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政治纵深·人民政协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03月15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贡献更多宁波力量

——市政协委员为我市建设双循环枢纽城市建言献策

丁安 绘
丁安 绘

    

    

    

    

    

    

    记者 何峰

    

    2020年5月份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就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发表重要论述、作出战略部署,为我国“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内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市委、市政府根据中央决策、省委部署,结合宁波实际和自身特色,提出了要“努力建设国内国际双循环枢纽城市”这一新目标、新定位。党政有所呼、政协有所应。2020年11月,市政协将“发挥宁波开放型经济优势 建设双循环枢纽城市”确定为今年“两会”政协联组专题协商的其中一个议题。

    2月21日上午,相关界别的市政协委员刚走出市十五届人大六次会议的会场,就马不停蹄来到市行政会议中心,参加市政协十五届五次会议联组专题协商交流暨“请你来协商”会议。会上,10位市政协委员就宁波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的定位、弥补外贸企业进入国内市场短板、推动制造业产品高质量升级、促进文化消费、释放新消费潜力、拉长跨境电商发展长板、扩大进口业务、支持跨国经营、建设港口供应链平台、优化口岸营商环境等建言献策。

    

    发挥比较优势 找准定位路径

    

    

    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在‘十四五’期间加快建设双循环枢纽城市。对于每个城市而言,需要根据自身资源禀赋、产业特色等条件,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找准自身定位和突破重点。对我市这样的沿海开放城市而言,应充分发挥区位交通、港口开放、市场网络、产业科技等优势,努力成为‘三枢纽三城市’,为全国形成统一大市场作出宁波贡献。”

    第一个“亮相”的童明荣委员开门见山,为宁波“描画”新发展格局中的定位。“三枢纽三城市”一提出,大家对这个新概念充满期待。

    “今天的会议,委员将围绕‘宁波建设双循环枢纽城市的定位和路径’‘做大国内贸易,打通内循环’‘做强外贸长板,重塑开放优势’‘发挥硬核作用,促进外联內畅’等4方面建言献策,童明荣委员担负着‘打头阵’的重任。”市政协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三枢纽’主要是针对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链接枢纽:一是链接全球的港航物流枢纽城市,就是提升港口硬核实力,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打造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二是贯通内外的口岸贸易枢纽,就是立足宁波链接海外和辐射内陆的区位特点,成为内外投资、贸易、集散高地;三是国家重要战略资源配置枢纽,以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等国家战略性大宗商品储运基地为基础,建设以油气全产业链为核心的全国重要的大宗商品定价和交易中心。”

    童明荣委员娓娓道来,“‘三城市’主要是针对融入高水平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节点城市:一是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就是要加快建设甬江科创大走廊、甬江实验室等高能级创新平台,集聚高水平人才和创新资源,成为新材料、工业互联网等优势领域的科创高地。二是先进制造领军城市,就是要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打造化工新材料、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等一批优势标志性产业链,建设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之城。三是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就是要围绕扩大进口、促进消费、拓展有效投资、新基建等重点,充分挖掘文化消费等新型消费潜力,优化消费环境。”

    谜底揭开,全场爆发热烈的掌声,显示了大家对“三枢纽三城市”的认同。

    童明荣委员话锋一转,他提出,我市建设双循环枢纽城市,要加快打通堵点卡点断点,尤其是要着力冲破通道、市场、技术和要素等藩篱。

    

    做大国内贸易 全力补上短板

    

    

    宁波是传统外贸强市,在巩固提升长板的同时,进一步开拓国内市场,是建设双循环枢纽城市的重要举措。

    如何尽快补上内循环这一短板,委员们有话要说。

    “公牛集团多年来主攻国内市场,以墙壁开关插座为例,仅国内销售额就达40亿元人民币,而国际最大的施耐德在全球也就做了60亿元人民币,可见国内市场之巨大。”江锦标委员是公牛集团品牌与产品策划中心总监,他的这一番现身说法,让与会人员真切感受到中央提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决策的正确和英明。

    江锦标委员同时指出,企业由出口转内销这一条路并不好走。他说,从调研看,最大的“拦路虎”是品牌。为此,他建议,我市要研究出台举措,率先支持在海外市场具有品牌影响力的企业回归国内市场,做好示范;引进优质品牌、产品和营销服务资源,引导在外贸市场有较强产品竞争力的企业合作补短板;鼓励纯外贸加工的企业为国内品牌商做配套。

