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种版本的《基度山伯爵》 (王晓莉 摄) |
徐建成 河海交汇,宁波真是一座不可思议的城市,有很多名家藏身其中,你可能不曾特意关注过他们,但只要一提到,就会令人吃惊不小。 几天前,我去了慈溪观海卫镇的蒋家村,考察了一座名家学者的故居。殊不知这位名家就是大仲马经典名著《基度山伯爵》的中译本译者蒋学模先生,这部1949年的中译本是迄今为止影响最大的。回到家后,翻阅书柜中的这部经典,一看译著者果然是蒋先生,不由得惊叹。 其实,在回程的路上,车驶过龙山镇林家村,那里也走出了一位翻译名家林汉达,而且故居也保存着。他翻译的经典名著是英国大文豪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 到达江北岸时,董乐山的名字又掠过脑海。他是斯诺《西行漫记》(又名《红星照耀中国》)的译者,他译著的这部经典被公认为是最忠实于斯诺原著的版本。 有人说,翻译是一个“渡”,翻译家就是取经者,是人类精神的传递者。在没有数字化技术手段的年代里,可曾想过,这些名家译者是怎样独坐书台、挑灯夜战,付出自己青春才华,倾注几番思想心血。 这里还要提到两位宁波籍翻译大家。一位是宁海力洋的叶水夫,我国著名俄苏文学翻译家、中国译协会长、《世界文学》杂志主编。他翻译的作品是苏联著名作家法捷耶夫的代表作、脍炙人口的《青年近卫军》;另一位是镇海骆驼的草婴(盛峻峰),中国译协副会长,也是著名俄苏文学翻译家。他系统地翻译了列夫·托尔斯泰全部小说作品,包括3个长篇、60多个中短篇和自传体小说,其中《安娜·卡列尼娜》在读者中影响力最大,当然还有著名的《战争与和平》。为此,他被俄罗斯授予“高尔基勋章”和“俄罗斯荣誉作家”称号。 说到高尔基,就会想到《海燕》,你不会想到中学语文课本里的这个名篇也是宁波人翻译的吧?的确如此,它也是宁波作家翻译的,影响了几代人,译者的名字叫施其南,宁海人。 当然,北仑大碶横河小李家村也走出了一位著名的翻译家李俍民,一部《牛虻》成了他译著的“最强音”。20世纪50年代《牛虻》译著出版后,在全国人民尤其是青年中引起了轰动。特别是抗美援朝期间,《牛虻》更是成了鼓舞志愿军战士奋勇杀敌的精神动力。 不得不提的还有一位,巴金先生的夫人萧珊,原名陈蕴珍,鄞县人。她与巴金先生一起合译了经典名著普希金的《黑桃皇后》,以及《屠格涅夫中短篇小说集》。 除了上述几位译者,还有其他已知的,或未知的。已知的有:鄞县人施咸荣,由他主持翻译出版的名著是《莎士比亚全集》;鄞县人包文棣,他几近失明,却以坚强的意志力翻译完成了别林斯基的作品。这些翻译家有着精彩的人生广度和厚度,何尝不是宁波文化独特之“书香”现象,期待人们的阅读呢? 突然发现,经典其实并不遥远,就在我生活着、工作着的这座城市里,这片港湾就应该是原乡。若没有这些翻译家的再度文学创作,何来经典装入我的脑袋、丰富我的精神世界呢? 宁波,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活化石”,这里既是起航的始点,更是登陆的终点。河海交汇处,原本引人瞩目的是物质文明的交通贸易,如今发现精神文明的交往也同样丰厚。在笔者心中,似有一艘海船驶来,它载着异国的文学经典而来,也装着中国的经典文学而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