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3月29日至4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赋予浙江“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的新目标新定位。一年来,我市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克难攻坚、砥砺奋进,奋力开启锻造硬核力量、唱好“双城记”、建好示范区、当好模范生、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的新使命新征程。本期刊发的3篇文章,对此作出回顾与前瞻。 任学军 徐方 在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复工复产强力推进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到浙江考察,并赋予浙江“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的新目标新定位。中共宁波市委十三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动员全市党员干部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形成具有中国气派、浙江辨识度、宁波特质的15项重大标志性成果,在12方面努力当好浙江建设“重要窗口”的模范生。一年来,宁波牢记嘱托,始终保持奋进状态、奔跑姿态,积极有为,不断取得新的业绩。 展现综合实力彰显担当 过去一年的严峻挑战历历在目,无论是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还是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都对世界造成了严重的冲击。面对重重压力,宁波坚持“两手硬、两战赢”,在深入推进争先创优和“六争攻坚”中,交出了高分答卷。 一是经济有韧性。进入“万亿元俱乐部”之后,宁波经济任何的跌宕起伏,备受关注。面对疫情等挑战,宁波在复工复产、投资、减税、金融服务方面精准施策,经济发展表现出强大的韧性。民营经济的活力充分体现,经济增速由一季度的-7%快速回升到二季度的5.1%,三季度进一步提高到6.7%,全年增速比一季度回升10.3个百分点。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408.7亿元,比上年增长3.3%;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10.8亿元,增长2.9%。 二是机制有刚性。长期以来,宁波在创业创新机制上,积淀了成熟、强大的刚性基础。中国社会科学院多次评估表明,宁波政府服务水平始终走在全国前列,公务员队伍总体规范高效,规矩意识强,专业素养高。去年以来,城市创新机制持续锻造,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甬江科创大走廊和三大科创高地有序推进,入选国家级、省级领军人才数量均创历史新高,新增就业大学生16.6万人、高技能人才6.7万人;新增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15个、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0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数量居全国首位。 三是社会有弹性。成熟多样的文化、理性包容的市民,是全球先进城市的一个重要标志。宁波传承千年的文化基因,特别是海洋文化、浙东文化、商帮文化、藏书文化的精华,深刻烙入市民的骨髓,使得疫情期间,城乡居民群体精神面貌健康、成熟、大气,市民社会的稳定性作用不断发挥,整个社会维持着良性的弹性系数。2020年,宁波高分夺得全国文明城市“六连冠”,第11次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民生保障有力,基层治理扎实;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68008元和39132元。 着眼全新视野任重道远 宁波一年来的高分答卷令人鼓舞,然而,围绕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的新目标、新定位,对标“模范生”的高标准、高要求,宁波还有较大差距,需实现多维度、全方位跨越。当务之急,就是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 一是明晰新发展阶段的历史方位。“十四五”开启乘势而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站在“两个一百年”的交汇点上,面对两个发展大局,宁波要成为“重要窗口”模范生,将面临更为艰巨的任务,以往要素成本低、环境容量大、外需贡献多等传统优势正逐步减弱。面对一个更加不稳定不确定的世界,宁波必须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在标兵越来越远、追兵近在咫尺的激烈城市竞争中争先进位,实现高质量突破、竞争力提升、现代化先行;在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中,在“一带一路”、长三角一体化、都市经济圈等各方面,全力放大宁波的发展半径。 二是坚守新发展理念的五位一体。理念是先导,展望“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在坚定信心、辩证分析困难与挑战的同时,宁波要顺势而为、逆势而上,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当前,创新成为第一动力,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加快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协调成为内生特点,要优化空间、区域、城乡协调;绿色成为普遍形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着眼可持续发展,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在更高水平上扩大对外开放,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共享成为根本目的,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是把握新发展格局的内联外通。