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版:视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03月02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编者按

风光胜绝古明州

纪念三江口城址落成一千二百年

    编者按

    2021年是宁波建城1200周年,也是宁波被公布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35周年。宁波城市的发展留下了哪些文化地标?它们的历史作用、地位和当下的意义如何?那些古往今来的人们,对宁波城市的发展、走向乃至宁波城市精神气质的形成,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本报《四明周刊》、甬派文艺频道,将组织地方文史专家、作家、艺术家们聚焦这座城、这些人。今起推出“风华宁波”专栏,敬请关注。

    

    赵淑萍 周东旭/文 应海曙 水贵仙/摄 

    

    城郭千年落照红

    有人说,宁波城的历史,是从鼓楼的第一块砖开始的。唐穆宗长庆元年(821年),刺史韩察向浙江东道观察史薛戎建议,将明州州治由偏僻的小溪移到了三江口。宋《宝庆四明志》记载道:“易县治为州治,撤旧城,筑新城。”也就是说,这个“城”是新的州城。虽然,宁波有城墙的历史可以追溯得更远,但1200年前的这次迁移意味着明州港口型城市的正式确立。这座枕山、臂江、滨海的城市在往后的岁月中展现了独特的优势,三江相汇,五洲通融,水运发达,文脉赓续。作为中国大运河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点,它一定程度上在贸易和经济往来方面影响了东亚乃至世界的格局。

    曾经,围绕着鼓楼,老宁波人和新宁波人展开了一场辩论:它是古城门还是古城区中心?老宁波人说是古城门,新宁波人说是古城区中心。宁波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党支部书记徐炯明解疑释惑:鼓楼既是内城子城的南城门,又是外城罗城的中心。在《宁郡地舆图》(据甬上学者水银研究,应为清道光年间绘制)中,可以清晰看到,鼓楼在古城墙与六座城门之间。宁波古城以镇明路为中轴线,中山路为横轴线,四周高大雄阔的城墙连接六座城门,将整个宁波古城包围起来,形成一个圈,鼓楼就在中间。

    中国古代是一个礼制社会,筑城也有“城郭之制”。城郭之制即“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内之为城,外之为郭”的城市建设制度。唐宋时期的州郡城市,通常有内外两圈城墙,外城,称“罗城”,内城,称“子城”。州府的官署衙门在子城内,而罗城则是老百姓居住的地方。

    长庆元年(821年)韩察修筑的新州城,后来被称为子城。1997年1月,为配合旧城改造,宁波在公园路一带进行了为期4个月、面积700平方米的抢救发掘,发现唐宋时期的城墙、窨井、护城河、房基、室内地面、天井、沟、路面、花坛等重要遗迹。考古发掘证实,子城位置大致就在今鼓楼步行街范围,南起鼓楼(鼓楼即子城的南城门),北至今公园路;东起现军分区内,西至呼童街,略呈长方形。子城有城墙、城门和护城河。子城的城墙建筑比较考究,中间用从异地运来的泥土夯筑,内外两边再用青砖包砌而成,城墙宽4.8米至6米,城墙外有约5米宽的护城河环绕。

    77年后,唐乾宁五年(898年),明州刺史黄晟又筑了罗城。唐末,地方势力割据混战,鄮县人黄晟虽然身材矮小,但作战勇猛。他招文士,纳贤才,灭邻寇,重置浮桥,修筑罗城(外城),保境安民。罗城“周围长2527丈许,计18里”,从文献记载和考古发掘都证明,唐代罗城呈梨形,北面沿奉化江筑城墙,西、南两面沿运河而筑。罗城与子城相比,面积至少大20倍,从而奠定了古代宁波城市的空间形态。黄晟被众人拥戴为明州刺史(另一说自称刺史)。在宁波,还流传着他“桃花渡斩蛟龙”的故事,宝剑失落后,他心急之下抓菖蒲为剑,舍命斩蛟,宁波人至今有端午节挂菖蒲的习俗,其中一个原因是为了纪念这位勤政爱民的刺史。

