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审议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受市人民政府委托提出的《关于宁波市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财政经济委员会在会前审查基础上,根据各代表团的审议意见,又作了进一步审查。现将审查结果报告如下: 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和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以及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市人民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市委工作要求,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积极应对大战大考,深入推进争先创优和“六争攻坚”行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绩,“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实现。同时也要看到,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科技创新动能不够强劲,城市竞争实力亟需提升,内外需求拓展有待加力,公共服务供给依然不足。今后一段时期,外部环境仍然复杂多变,存在诸多不确定性,经济社会发展将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对此,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在扬优势补短板、提能级增后劲上求突破,着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财政经济委员会认为,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受市人民政府委托提出的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体现了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符合新形势高质量发展新要求,顺应新时期人民群众新期盼,总体安排积极可行。建议同意《关于宁波市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批准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的启动实施之年,做好今年改革发展稳定工作至关重要。全市上下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抓“六稳”促“六保”,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此,财政经济委员会提出如下建议: 一、突出科技创新,增强硬核实力。要始终坚持创新核心地位,深入实施人才和创新“栽树工程”,优化创新生态体系,加快建设三大科创高地,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要健全产学研联动机制,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大力支持企业建设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和创新联合体,为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检验检测、质量认证、人才培养提供支撑。要系统梳理和综合评估全市“卡脖子”项目,建立对企业重要装备、基础原材料、关键零部件影响的预警和应急机制,面向全球科技前沿、对接国家攻关项目,调动一切资源要素,扩大科创投入规模,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增强核心竞争力。要顺应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的态势,谋划实施一批重大补链强链延链产业化项目,做优做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标志性产业链,提高全球供应链协同和配置能力。要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提升传统产业,加快新兴产业发展,形成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协同发展、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的良性格局,打造高能级创新型城市。 二、拓展有效需求,增添发展后劲。要聚焦“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和基础设施领域短板,结合“十四五”规划实施,抓紧建设一批重大产业、重要设施和重点领域“新基建”,从规划布局、招商引资、平台打造、机制创新、要素保障等环节发力,推进项目落地见效。要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把促进就业和扩大消费紧密衔接,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确保收入持续增长,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夯实提振内需基础,充分挖掘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扩容提质,争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提升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要扎实推进“225”外贸双万亿行动,提高“宁波造”质量品牌知名度,做大数字贸易、服务贸易、转口贸易、跨境电商等新型贸易规模,支持企业深度拓展国内外市场,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建设国内国际双循环枢纽城市。 三、深化改革开放,增创竞争优势。要全面推进数字化改革,加快构建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实现数据开放共享,强化综合应用,建设高效服务型政府,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释放创业创新创造活力。要强化正向激励和反向倒逼,着力推进用地、用能、用水、金融等差别化要素资源配置改革,促进要素向优质高效领域集中,全面提升要素资源利用效率。要持续激发市场活力,落实好减税降费、普惠金融、政府采购、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各项政策措施,不断增创体制机制优势、高质量发展胜势。要强力推进世界一流强港建设,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发展战略,持续深化17+1中东欧经贸合作,加快建设浙江自贸区宁波片区,争创高水平改革开放先行市。 四、提升公共服务,增进民生福祉。要围绕“幼有善育、学有优教、病有良医、老有颐养、弱有所扶”目标,多方位加力、多渠道投入,加快补齐城乡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短板。要着力解决旧城改造、小区管理、农贸市场、乡村基础设施、交通外联内畅等突出问题,大力实施城乡更新行动,加强精细化法治化管理,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提升城乡功能品质。要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决落实碳达峰、碳中和要求,大力实施蓝天、碧水、净土、清废四大行动,系统推进生产生活绿色转型。要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强新冠疫情、食品药品、安全保障、粮食供给等重点领域防控和管理,高强度排查化解各类风险,高水平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高标准建设民生幸福标杆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