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在传统国际经济循环明显弱化乃至受阻的情况下,强化国内大循环,有助于增强经济发展韧劲,也有利于带动国际经济循环,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宁波要在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中,在长三角一体化、“双城记”、都市经济圈等各方面,促进区域和国内大循环。宁波要以世界一流强港、浙江自贸区宁波片区、17+1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为带动,继续发挥宁波制造业和外向型经济的优势,加快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枢纽城市。 锚定五大使命争先进位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宁波要增强前列意识、发展意识、创新意识、责任意识,强化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围绕高质量突破、竞争力提升、现代化先行的要求,始终保持争先进位的精气神。 一是锻造硬核力量。港口是宁波发展的源头和最大优势,海运是大宗货物运输最重要的依托。2020年,宁波舟山港完成货物吞吐量11.7亿吨,货物吞吐量已连续多年稳居全球第1位。港口作为硬核力量,从表象看,是国际大物流吞吐的大闸口;从深层看,是大国综合实力的展示场、人文交往的大窗口。尽管宁波舟山港已是世界大港,但是离世界一流强港还有不少距离。尤其是港口的规划、建设、管理、营运还存在相互分割,岸线资源未能优化配置。需要进一步加强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打造港口经济圈,促进海、陆、空等全方位联通,合理布局港口基础设施,完善港口集疏运网络,提升港航服务能力,拓展全球大宗商品资源配置功能,全力锻造高能级“硬核”力量,并强化与内陆腹地、“一带一路”沿线港口城市的合作,把港口最大资源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二是唱好“双城记”。“双城记”是对唱不是伴唱,宁波要迎头赶上,全力缩小与杭州综合实力的差距。两大城市协同发展、错位发展,充分融入长三角大都市群并积极发挥都市群的功能,为全国全省大局作出更大贡献。需要借鉴京津、广深、成渝等地经验,推进两市合作框架协议的全面落地,加强战略规划对接,建议建立由省主要领导牵头的常态化沟通会商机制;促进优势互补,着力在各取所长、发展联动上下苦功,重点推动杭州的数字经济与宁波智能制造、杭州空港与宁波海港、杭州电子商务与宁波跨境电商等领域的联动发展;促进领域互通,开展两市全方位深层次的合作,在重大基础设施、民生服务项目、重要国际性活动等方面主动有为。 三是当好“模范生”。今后一段时期宁波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全面建设高水平国际港口名城、高品质东方文明之都,加快打造现代化滨海大都市,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到2025年,经济总量和发展质量跃上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7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17万元。着眼“重要窗口”制度上的比较优势,要立足国际视野,开辟国际产能合作新领域、创造国际科技合作新模式、拓展国际人文交流新渠道;要发挥国际优势,坚持创新在宁波现代化先行市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要坚持对外开放,在更高水平融入国际经济循环体系的同时,以国内分工和技术创新的发展推动国际分工和国际技术创新的发展,让宁波制造走向世界;体现国际担当,结合中国—中东欧博览会国家级展会、“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17+1经贸合作示范区、国家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等平台建设,聚焦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打造一批与中东欧国家以及世界各地合作的标志性成果。 四是率先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国家“十四五”发展规划与二○三五远景目标纲要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宁波在城乡统筹发展、均衡发展上拥有较好的基础,具备率先走好共同富裕之路的条件。宁波要继续发挥好市场主体活跃、城乡统筹发展、县域经济发达、改革先行先试等优势,率先探索构建完善推进共同富裕的体制机制,不断提高就业增收水平、社会保障水平和公共服务水平,加快补齐民生事业发展短板,确保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充分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五是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这是宁波进入新发展阶段后锚定的奋斗目标,对宁波空间格局、产业体系、综合功能、城市管理、品质特色等都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是现代化先行市的综合体现。强化定位领先,注重顶层设计,牢牢抓住现代化、滨海、大都市这几个关键词,精准定位,让港、城同频共振,凝结成命运共同体,在新的起点上实现赶超跨越;强化规划领先,着眼现代滨海大都市的系统谋划,科学制定规划体系,确立支撑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建设的“四梁八柱”,建设让市民更向往、更期盼的共同富裕的都市生活圈;强化建设领先,坚持全面推进、重点突破,当前特别要攻克数量庞大的“城中村”,打通城市建设中的堵点、痛点、断点,着力抓好一批基础性、支撑性、标志性、战略性的重点项目,建设宁波新时代的“金名片”;强化人文领先,要改变文化投入明显偏少、严重影响城市品质提升的现状,弥补要素供给短板、文化匹配短板、医疗缺失短板,激发强大的后续潜力。 【作者分别为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社科院(市社科联)院长、主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