    “城郭千年落照红”,沧海桑田,风起云涌,官府和民间历次修缮明州城。两宋时期,修缮的人中就有大名鼎鼎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还有造水则碑的南宋丞相吴潜。元兵进城后曾毁去罗城,此后仅留下子城。1356年,元人为阻挡方国珍来攻,重筑罗城。明代也有数次修缮。1861年至1862年间,太平军攻占宁波,清军和英法舰队反攻,宁波的城墙先后遭受两次战火。此后直至辛亥革命,再无大的战事。1920年到1931年,当局毁墙造路,城墙都被拆尽,改成环城马路。

    那么,现在还有多少古城遗迹呢?一是鼓楼,现存的建筑是清咸丰五年(1855年)重建。二是坐落于姚江边的老的华美医院,它是宁波大规模拆城墙时建的,用的砖就是城墙上拆下来的。三是千晋斋。从宁波马衙街走出去的北大学者马廉,爱好收藏古砖,他在宁波拆城墙的时候收集了一些晋代的城墙砖,最后捐给了天一阁博物馆。当时天一阁就另外造了一个房间专门用来放置这些城墙转,命名为“千晋斋”。在和义路路口还有一个和义门瓮城遗址。城池从结构上取名为瓮城,或者叫月城,是包围起来的,如果有敌人进犯的话,可以“瓮中捉鳖”。护城河现在还在,就是海曙公园边的北斗河,这是当年宁波城西南面的一段护城河。

    

    

    

    城门灯火簇轮蹄

    宁波老话中有“游六门”,常指人四处瞎逛,不择家业,含明显的贬义。旧时,犯人示众要四处走一圈,六个城门都要到一到。

    当初的六个城门对应着现在六条路的名字:和义门(和义路)、永丰门(永丰路)、望京门(望京路)、长春门(长春路)、东渡门(东渡路)、灵桥门(灵桥路)。正可谓“城门灯火簇轮蹄”。

    其实,据《宝庆四明志》记载,唐宋时期,宁波开有十道城门:最北的永丰门,原称保丰门,紧依溪江,又称“北门”。此门因城外建有“保丰碶”得名,北斗河和来自林村西塘河之水,必要时可泄入姚江,“民藉此之利,则丰年可保”,因此城门以碶名之为永丰门。

    沿着慈溪江(今称姚江)向东,沿江开有三道城门,即盐仓门(和义门)、渔浦门、达信门。后两道城门至宋代已封闭,过江即称桃花渡。朝向奉化江开有四道门,自北向南为:东渡门(东门),门近三江口;沿江向南还有市舶务门(来安门)、灵桥门、鄞江门,其中鄞江门南宋时已闭,来安门仅有海外商舶来时开,后也闭废。

    在城西和城南分别有望京门(朝京门),又称西门,门对四明山,门内外建驿站,外有接官亭,门旁开有水门,大型船可通入城内。位于城南的甬水门,又称长春门,也有水门与南塘河相通。

    元兵毁罗城后又重建,开了六道城门,即东渡、灵桥、甬水(长春)、望京、永丰、和义(俗呼盐仓)。

    关于宁波古城,不同时期的地方志文献中皆有记载,甚至在一些外籍人士的日记中也有提及。因为1840年后,宁波成为五个通商口岸之一,不少外国人居住城中,他们对古老城墙也有兴趣。比如,丁韪良的《花甲记忆:一位美国传教士眼中的晚清帝国》中这样描述宁波的城墙:“它的城墙有二十至三十英尺高,周长六英里,用巨大的花岗岩石块筑成,因时间久远而呈灰色,墙上爬满了匍匐类植物,但仍维护良好,看上去庄严肃穆,与作为背景的山峦浑然融为一体。城墙顶部开阔,足以驾驶一辆马车,虽然它从未被用于这一目的。那儿就连行人都很少,只有乞丐、士兵和传教士。后来在健康允许的情况下,我曾经雇了清兵的一匹马,在城墙上来回驰骋——因为宁波的街道狭窄,不像北方城市的街道那么宽阔,在那儿没法骑马。”他甚至还记载了甬上最后的一个状元章鋆的夫人到宁波的六个城门撒大米的事:“这个穷书生的家庭一夜成名,整个城市都为他的好运而感到欢欣鼓舞,状元夫人应邀去宁波城的六个城门处,把大米撒在地上,以驱逐厄运。因为人们相信,一个人的辉煌成功会使众人免受厄运的威胁,怪不得每一个书生都会梦想要赢得状元的头衔。”

