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行走基层·美丽家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02月24日 星期三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段跨越半个世纪的

恩义传奇


老照片勾起老人回忆。(余建文 摄)

周美仙老人讲述她的坎坷经历。(余建文 摄)

    1965年,周美仙到上海的陈家当保姆,一干就是26年。当她两鬓斑白回到裘村老家后,每到年末,都会收到陈家寄来的慰问金,30年来从未间断——

    

    记 者 余建文

    通讯员 邵巧露 钱 潮    

    

    1月底,白岩山麓的奉化裘村镇甲岙村,沉浸在迎接牛年春节的气氛中。72岁的村民沈永康穿过蜿蜒的弄堂,走进一间平房,喜滋滋地对母亲周美仙说:“姆妈,上海爷叔的汇款,我从邮局取回来了,一共5000元!”

    周美仙老人今年已95岁高龄。小儿子沈永康口中所称的“上海爷叔”,是当年周美仙在上海做保姆时的东家。老人喃喃地说,“上海东家真是有心啊,一直记得我。”

    拿过这一沓钱,老人的思绪不禁回到了数十年前。26年做保姆的经历,30年来一张张从未间断的从上海邮寄来的过年慰问汇款单,将一个上海大家庭与奉化这个山村农家紧紧联系在一起,书写了一段长半个多世纪的恩义传奇。

    为了活下去,她抛下儿子到上海当保姆

    过年前,笔者来到甲岙村采访。周美仙老人腿脚不太方便,记忆仍十分好。“我是苦出身,苦了一辈子”,屋前小院里,老人拉开一把竹椅坐下,讲述自己平凡又坎坷的一生。

    周美仙出生于横溪道成岙的一户农家,15岁时嫁到甲岙,丈夫沈文明也是农民。婚后,周美仙先后生下两个儿子,其中一个孩子后来不幸夭折。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农家生活极为清苦。1949年,国民党军败退台湾前,大肆抓壮丁。一天,丈夫出门不幸被抓去当了兵,后去了台湾。

    当时周美仙已怀有身孕,后来生下小儿子,一直不知丈夫究竟去了哪里。周美仙带着两个儿子,家里又没有劳力种地,生活极为困苦。小儿子长到5岁时,家里的房子倒了,而丈夫一直没有音讯,眼看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1954年,周美仙忍痛把两个孩子交给婆婆照顾,由一位村民当介绍人,带她到上海去做保姆。那年,周美仙才27岁。“那时候就想着有一口饭吃,活下去,另外挣点钱,把孩子养大。”老人说。

    在上海,周美仙先到了一户人家做保姆,那时候被称作“娘姨”,买菜做饭打扫卫生照顾孩子,起初每个月工资只有10元钱。对于其中的辛苦,老人不太提及。她把攒下的钱全部寄回家,用于抚养儿子,“那时上海往来奉化不方便,路费也贵,我7年后第一次回来看儿子。”

    在第一家做了12年后,1965年,周美仙换了户东家,来到长宁区的陈元明家当保姆。陈元明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飞行员,夫妻俩与周美仙年龄相仿。“东家上下都待我很好”,这次,周美仙在陈家一干就是26年,结下了一段难以割舍的情谊。

    “我们一直把她当作长辈,而不是保姆”

    日前,笔者电话联系上了上海的陈元明一家。陈家夫妇均年逾九旬。“你是问美仙阿姨啊,我了解。”陈元明的儿子陈振青有点激动,“是她把我们兄妹三人带大的呢!”

    周美仙初到陈家时,陈振青不到5岁,大妹妹两岁多,后来又添了小妹妹。在陈振青印象中,周美仙是个正直、直爽的人。不仅如此,周美仙还是个热心人,与弄堂里的邻居关系处得很好,后来还当了楼道小组长。

    周美仙告诉笔者,她以前没读过书,连名字也不会写,到上海后参加了扫盲班,白天干活,晚上读书,学完了再回来洗衣服,要忙到很晚,“扫盲班连着读了三年,看报识字基本没问题了”。

    陈家是个大家庭,最多时,上上下下有9口人。陈振青说,他们家从来没把周美仙当下人,而是作为长辈来对待。“我们家规矩比较严,父亲一开始就交代,美仙阿姨主要是照顾老人照顾家的,不是啥事都可使唤的。”陈振青说,像父母以及他们兄妹,自己的衣服都自己洗,个人物品自己收拾,不劳烦阿姨。周美仙负责买菜烧饭打扫卫生等事务,与陈家人同桌吃饭。

    “东家待我好,我也用诚心待东家。”周美仙说。那个年代物资匮乏,买什么东西都要凭票。为了让全家人吃上新鲜的饭菜,周美仙经常天没亮就起床去排队购买食材。平时夜里干活也尽量少用电灯,想尽办法帮陈家省钱。陈家长辈过世,周美仙帮忙做寿衣,送最后一程。

    在陈振青兄妹的记忆里,周美仙就是家里不可或缺的一分子,“那时候,我们和美仙阿姨一起去排队买东西,很开心。我们三兄妹从小在美仙阿姨陪伴下长大,感情很深。”

    26年缘分,延续两家30年情谊

    1991年,一封来自台湾的信被送到甲岙村,42年杳无音信的沈文明前来寻亲了。

    “丈夫还活着!”得知消息,周美仙简直不敢相信,惊喜得哭了起来。原来,丈夫一直在台湾当兵,直至退伍,也没有再结婚。直到两岸恢复联系,他打算叶落归根。

    周美仙向陈家提出辞工,要回家与丈夫团聚。“我们虽然不舍,但也为美仙阿姨高兴。”陈家人与其依依惜别。

    当时,周美仙已65岁,两鬓斑白,而丈夫沈文明已72岁。分隔42年后,一家人终于团聚了。

    尽管周美仙离开了陈家,但26年来,她陪同陈家人一起度过了生活最艰难的时刻,也见证了陈家新一代孩子的成长,彼此照拂的恩义早已超越了血缘。

    沈文明虽然从台湾回来,但也没多少钱。回乡后,周美仙用多年做保姆挣的钱买下一间平房,从此与丈夫定居甲岙村。只可惜丈夫身体多病,两度中风,最后瘫痪在床,全靠周美仙照顾生活起居。前些年,丈夫病逝。

    了解到周美仙回乡后生活清苦,自1991年起,陈元明每到过年,就从自己的积蓄中拿出部分作为慰问金,汇给周美仙,金额从最初的几百元,慢慢加到1000元、2000元、3000元,最近几年一直是5000元。30年来从未间断。

    周美仙到上海当保姆后,户口也随之迁到上海,现在她的户口还和陈家在一起。2000年前后,陈家后辈经过多方奔波,帮周美仙解决了养老医保问题,让其安享晚年。现在周美仙可以享受上海的政策,每月领到1200多元的养老金。

    如今,陈元明夫妇和周美仙都已是耄耋之年,虽然不能相见,但依旧相互挂念。周美仙常叮嘱儿子送点水蜜桃、芋艿头、鱼干等奉化土特产到上海。小儿子沈永康还去过上海多次,探望爷叔一家,逢年过节互通电话问候。周美仙说,她80岁那年,陈家兄妹等人还特意包了车,来到甲岙村给她祝寿呢。

    陈振青说,周美仙一家就是他们在奉化的亲戚,“美仙阿姨的好,我们永远记得。”半个多世纪的沧桑岁月,周美仙和陈家人早已如同亲人一般,彼此信任、尊重,共同演绎了一部现实版的电影《桃姐》。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