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图为在首次开启的“代表委员通道”上,代表、委员接受媒体集中采访。(严龙 徐能 摄) |
记者 董小芳 黄 合 昨日上午8时20分,宁波文化广场大剧院,一张红毯,两只话筒,今年市两会最亮眼的“官宣”场所——“代表委员通道”在期待中亮相。这是市两会史上第一次通过通道采访的形式,倾听代表委员讲述宁波好故事。 30分钟,6名来自不同领域的市人大代表和市政协委员走上通道,围绕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履职建言、科技创新等主题,回顾2020、展望2021,讲述了一个个温暖生动的故事。 谈及去年突如其来的疫情,杨军代表一句铿锵有力的“疫情不拿下,我们不放假”,赢得了一片点赞!他用生动的语言,讲述了华联商厦如何抢先一步,下拨2500万元资金储备物资,有效保障了疫情严防严控期间百姓生活物资供给,让广大群众感受到了我市企业家迎难而上、积极担当的精神。 同样在疫情之下,谭维定委员和他所在的8718平台临危不乱,在不同时期,为企业送上不同的服务。面对疫情初期企业的迷茫,他们送去精准的信息;助力复工,他们送去急需的口罩;推进复产,他们送去政策和服务。一个个扎实数据,是他们2020年最生动的注脚。 履职尽责、建言献策,是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职责和使命。费伟华代表用一个个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小故事,讲述了江北区的“代表夜聊”制度。双东坊小区的智能化门岗和集中充电桩,慈城双顶山村拓宽了的机耕路,槐树公寓更新的电梯,桃源小区的便民通道等,点点滴滴,让“有事找代表”成为习惯。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过去的一年,毛坚身负民主监督之责,走街串巷,翻垃圾桶、走泥泞路,以拍照建言的方式,上报问题线索40余条。她还在民主监督中发现线索,蹲点跟踪,最终形成了相关提案。真正让群众感受到“政协离自己很近、委员和自己很亲”。 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宁波如何能够更上一层楼?在毛磊委员看来,科技创新毫无疑问是巨大的推力。当介绍到他所带领的宁波永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主导完成了一项ISO国际标准的制定和发布,打破了其他国家垄断的局面时,现场的阵阵掌声里,是科技创新带给我们的骄傲和自信。 科技创新对我市经济发展的推力,在王数代表提供的一组组数据里更加立体形象。“宁波的GDP从一季度的-7%到全年的3.3%”,背后是“规上工业和服务业企业的研发费用支出分别增长了12.9%和30.6%”……身为市统计局副局长,王数用四组数据,生动诠释了宁波的辉煌成绩和未来可期,鼓舞人心。 虽然每个人只有短短的几分钟,但代表、委员们真诚的回答,让听者感受到了过去一年宁波的奋进和精彩,更对宁波的明天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