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行走基层·乡村发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03月03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苗族汉子:志愿服务第二故乡十余载


向玲(右)给老人做长寿面。(陈章升 高雪燕 摄)

    

    

    

    记 者 陈章升

    慈溪市委报道组 张天叶

    通讯员 黄天远

    

    “你好,安全头盔不要放车篮里,一定要戴上。”“阿姨,过马路请走斑马线。”……上周五上午,在慈溪市附海镇泥牛塘路口,5名身穿“红马甲”的新市民志愿者正在协助交警维护交通秩序。其间,他们对骑电动车不戴安全头盔、随意横穿马路等不文明行为进行劝阻,引导市民安全文明出行。

    这5名义务交通劝导员来自慈溪首个新市民(少数民族)志愿服务站——向玲志愿服务站。在该服务站,像他们这样的热心志愿者有368名。“2018年3月服务站成立之初,我们组建了6支志愿服务队,当时有20多名少数民族志愿者加入,大家都想为第二故乡发展贡献力量。”向玲说,3年来,他们还成为新老市民间的“桥梁”,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00多起。

    向玲是一名来自湖南的“80后”苗族汉子,在慈溪经营一家五金配件企业。“我在附海创业已有16年。多年来,镇村的干部、志愿者帮我解决了不少困难,我也应该积极回馈社会。”向玲告诉记者,定居附海后,他经常参加公益活动,“2013年‘菲特’台风登陆前,我报名加入东海村抗台救灾志愿服务队,协助村干部将村民转移至临时安置点。从那以后,我正式成为志愿者大家庭的一员。”

    在向玲的带动下,附海新市民掀起了一股志愿服务热潮。在当地百姓心中,他们既是热衷社会公益事业的“新乡贤”,也是善于调解邻里纠纷的“老娘舅”。“近年来,无论是抗台救灾,还是环境整治,向玲总是带领新市民冲在一线。”东海村党总支书记朱威迪说,服务站“落户”东海村后,志愿者们进网格惠民生,成为乡村治理“生力军”。

    尊老爱老是东海村的优良传统。两年前,向玲志愿服务站在该村组建“微孝助餐”养老志愿服务队,与10位孤寡老人长期结对。每天,他们会与其他志愿服务队成员一起为老人送餐,提供卫生清洁、医疗保健等服务。“如果生活上遇到困难,我打电话给向玲,他们马上会过来帮忙。”68岁的孤寡老人毛飞校说,志愿者的关心帮助让他心里很温暖。

    涓涓细流,汇聚成海。近年来,附海在建立新市民(少数民族)志愿服务站的基础上,还定期邀请新市民参与村镇重大事务决策的民主协商和监督,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新的一年,我们打算拓展服务站功能,当好‘产业交流红娘’,向外推广慈溪好经验、好做法,将老家资源特产引入慈溪,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向玲憧憬道。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