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敏 【核心提示】 近几年来,中医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就在前不久,宁波市召开中医药大会,动员全市上下聚力抓好中医药工作,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努力打造“中医药强市”,为建设“健康宁波”提供有力支撑。 【人物名片】 金玲丽 市政协委员、宁海县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主任 王泰琅 市人大代表、江北区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 徐卫民 市人大代表、致公党宁波市委副主委、宁波银行印刷厂厂长 这几年,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有目共睹,尤其是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中医药更是大放异彩,再一次成为热门话题,同样也成为这次两会代表、委员关注的热点。 会上,代表委员认为,宁波市在推进中医药发展方面一直走在全省前列,但在发展道路上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市内8家县级公立中医院中有6家亏损,部分综合性医院和妇幼保健院等专科医院中的中医科室发展状况也不容乐观,医保政策与中医诊疗模式不契合,中医药服务项目定价不能体现技术劳务价值,部分中青年中医人员对职业前途缺乏信心等。如何创新发展宁波的中医药事业,努力打造“中医药强市”,代表委员纷纷建言献策。 金玲丽委员建议,医保总额预算的指标制定应向中医医疗机构,尤其是以中医药诊疗收入为主的中医医疗机构(包括综合性医院和专科医院的中医科室)适当倾斜。因中医讲究整体论治和辨证论治,在推进疾病诊断相关分组和按病种分值付费等级计算时,应适当提高中医医疗机构治疗病种的等级系数,与西医采取不同的等级标准。 王泰琅代表建议加强区域合作,积极寻求与浙江中医药大学等中医类高校、中医类研究院的合作,加快搭建中医药科研综合平台,建成宁波自己的中医药研究院,启动中医药项目研究工作;加强中医药基础理论、临床诊疗技术和中医诊疗设备的研究创新;加强民间中医药特色技术和单方、验方的筛选及保护。开发名医名方、名优中药院内制剂,实现中医药创新性发展和转化,推动健康产业发展。同时做好中药产业开拓创新,使中药种植产业化,将中草药种植与山区旅游相结合,依托“浙八味”,推广道地药材产业,结合宁波药商文化,打响宁波中医药品牌。 徐卫民代表认为,宁波应该抓住中医药发展的大好机遇,下大力气打造中医药甬上新地标。他说,中医药甬上新地标,不是简单的一条街道或某个片区,也不是简单的场景设置或环境整治,建议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发挥政策和区域优势,吸引中医药健康企业入驻,兴办名医馆、中医馆、特色馆、名医展示厅、中医药博物馆、中医药文化交流中心、医养中心等,引进和建设集中医中药、诊疗养生、药妆药膳、医疗美容、医药流通、医疗技术于一体的中医药项目,促进中药材种植、加工、生产、流通等产业的有机融合,形成中医药健康特色街区和健康产业孵化基地,带动中医药健康文化旅游产业,提升区域乃至整体的文化底蕴,进而成为中医药健康服务领域的一面旗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