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佳 海曙区委报道组 孙勇 通讯员 赵祎慧 茫茫竹海,漫漫古道。早春时节的海曙区横街镇乌岩村,已吸引不少市民自驾前来打卡。 这片地处四明山腹地的红色沃土,散落着众多红色遗迹,见证着革命年代党群一家、鱼水情深。 群众自治典范 “吱呀”一声,推开村中一座砖木结构两层小楼的屋门,厚重的历史感扑面而来。70多年前,这里是浙东抗日根据地第一个试点成功的农村俱乐部——红岭抗日民主俱乐部所在地。 “这里平均海拔500米以上,群峦起伏、地势险要,共产党人的‘文韬武略’在此‘试验’。”海曙区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汪鹤飞说,根据浙东行署文教处的总体部署,鄞慈县委和县办选择红岭村(今属乌岩村)作为社会教育的试点。 1944年初秋,鄞慈县社教队进驻红岭。在与群众的接触中,他们了解到山区文化生活枯燥,倡议办一个学文化、明道理、宣传抗日的俱乐部,立刻得到大家的拥护和支持。在村干部、共产党员和青年积极分子努力下,一幢小楼被腾出,作为俱乐部的活动场所。 “俱乐部筹建过程中,大家劲往一处使,分头筹集资金。物料不够,用竹片削成象棋子,用亮篾爿照明,热心人还送来锣鼓响器。”乌岩村老党员翁国尧说。 1944年9月18日,经过紧张准备,红岭抗日民主俱乐部正式成立大会举行,到会群众100余人,大会选出正副主任各一名,决定设出版股、剧团股、文化娱乐股。俱乐部积极出墙报和《大家谈》诗刊,表演《生死同心》等话剧,开展象棋、歌咏和时事讲座等活动,使文化娱乐与思想政治工作融为一体,俱乐部真正成了农村的乐园。 浙东行署第三次文教扩大会议肯定了创办农村俱乐部的做法,会上鄞慈县办作了具体汇报。红岭抗日民主俱乐部作为社会教育的典型,其经验很快在根据地传播开来。 深深扎根人民 “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这片红色沃土,在1944年迎来了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主力。 那是在浙东第二次反顽自卫战取得胜利后,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主力回到四明山区,浙东区党委和浙东游击纵队司令部移驻红岭,准备在此过新年。司令部驻在“下新屋”,首长办公室设在距此不远的“头前”,“大路下”则成为教导队的驻地,司令部机关的其他部门和部队分驻在村民腾出的农舍、寺庙中。 机关、部队纪律严明,以笋干、咸菜为主菜,不吃群众一只鸡蛋。为补充肉食,部队战士带领村民上山捕捉野兽。除夕夜,军民同欢,其乐融融。 过年后,待积雪消融,部队和村民开展大生产运动,垦荒地,种杂粮,生产热情高涨。 “村中多处革命史迹见证了这份血肉相连的深情。”乌岩村党总支副书记葛海英说。 饮水思源,不忘初心。这两年,进村的山路拓宽了,行车更为安全;公交车一直通到村口;村里还新建了一个水站,大大缓解旱天的用水困难,确保了村民生活用水。 红色基因传承 去年,因新冠疫情防控需要,村际公交车辆一度停运,山区群众日常生活受到一定影响,横街镇第一时间升级“高山红色代办”服务,组建了一个由各村网格长、村干部、党务工作者等96名党员参与的高山物资保障团队。根据村干部排摸和社保、残联、民政等部门大数据的汇总分析,筛选出以独居老人、高龄老人、退役老兵、残疾人等为主的768户家境困难且生活物资较为紧缺的山区群众,逐户问需。 “急群众之所急,决不能当口号喊,定要落在实处。”乌岩村党总支书记毛善能说,村干部、党员志愿者4人一小组,集中统计需求,当天统一采购,次日送货上门,确保山区群众安心居家防疫。 2017年底,横街镇成立了海曙区高山巡回医疗健康服务队,一直忙碌在各个村。横街镇卫生院全科诊疗、护理、中医等科室医护人员自愿报名参加,每月固定日期去村里两次,为当地村民特别是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医疗服务。服务队记录了每个村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每次进村都会带上他们需要的药品。因为有了服务队,生化、B超、心电图、眼底镜等常规项目检查都可以在乡亲们的家门口进行。 坚守为民情怀,真情为民服务。“我们要把革命年代的好传统带进新征程,弘扬在新时代,这是我们这代人的使命与光荣。”横街镇卫生院院长翁宇杰说。 (本栏目由市委党史研究室协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