    宁波是“单项冠军之城”,如何进一步发挥制造业优势,为建设双循环枢纽城市增添动能,是委员们关注的焦点。

    “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打造双循环枢纽城市,从制造业来看,关键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掌握发展主动权,是更高质量的内循环,也才能畅通‘双循环’。”毛磊委员是永新光学总经理,深耕制造业多年的他就如何提升制造业能级开出“药方”:对全市与“246”产业相关的企业和产品进行梳理,整理出国产化替代的优势产品,给予15%的最高投资额补助;梳理出高质量升级及国产化高端替代的具体产品研发内容,予以立项攻关;同时,出台具体举措推进高端产品的国产化替代。

    文化消费正成为扩大内需的新引擎。林红委员认为,文化市场是蓝海市场,但我市文化消费基础依然薄弱,主要表现在政策引导不够、有效供给不足和消费意愿较弱。

    “宁波人白天赚钱、晚上数钱,文化生活与其他城市相比要单调很多。”林红委员生动的表述引得不少委员微笑点头,“按照国际经验,当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文化消费应占总消费的20%,而我市2019年这一比例仅为11.8%。”为此,林红委员建议,要在供需两侧同时发力,一方面,通过完善政策体系、优化文化设施配置和推进新型文化消费供给等,以文化供给创造文化需求。另一方面,通过持续发放文旅消费券、培育文化消费习惯等,以文化需求牵引文化供给。

    相比制造业,我市服务业的优势没那么明显。在“以内循环为主体”的双循环大背景下,充分挖掘释放新消费领域的巨大潜能势在必行。龚浩强委员在调研中发现,在新消费领域,宁波面临品牌影响力匮乏、跨界合作视野狭窄、支持保障措施仍需提升等诸多问题。

    龚浩强委员建议,鼓励支持“宁波制造”向“平台品牌”转型,打造更多网红产品、新消费潮流品牌;鼓励服务业“破圈”合作,推出组合式套餐、盲盒等新服务产品;鼓励创新更多的“消费险”“购物险”,提高消费满意度。

    

    做强外贸长板 重塑开放优势

    

    

    外贸是宁波城市竞争力的重要优势和长板,是实现“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关键保障。如何让长板更“长”,委员们纷纷建言献策。

    在疫情影响下,我市外贸产业能逆势飘红,去年出口占全国的比重由3.46%上升至3.57%,跨境电商和海外仓“功不可没”。

    面对跨境电商和海外仓已成为外贸新增长点的态势,方敏委员认为,我市跨境电商和海外仓发展仍面临一些堵点,他逐一分析,“跨境电商方面,标杆企业、龙头企业相对缺少,市级层面尚未出台综合性、系统性的指导文件,出口跨境电商的外向型氛围尚待培育打造。海外仓方面,存在粗放型起步阶段的诸多问题,行业的规范性、协同性、创新性有待进一步完善加强。”

    方敏委员建议,“商务等部门对跨境电商从业者及相关业态在发展初期要给予更多针对性政策扶持,要加大力度培育或引进一批上规模的跨境电商标杆企业、龙头企业,形成跨境电商界的宁波品牌。”他还建议,要将海外仓作为支撑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拓展国际市场的新型外贸基础设施,应加强其管理和服务的创新,积极探索新经验新做法,推动其持续健康发展。最后,他提出了“电子商务看杭州、跨境电商看宁波”的期待,他的发言引发一阵掌声。

    外循环是内循环的有益补充,进口优质产品和服务既能够部分解决国内高端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的问题,又能够缓解顺差持续增长给国际关系和外汇管理带来的压力。

    “双循环”背景下,进口面临新的机遇,徐立勋委员提出,要发挥我市港口优势,积极打造进口消费品集散地。

    他建议,要立足宁波的区位条件、现实基础、消费习惯及对周边城市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主攻农副产品和休闲食品、化妆和母婴产品、汽车整车和零部件、医疗器械和药品、文教卫体等进口商品和服务,全力打造有区域特色的国际进口消费品中心城市。同时,在全国大中城市设立进口消费品展销中心等,扩大宁波进口消费品市场覆盖面。

    “要像重视出口一样重视进口工作。”徐立勋委员说,“宁波的进口扶持政策非常少。要真正认识到加大进口的重要性,主动衔接做好国家各项进口鼓励政策落地,财政等部门要安排专项资金鼓励进口。”

    双循环不是关闭对外开放的大门,而是要支持企业走出去,带动优质海外资源引进来。王慧荣委员在发言中说,宁波有“三外”优势,要用跨国经营的方式,将国外高质量的技术资源等引进来,为加快建设双循环枢纽城市、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服务。

    王慧荣委员在调研中发现,我市企业“走出去”受金融政策、专业人才和服务体系的制约,面临较大风险和不少障碍。他建议,通过金融创新,继续完善宁波市海外投融资平台;通过方式创新,引进和培养国际化高层次人才;通过服务创新,增强政府和市场两种助力。

    

    发挥硬核作用 促进外联內畅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宁波能做些什么?在努力建设国内国际双循环枢纽城市中,我市的优势和依托又是什么?

