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03月04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紧接第8版】深化“一件事”集成改革,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向公共服务领域延伸、向基层扩面增效。大力推广电子证照、电子印章、电子档案应用,加快实现“无感智办”。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持续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面推行一般企业投资项目“标准地+承诺制+代办制”,改造升级“网上中介超市”,提升行政审批中介服务规范化水平。 

    构建新型市场监管机制。加快构建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推进“互联网+监管”平台应用,形成企业自律、行业自治、社会监督、政府监管的共治格局。推进审慎包容监管和柔性执法,推广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不予处罚清单、减轻处罚清单和从轻处罚清单制度。在严格规划限制、土地用途管制和环境保护前提下,适度放松对一般投资经营行为的监管。

    深化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深化亲清政商关系“1+3+1”体系建设,开展“亲清健康指数”综合评价。完善政商交往正负面清单,加快清廉示范民营企业创建、亲清家园标准化建设和工商联所属商会改革。规范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完善涉企政策制定企业家参与机制,建立涉企政策评估制度。完善企业服务体系,推进“企业码”建设,建立企业诉求受理和分级办理“一张网”。

    

    

    第十章 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独具魅力文化强市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促进文化软实力与经济硬实力相适应。

    第一节 让现代文明蔚然成风

    加强理论武装。深入实施铸魂工程、溯源工程、走心工程,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宣传实践。健全党员领导干部理论学习教育制度体系和基层理论宣传宣讲工作体系,提升理论传播实效和大众普及水平,推进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实施文化研究工程,推动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建设高水平社科强市。

    大力弘扬时代新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和制度保障体系建设。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弘扬红船精神、浙江精神、“四知”宁波精神。实施文明创建工程,开展新时代文明生活行动,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推进志愿服务规范化常态化制度化。实施风清俗淳培根工程,广泛开展道德典型宣传,擦亮“爱心宁波·尚德甬城”品牌。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

    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不断深化形势宣传、政策宣传、成就宣传和典型宣传。实施全媒体传播工程,加快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大传播平台。提升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水平,打造面向基层的主流舆论阵地、综合服务平台和社区信息枢纽。完善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建强用好网络传播阵地,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发展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

    第二节 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深化河姆渡、井头山等史前遗址考古发掘和价值研究,创建河姆渡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推动河姆渡—井头山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打造“中国大运河出海口”金名片。提升三江六岸“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长廊、上林湖越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水平,推动“海上丝绸之路”联合申遗,打造“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之都。加强浙东抗日根据地旧址、慈城古县城、它山堰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等文化遗产研究保护利用。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计划,健全非遗保护管理机制,推进非遗保护传承立法。

    推动传统文化活化利用。加强文化古籍保护、研究、利用,推进高水平文博体系建设。实施文物保护工程、平安工程,推进大运河文化带、浙东唐诗之路沿线文物资源保护传承,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推进水下文物考古和文化遗产保护,深入开展海丝、海防、海港遗存研究。引导传统文化资源融入生产生活实践,拓宽传统文化多元利用方式。鼓励社会力量和专业机构开发文化产品和服务,做精做强传统文化品牌。推动传统工艺振兴和老字号保护传承,编纂出版《四明文库》。

    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发挥中国—中东欧博览会、甬港经济合作论坛、海丝之路中国(宁波)文旅博览会、海外宁波周等载体作用,争办世界佛教论坛和举办阳明文化国际论坛等活动,积极引进举办高端国际文化活动,加强对外人文交流与合作。用好海外“宁波帮”资源,发展海外传播团、代言人。主动承接国家、省级对外文化交流项目,支持文化企业参加国际展会,推动宁波文化“走出去”。加强宁波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建设,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大力弘扬宁波传统文化。

    第三节 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提升文化设施建管水平。高水平建设天一阁博物馆新馆、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河海博物馆、文化馆新馆、新音乐厅、档案中心等文化设施,打造新时代宁波文化地标。完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深化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实施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博物馆、档案馆等数字化工程,提升文化设施数字化展示水平。探索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机制,创新探索委托管理模式,支持民营博物馆、民营美术馆、民营书店等发展,推广公共文化设施延时开放、错时开放、按需开放。提升文化设施空间品质,兼容文旅服务、文旅消费功能。

    强化高品质公共文化供给。深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改革,推动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等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大力培育音乐会、歌舞剧、交响乐等高品位文化艺术形态。完善公共阅读服务网络,推动全民阅读品牌建设,办好浙江书展。持续开展文化下乡和“文化走亲”活动,创新实施“一人一艺”全民艺术普及工程。实施文化精品工程,加强重大革命、重大历史、重大现实题材创作。引导推动网络文学、网络剧、微电影等新兴文艺类型健康发展。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管理机制。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化,完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和保障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推动优质公共文化资源向农村和偏远地区下沉,建设高效便捷的“15分钟文化活动圈”。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对接机制,创新“菜单式”“订单式”公共文化服务。推进公共文化机构和旅游服务中心功能融合。