    另外,英国传教士美魏茶不仅写了鼓楼、城门、城墙和护城河,还写到了诸如“张贴招子”的细节:“还让我吃惊不已的是,在宁波以及中国其他城市,我都见过城门墙上张贴招子的。招子不计其数,大小各异,引人注目。用来告知各位‘士绅贵族’‘先生女士’一些诸如宗教仪式、戏剧表演、地方政令、医学成就之类的信息。在这类作品中,还有一些有趣的内容,比如对某些公众人物和普通个人的冷嘲热讽,对各种问题的冷静告诫,还有江湖骗子的自吹自擂。与欧洲的情况类似,在中国也是禁止在私人建筑上张贴招子的:你会时不时地看到布告,大意是‘禁贴招子,张贴即毁’‘招贴即扯’‘严禁招贴’,有些布告语气礼貌诚恳:‘请勿张贴招子’。这种‘外柔内刚’所展示的柔和与力量为一些英格兰领主和苏格兰地主上了很好的一课,那些人动不动就任意发出‘弹簧枪’和‘内有猛犬’之类的威胁。”

    宁波的城门和城墙,是古老城市的基因。历史的车轮碾过多少岁月,但从那些文献和图片中,仍能找到城市最初的模样。

    

    

    

    空阔全将远势收

    清代诗人孙家谷《登海曙楼远眺》中有这样的诗句:“云端杰构镇明州,空阔全将远势收。”说的是游人登上海曙楼,便可以一览宁波城之全貌。

    鼓楼,为什么又叫海曙楼呢?

    唐代,鼓楼为子城的南城门,当年明州刺史韩察将州治从小溪镇迁到宁波“三江口”,建起官署,又立木栅为城,后又以大块砖石筑成城墙,历史上叫子城。但是它的形制是什么样的?其制无考。在《宝庆四明志》上有一张明州府治图,古代的地图多半写意,描绘、标注都不是十分精确,所以我们是无法看到子城南城门最初的样子了。

    鼓楼曾经又被称为谯楼、望海军门(楼)、奉国军门(楼)。提到鼓楼,王安石是绕不过去的人物。宋庆历八年(1048年),太守王周重修奉国军楼,新上任的鄞县县令王安石,特为奉国军楼的刻漏作了一篇《新刻漏铭》。刻漏是中国古代汉族科学家发明的计时器。年轻的王安石在鄞县浚治东钱湖,踏勘广德湖,率领民众筑海塘,置碶闸,还创办县学,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他后来的变法,很多就是依据了“鄞县经验”。他在铭文中写道:“其政谓何,弗棘弗迟。君子小人,兴息维时。东方未明,自公召之。彼宁不勤,得罪于时。厥荒懈废,乃政之疵。呜呼有州,谨哉惟兹。兹惟其中,稗我后思。”这位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文学家在鼓楼上意气风发,他是以刻漏那样“弗棘弗迟”的速度和精神自勉,要求自己勤政、严谨、恭虔,无形之中,也成为宁波城市发展的动力之源。

    宋高宗时鼓楼又改称为“奉国军楼神祠”。小康王赵构南渡到明州,留下了一路的故事。传说他被金兵追逐,逃到了鼓楼。云中出现唐时平“安史之乱”的五位将军张巡、许远、南霁云、姚訚、雷万春,他们挥舞大旗来救小康王。金兵追至楼下,只见蛛网密布,一片荒凉,以为无人进入,遂往他途。由此脱逃的赵构登基后下诏追封鼓楼为“奉国军楼神祠”,并在祠中塑了五位将军的像。