    “宁波发展40年,做了一件大事,培育发展了宁波港。”俞海宏委员是宁波大学交通物流研究所所长,他说,宁波有很好的产业特色和基础,能够为国家战略作出“宁波贡献”,承担相关战略任务。同时,宁波也需要抓住机遇实现经济跨越式超车,其中一个重要的切入点是做大做强港口物流产业。

    经过调研,俞海宏委员发现,我市在产业供应链中存在明显的作业数据反馈共享和普惠金融服务不足等痛点,“20年前,宁波外贸产业处于全省全国前列,但是错失了服务于外贸产业的综合供应链服务平台。20年后,宁波港口位列全国全球第一,需要抓住机遇打造服务于港口物流产业的港口供应链服务平台,避免再一次遗憾。”

    避免再一次遗憾!他的发言引发与会人员的强烈共鸣。

    俞海宏委员建议,基于“双循环”国家重大战略目标和具体要求,宁波可以依托世界第一大港的港口物流产业优势和区位资源优势,面向全球提供高效优质的港口供应链服务。为此,要加快打造世界一流的港口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推动宁波成为链接全球的港航物流枢纽城市。

    港口供应链平台是港口物流产业的重要支撑,它既是传统港口产业的科技转型,也担负着宁波另一个“世界第一”产业的培育。他进一步建议,“建设统一共享的港口物流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并提供港口物流产业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运用智能化技术进一步提升供应链运作效率。”他特别强调,人才是关键。要挑选能经营、懂技术、有视野的领头人和团队,来承担港口供应链平台的建设经营。

    港口“硬核实力”显而易见,口岸软实力同样不可或缺。最后一个发言的陈利珍委员提出,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促进市场内联外畅是宁波建设双循环枢纽城市的重要内容和实施抓手。

    “宁波海陆空邮口岸大开放取得重要进展,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梅山、北仑、前湾三个综合保税区以及浙江自贸区宁波片区成功获批。同时,跨境贸易便利化行动,也取得较好成效,为宁波开放型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营商环境,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关注解决。”陈利珍委员分析,自由便利开放制度体系仍需创新,多式联运发展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陈利珍委员说,聚焦促进生产要素流通、消费需求联通、物流体系畅通,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陈利珍委员建议,利用自贸区平台,在体制机制上大胆探索创新,争取更多政策突破的机会;打造立体综合运输网络体系,拉长海港长板,补齐空港短板;提升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深度融入全国通关一体化,推动数据归集。

    在本次联组专题协商交流暨“请你来协商”会议结束之际,市政协主席徐宇宁指出,市政协将持续围绕“宁波建设双循环枢纽城市”这一主题,认真履职、深入调研、精准建言,特别是要按照“政协出品必属精品”的标准和要求,扎实做好今年政协“宁波构建双循环枢纽城市若干问题研究”议政性常委会课题调研工作,为宁波当好浙江建设“重要窗口”的模范生、打造双循环枢纽城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坚持“四化四不”履职导向, 以高质量履职助推宁波高质量发展

    

    

    

    “发挥宁波开放型经济优势 建设双循环枢纽城市”联组专题协商交流暨“请你来协商”会议,是市政协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围绕“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第一个重要履职活动。

    如何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在徐宇宁主席指导下,市政协坚持“四化四不”的履职导向,从构建双循环枢纽城市的主要方面和重点领域入手谋篇布局,着力打造一个集成化、系列化、开放化、精品化的品牌活动。相关专委会从挑选发言委员开始,注重内容为主、质量优先,突破联组界别限制,突出专业和岗位特点,按照议题,逐一对接走访委员。

    为做到精准建言,专委会、界别、委员主动思考、主动谋划,问计于企、问计于民,赴宁波舟山港集团、公牛集团、永新光学、世贸通等30余家企业,赴发改、商务、经信、发展研究中心、市社科院等10余个综合经济管理、研究部门进行了调研座谈,广泛听取意见,掌握一手资料。通过后期提炼观点、精炼材料,最终每位委员在5分钟的有限时间内,努力“把问题讲透、把建议说清”,以实际行动做到“不调研不协商、不准备不建言”。

    (何峰)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