    第四节 发展更具竞争力的文化产业

    优化文化产业结构和布局。加快文化产业集群建设,建设三江都市文化核心区,运河—丝路文化、数字文化两大产业带和书香文化、人文旅游、音乐演艺、文化科技、文化智造、影视传媒、工艺美术等十大功能区,引导文化产业特色化、差异化、集群化发展。高标准打造全国一流影视产业基地,争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电影之都”。实施潜力文化企业“新势力”成长计划、骨干文化企业“单项冠军”小巨人计划、龙头文化企业“凤凰”引培计划,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市场主体。

    推动文化产业数字化赋能。深化文化领域数字化建设、数字化应用和数字化转型,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数字内容优质企业发现计划,加强数字内容IP开发和转化,推动国家动漫基地升级,促进游戏产业健康发展,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数字文化产业新兴集聚区。加快数字影视、文化智造、数字传媒、数字音乐等数字赋能产业发展,打造“云上文化”品牌。加快人工智能与文化产业融合,推进区块链应用到文化产品和服务、版权保护与交易、文化大数据交易等领域。

    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坚持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建设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打造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旅游景区、度假区和街区,提升国家级旅游休闲示范城市的文化特色。深化“流动的世界文化遗产”和“顺着运河来看海”等推广活动,打造“大运河—海丝之路”“浙东唐诗之路”“诗画浙江·百县千碗·甬菜百碗”等一批文旅金名片,推进文旅消费试点城市和文旅消费集聚区建设。推动更多文化遗产资源纳入旅游线路、融入景区景点,推出一批承载革命文化内涵、群众喜闻乐见的红色旅游产品。大力发展工业、研学、体育、康养、会展等旅游新业态,扩大多样化文旅产品供给。

    

    

    第十一章 持续优化生态环境,提高绿色发展获得感

    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保护优先与绿色发展并举、生态增容与治污减排并进、制度建设与政策激励联动,建设美丽中国先行示范区,让绿色成为最动人色彩。

    第一节 全面提升生态系统质量

    夯实生态安全基底。统筹考虑人口、资源、空间和基础设施承载力,科学划定并管控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健全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优化绕城东生态隔离带,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和修复。优化生态空间布局,建立自然保护地体系。筑牢西部四明山、天台山、翠屏山等绿色生态屏障,高质量开展国土绿化工作,提升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质量,稳定生态公益林面积,到2025年新增绿化造林面积12万亩以上。筑牢东部沿海蓝色生态屏障,严格保护韭山列岛、渔山列岛等海洋生态资源,打造前湾万顷滨海湿地公园等绿色发展带。

    打造全域美丽大花园。加快美丽乡村、美丽田园、美丽河湖、美丽城镇、美丽园区创建,形成“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一镇一天地、一城一风光”全域大美格局。发挥象山、宁海省级大花园示范县作用,挖掘、培育、擦亮一批大花园耀眼明珠,打造四明山名山公园、花岙岛海岛公园,打通东钱湖人文水脉,修复唐诗之路等森林古道,打造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

    完善城市绿道系统。依托三江六岸、滨海岸线和绿色山脉,建设“三纵”(滨海绿道、沿山绿道、四明山绿道)、“三江”(姚江绿道、奉化江绿道、甬江绿道)、“两环”(翠屏山绿道、象山港绿道)市域主线绿道网,创建诗路、红色、运河、滨海、森林等系列特色绿道。依托河网水系和交通路网,建设交通绿道、滨水绿道和生态走廊,串联各类绿色开敞空间、历史人文景观和重要功能组团,打造市民健康生活绿道体系。

    完善城市公园体系。依托岸线修复和近郊田野,布局一批自然公园和城市郊野公园。结合城市更新和区块改造,建设一批社区公园和口袋公园。提升公园绿地开放度,创新公园建设模式,因地制宜建设集体育健身、园林景观、文化演出、地下停车、生态涵养等功能于一体的复合型公园。到2025年,建成星级公园180个以上。

    第二节 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发展循环工业、循环农业,开展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提升行动,促进企业、行业、园区、区域资源协同利用。统筹各领域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推动大宗固废、废弃电器、报废汽车、废弃电子产品、废旧动力电池等回收利用,打造一批资源循环利用基地。推广“互联网+”资源回收利用模式,规范梯级利用、回收拆解、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畅通全生命周期资源循环。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资源利用全过程管理,持续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强化节能约束性指标管理和能耗总量控制,开展能效创新引领专项行动,大幅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深化区域能评改革,从源头减少不合理能源消费。完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推行合同节水管理,加强可再生水资源开发利用,大力推广节水产品和技术,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健全农业节水长效机制。落实耕地占补平衡机制,健全工业和服务业“亩产效益”综合评价、低效用地再开发激励机制和存量建设用地退出机制。

