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沈建裕正在做“老鼠糖球”。 (陈章升 岑唯一 摄) |
记 者 陈章升 通讯员 岑唯一 沈波 将糖饼摊在撒满松花粉的案桌上,加入秘制豆沙,包裹后搓成长条状。搓到一定宽度时,再将糖条拉细、扯断,揪出一条小“尾巴”……2月20日下午,慈溪新市民莫树敏在现场开心地表示:“沈师傅指导我和女儿做糖球品美食,嘴里香喷喷、心里甜滋滋,在第二故乡感受到浓浓的年味。” 莫树敏口中的沈师傅名叫沈建裕,今年74岁,是“沈氏水糖球”传承人,他做的“老鼠糖球”是观海卫师桥老街的“人气美食”之一。“以前,我在一家食品厂上班,跟着老师傅学做各种糖果。在老街边设摊,打出‘老鼠糖球’招牌,已经20多年了。”沈建裕说,这些年,师桥老街旧貌换新颜,居民生活蒸蒸日上,他的小摊人气也越来越旺,“今年春节,我做的‘老鼠糖球’平均每天能卖出500个左右,豆酥糖、糖麦果等小吃销售也挺火。” “老鼠糖球”由麦芽糖、豆沙、松花粉等制作而成,色泽金黄、香甜软糯,因形似老鼠而得名。作为一种传统小吃,它承载了几代慈溪人的甜蜜记忆。“在物资并不丰富的年代,‘老鼠糖球’是‘老慈溪’对生活甜蜜的希冀。现在将它融化在嘴里,是对孩提时光的怀念。”东桥头村村民叶小姐说,沈师傅做的“老鼠糖球”可口、不粘牙,前来购买的居民和游客络绎不绝。 “老鼠糖球”看似不起眼,要做好可不轻松。“做‘老鼠糖球’分为拉、包、扯三大步骤。麦芽糖要前一天晚上在大锅里熬煮,调制的豆沙选自优质红豆。”沈建裕边介绍,边从大铁锅里捧出重达半公斤的麦芽糖块。金色的麦芽糖块在他双手与木制的“拉糖棍”间来回扭动,犹如金蛇狂舞。 沈建裕与“老鼠糖球”打了几十年交道。令他欣慰的是,儿子、女婿已经继承他的老手艺,糖果摊生意颇为红火。“学做‘老鼠糖球’不仅要掌握技巧,还要传承老一辈的工匠精神。”沈建裕说,牛年到好运来,希望大家的生活犹如“老鼠糖球”一样甜蜜,“如果身体条件允许,我会多培养几个徒弟,将传统美食文化发扬光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