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03月16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习书记大量时间都在基层,和老百姓在一起”

——习近平在浙江(四)

    【紧接A4版】省政府赋予义乌相当于地市级的权力,义乌的县委书记由金华的市委常委兼任,义乌的县长由金华市的副市长兼任。县里本来是不能设立市级银行和海关的,但我们把这个权力都下放给义乌市。后来,义乌银行、海关都有了,大大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采访组:习近平同志非常注重调查研究。他主张做工作就要“沉下去”,不仅要了解基层的实际情况,还要始终心系群众,了解他们的需求。请您谈一谈他下乡调研的情况吧。

    章猛进:习书记非常注重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他的战略谋划都来自于对基层实际情况的了解。他经常说,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他对老百姓的感情是非常深厚的,一有机会就往乡下跑,一有空就去调研。我同他一起到过很多地方调研。

    习书记每到一个市、一个县,一定会找来当地的地方志仔细阅读。开座谈会的时候,市县的领导谈得更多的是土地、GDP,而他会先从当地的名人、文化、历史谈起,首先挖掘出当地的文化内涵、地理特点、风土人情,然后在这个基础上谈产业、谈发展,这样的发展才能有特点、有定位、有主旨,不会造成毫无特色的“千篇一律”式的发展。

    习书记平时掌握的情况比较多,给他汇报工作必须实事求是,不能讲假话、大话、空话,因为这些都糊弄不了他。这里面体现出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他心系群众,把工作抓在实处。

    他去丽水调研欠发达地区发展问题时,发现云和县的很多农民由于家庭贫困,初中毕业就出去打工,文化素质不高,收入也不高。他当时就觉得,对这些小孩子,还是要让他们多读点书,以后才能有更好的发展。调研回来以后,他就和省里商量,最终决定给这些贫困地区的小孩子提供免费的中专教育,凡是农民子女读农林院校的政府就给予补助,还免费给农村发放农业科普方面的书籍。通过这些举措,培养当地有文化、有知识的农民,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习书记青少年时代曾经在极度贫困的黄土高原当过知青,他和穷苦的老百姓在一起生活七年时间,跟困难群众有一种天然的情感联系。每次他下乡,见到困难群众或者贫困农民,他都很揪心、很动情,我们都有很明显的体会和感受。他一直在想各种办法帮助农民致富。比如,他当年很重视的农家乐,至今都发展得很好,周边很多大城市的人常到浙江的农家乐来消费,费用不高,吃住条件还都不错。还有很多城里的退休老人把家里的房子租出去,搬到农村的农家乐住,他们的房租就足够支付在农村的生活费用了,农民也由此实现了增收。

    丽水有一个畲族自治县,习书记要求省人大研究立法,保护畲族的少数民族文化,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后来,省政府和省人大联合专门出台《浙江省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条例》,为省内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法制保障。

    习书记非常关心老区人民。浙江的革命老区众多,他到浙江工作之后,第一时间就到丽水,参观了那里的革命根据地旧址,还到余姚的梁弄镇浙东抗日根据地看望老同志。他十分关心老区人民的生产和生活,不止一次地说,我们不能忘记老区人民,一定要发扬老区的革命精神。在习书记的指导下,我们省政府每年都按计划给老区拨款,支持老区的建设和发展。省里还成立了浙江省老区工作领导小组,专门做老区发展的相关工作,老区有任何新情况新问题,都能够及时反映上来,及时得到研究解决。

    采访组:在各地任职期间,习近平同志对离退休老同志和机关干部都非常关心,请简要讲讲他在浙江是怎么做的。

    章猛进:习书记对离退休老同志非常关心。他说过,这些老干部是我们的宝贵财富,他们只会越来越少,不是越来越多,我们一定要关心他们。习书记每年都会到老同志家里去看望他们,关心他们的生活情况,和他们谈工作,谈浙江的发展情况,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从他们那里汲取智慧和经验。

    他对机关干部也非常关心。他对自己要求很严格,但对机关干部则是在规定的限度之内能照顾就尽可能多地给予照顾。他当省委书记期间,生活和工作都严格遵守待遇标准。他住的房子不到150平方米,办公室也未达到待遇标准。但他非常关心机关干部的待遇,机关干部的住房,没达到待遇标准的,他都会尽量想办法帮助他们解决。

    他还非常关心机关干部的医疗保障和健康状况。在他的关心下,省里专门在体育局办的体育设施中给机关干部设立了健身房、游泳池等健身设施,凭卡就可以使用。同时,他还要求机关干部多参加体育锻炼,多做有益于身体健康的活动,不要吃吃喝喝,更不允许到有伤风化的地方去。他还指示从省财政每年拿出500万元放在组织部,解决医疗费超支的机关干部的困难。习书记就是通过这样具体的举措,营造出了让机关干部安身、安心、安业的浓厚氛围。