    推进绿色生产生活。制定实施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开展重点行业碳捕获、利用和封存示范工程,探索建设区域性碳交易市场,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任务。加强政府绿色采购力度,强化绿色技术创新和集成应用。全面推进生产绿色化、清洁化改造,加快钢铁、水泥等行业产能置换,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大力推进绿色包装。全面落实绿色建筑标准,推动既有公共建筑绿色化改造。开展绿色生活创建活动,鼓励绿色办公、绿色出行、绿色消费。

    

    

    

    第三节 打好生态环境巩固提升持久战

    全力打好“蓝天保卫战”。全面实施PM_2.5和臭氧“双控双减”,推进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协同防控,全面执行最严格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要求,推进工业废气全面达标排放。加快清洁能源设施建设,扩大天然气利用规模,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促进能源结构低碳转型。加快车船结构升级,提高非公路货运比重,强化机动车船及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治理。加强大气面源污染治理,加大重点区域臭气异味治理力度,严格施工扬尘监管,推进露天矿山综合整治。

    全力打好“碧水保卫战”。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严控水源地上下游水域、陆域范围内开发建设活动。严控高耗水高污染行业发展,提升工业重点行业及工业集聚区污水治理能力,全面实现“污水零直排”。按照分布式理念规划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加快完善雨污管网体系,强化城乡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标改造和标准化运维,到2025年新增污水处理能力70万立方米/日。实施农渔业面源污染防治示范工程,推进禽畜规模化养殖场和水产养殖污染治理。陆海统筹改善海洋生态环境,加强入海排污口整治、直排海污染源监管和海上污染治理,实施蓝色海洋行动,全面推进“美丽海湾”建设。

    全力打好“净土保卫战”。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行动,优化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加快土壤环境管理信息共享。有序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防止二次污染,实行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终身责任制。加强重金属、地膜等土壤污染源头管控,完善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责任制,深化工矿企业污染防治,实施土壤耕作层培肥改良工程。健全土壤污染防治长效机制,加快宁波市土壤污染防治立法。

    全力打好“清废攻坚战”。实施固体废弃物源头减量行动,高标准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深入开展塑料污染治理。加强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统筹建设生活垃圾、建筑垃圾、污淤泥、一般工业废弃物、农业废弃物、危险废弃物等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设施,创建“无废城市”。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严厉打击固体废弃物非法转移、倾倒、处置等行为。

    第四节 健全生态文明建设长效机制

    探索生态价值实现机制。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构建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和实现体系,探索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依托自然景观资源,加快发展生态旅游、生态康养、生态文化、生态农业等产业。建设一体化绿色金融服务平台,探索建立“两山银行”,深化绿色保险服务创新。

    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健全生态补偿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市域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力度,强化生态保护补偿资金使用监管。探索开展横向生态保护补偿试点,推动受益地区与保护地区、流域下游与上游建立多种形式的横向补偿关系。积极探索市场化补偿机制,健全污水、生活垃圾处理财政投入与收费补偿协调机制,健全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等市场化配置和交易机制。

    健全生态文明考评机制。开展自然资源资产评估,探索完善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应用体系。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主体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加快构建以绿色发展为核心的目标责任体系。全面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严格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坚持激励与约束并重,健全环境保护奖惩机制、绿色发展财政奖补机制,完善生态保护成效与资金分配挂钩的激励机制。

    第十二章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共建共享美好幸福家园

    坚持以人的全生命周期需求为导向,围绕“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目标,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打造最具幸福感城市升级版,努力创造共同富裕生活。

    第一节 着力扩就业促增收

    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深入实施“甬上乐业”计划,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促进充分就业。发挥好企业稳就业主体作用,严格落实免、降、缓、返、补等惠企政策。支持和规范新就业形态发展,构建适应灵活就业、多点执业群体需要的保障体系,加大注册登记、担保贷款、社保补贴等政策支持。多措并举拓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渠道,实施困难人员就业帮扶计划,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加强产业工人培训,完善企业师徒结对制度,健全公共实训中心、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平台体系,到2025年累计完成技能提升培训80万人次。

    

    

    

    保持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发挥社会保障、财政转移支付等再分配调节机制作用,持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深化工资制度改革,完善适应机关和事业单位特点的工资制度,健全优绩优酬的绩效工资运行机制。健全最低工资标准发布、工资集体协商和企业薪酬调查制度,【下转第10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