈溪、杭州湾新区还将围绕“中心辐射、双核联动、三片发力、全域融合”的市域空间格局,统筹推进重要区块开发,高标准系统布局建设一批生活、生态、文化、休闲等公共设施项目,聚力打造宁波大都市北部中心。同时,创新利益分享等机制,更好推动产业互补发展、基础设施共建和公共服务共享,进一步健全完善市区融合发展制度框架。

    树立“市区一盘棋”思想,以大融合促进大发展。今年,慈溪将全方位加强与杭州湾新区融合联动,深入参与前湾新区建设,启动开发前湾沪浙合作创新区,开展前湾创新城控规编制和城市设计;推进接轨上海“六大工程”,加强长三角城市群中的共赢合作,积极融入交通设施、公共服务等一体化重点领域,全力打造沪甬人才合作先锋区。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