    元代,鼓楼遭拆毁、重建,后又被火烧。有明一代,鼓楼多次维护。明宣德九年(1434年)重建时,南面题名“四明伟观”,北面悬额“声闻于天”。万历十三年(1585年),时任宁波太守的蔡贵易组织了一项重要工程——重建鼓楼,取名海曙楼。沈一贯为记,董大晟作赋,当然还有其他许多文人的歌咏。其中,有一首广为流传的《海曙楼》曰:太守新成海曙楼,风光胜绝古明州。八窗晓射扶桑日,五夜晴披析木流。戍鼓沉沉催万户,漏声点点滴千秋。丹山赤水高深处,惟有甘棠咏蔡侯。“太守”“蔡侯”都指蔡贵易。作者沈明臣是一位布衣诗人,鄞县栎社人,嘉靖年间曾与徐文长同为浙江总督胡宗宪幕僚,参加过胡的抗倭战斗。后幕僚星散,便云游江南各地,写了大量诗文。50余岁回乡,被乡人尊称为“栎社长”。当然作记的沈一贯更有名,他是沈明臣的侄子,16年后,位极人臣,成为万历朝的首辅。董大晟也是当时的名士。

    沈一贯的《海曙楼记》中,“海曙”大概也是海定波宁、沧海为曙的意思。现在有人说起海曙的地名,说起海曙楼,经常说当年是取典于杜甫祖父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诗中的“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蔡贵易是否有这个想法,不得而知了,但沈一贯的《海曙楼记》里并无此说法。

    在清代,鼓楼经过八次修建,我们今天看到的楼阁建筑是清咸丰五年(1855年)由巡道段光清所督建的。有一年,央视“法律讲堂”曾连续四天讲述段光清的故事。他明辨善断,又体恤民意,任职期间能采取减粮价、清盐界、安民心等策略,人称“段青天”。

    民国五六年间,宁波警察厅因为鼓楼居城中、登高瞭望、声振而远,所以悬挂警钟于其中。民国十九

    

    年,救火联合会呈请市政府拨租全部房屋为会所,这一年,在鼓楼三层楼木结构建筑中间,建造了水泥钢骨正方形瞭望台及警钟台,并置标准钟一座,四面如一,既便于市民计时,亦报火警。

    1989年,宁波市投资约35万元,对鼓楼进行落架大修。整座城楼占地700多平方米,总高约28米,共分7层,门道深16米,门宽6米,为石砌拱形门;其东北依城墙设有踏道,可拾级登城楼;楼为五开间,三层木结构檐歇山顶,气势雄伟。原城楼上的一些历代匾额等古迹以及重修碑记也予以修复。

    之后,为保护和传承鼓楼文化,以公园路步行街为轴心,在鼓楼北侧至中山公园区域,开发出占地面积3.65公顷、总建筑面积6.7万平方米的鼓楼步行街商城。2012年起,对鼓楼步行街进行整治,制作了鼓楼3D灯光秀,以鼓楼为幕布,从宁波历史长河中提取最具典型意义的元素,以年代的变迁顺序梳理整合。游客们通过投影不仅可以看到鼓楼的历史变迁,还能欣赏到诸如十里红妆、天一阁等反映宁波藏书文化、港口文化、商帮文化、市井文化等多种人文景象。鼓楼步行街是宁波最繁华的步行街,每当夜幕降临,鼓楼灯火璀璨,人流如织,市民们兴趣盎然,驻足流连。记得有一年,鼓楼的钟出现了障碍,报时不准,马上有市民拨81890求助中心电话。“一个城市,怎么能敲乱钟呢?”人们说。可见宁波人对鼓楼的热爱和关注。

    鼓楼,是三江口城址落成时的见证。沧海桑田,它巍然屹立,深情地凝视、护卫着这座城市。

    (本文有几处参考了杨古城、田力等甬上学者的研究文章,深表感谢。)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