    采访组:请您谈谈习近平同志注重信访工作,积极推动“下访”制度实施的情况。

    章猛进:从2004年开始,全国各地群众上访呈现增加的态势,浙江也是这个情况。虽然浙江的经济条件比较好,相对富裕一些,但上访的人次也还是很多的,比如民办教师、转业军人,有各种问题需要解决,涉及人数多,问题也比较复杂。

    针对群众上访,习书记提出了如下举措。

    第一,把群众上访变为干部“下访”。他率先垂范,带领我们省里的领导同志,划片包干,现场办公,推动形成了“下访”长效机制。这样一来,我们把很多问题都在基层化解掉了,群众上访就大大减少了。

    第二,强化信访工作的力量。他说,一个干部要提拔,最好到信访局去工作一段时间,锻炼锻炼,是很有好处的。他的这个思路很有道理。当时,信访工作所接触的事情包罗万象,干部要能面对地方上各种复杂的问题,了解人民群众的疾苦,这样才能历练成熟。

    有一件事情,我至今记忆深刻。当时,参加过抗美援朝、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老兵,因为落实政策问题,1000多人聚集到了杭州。那天一早,我们到省政府门口一看,有500多人,再加上围观群众,人山人海,而且中老年人居多,我们很紧张。我马上向习书记做了汇报。他当时说的一番话令我至今难忘,他说:“他们都是最可爱的人,我们各级党委、政府要关心他们,要爱护他们,做好工作。要积极调查,制定一个可行的方案对他们进行安置。”他没有把这种大规模的上访看成是“洪水猛兽”,而是第一时间想到了关心他们、爱护他们,这让我非常感动。我接待好他们以后,就组织力量赶快去调查,并把调查结果在常委会上进行汇报。大家在会上商定了一个补助金额。当时,我们还想在这个金额基础上再提高一点,但这可能会对全国造成比较大的影响。最后,小局服从大局,我们按照政策规定发放了合理的补助。老兵们拿到了补助之后,上访事件很快就平息了。后来我才知道,他们的诉求如果得不到解决,可能接下来就要到南京军区,甚至到北京去上访。幸亏在习书记的主持下,这次上访事件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避免了事态扩大。

    采访组:通过您的讲述,我们了解到,习近平同志从不回避推诿困难,而是直面问题和矛盾,敢于负责担当。不管发生什么样的事情,他都会主动迎接挑战,解决问题。

    章猛进:是这样的。习书记不是那种端坐在办公室、听完汇报就作指示的领导干部。他这个人既沉稳又果断,关键时刻很有担当,既能当指挥员,又能当战斗员。

    比如,指挥“防台抗台”就是很好的例子。浙江位于东部沿海,几乎每年都有台风来袭。浙江的台风是很厉害的,特别是温州、台州那一片,在我的记忆中,上世纪50年代的时候,我们各方面的条件都比较差,有一次大台风横扫过来,造成很大伤亡。习书记是从福建调到浙江工作的,福建也是台风灾害的多发地区,他在福建工作很多年,对“防台抗台”很有一套。每一次台风来袭时,他都亲自到防汛指挥部指导“防台抗台”工作。在我印象当中,前后就有10多次。他明确向我们提出要求:“少伤人,不死人。”虽然只有6个字,但这是非常高的要求,把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了第一位。在过去,浙江人曾这样说:“不死100多人的台风,都不算台风。”这话从侧面反映了台风的破坏力是惊人的。习书记还提出:“台风来到之前,要防;台风来的时候,要避;台风结束的时候,要抢(抢修水利设施)。”这是既实事求是又灵活机动的抗台理念,指明了对付台风的策略,最大限度地保护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我记得,2004年8月12日,台风“云娜”袭击浙江,在台州温岭登陆的时间是12日晚上8点。13日一大早,习书记就到台州温岭去了。由于温岭是台风的登陆点,受灾非常严重,发了很大的洪水,水流湍急,有一个地方的6000多名群众被困。习书记表示,要到群众被困的地方去。我们劝他:“你不要去!你个子这么大,坐冲锋舟,万一出了问题,人家背你都背不动。”但他态度很坚决,还是坚持坐冲锋舟进到被困地区。他带我们进去以后,老百姓看见省委书记来了,都非常振奋,紧张的心情也得到了缓解。习书记和老百姓聊天,鼓励他们,安慰他们,让他们不要紧张,还给他们分发矿泉水等救援物资。那天天气很热,我看到习书记的衣服都被汗水浸透了。习书记在浙江工作的5年时间,为浙江的发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这5年,他大量的时间都在基层,和老百姓在一起,和浙江人民并肩奋斗。那个时候,我就想,习书记未来必定能担负更大的重任。他从我们这里走出去,成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这也是我们浙江省的光荣。

    (采访组:邱然 黄珊 陈思 

    原载3月3日《学习时报》)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