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玉春 北仑区新碶街道有个城中村,叫备碶村,每周三的“清洁日”制度已坚持了三年:组织志愿者,清理村道、河道沟渠、村民房前屋后等区域的垃圾。曾经“脏乱差”的场地和卫生死角,如今成了老年人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从备碶村落实“清洁日”制度看,笔者以为,有三点值得肯定。 贵在“好执行”。村党总支成立“清洁日”志愿服务队,采取自愿原则,不搞强行摊派,固定每周一次,不搞“疲劳战”。这样,参加的人反而越来越多,使得城中村“旧貌换新颜”。 贵在“带头做”。坚持支部引领、党员先行,带动群众一起,营造了人人参与、共建家园的良好氛围。如果支部不重视、党员不带头,“清洁日”制度恐怕就坚持不了多久,更不会成为“硬规矩”。 贵在“有红利”。村里常住户籍人口1892人、外来人口12000余人。他们在外来人口中推行“清洁日”志愿服务积分制,积分不仅可以用于子女入学、抵扣村内停车费,还可用于评选村级“优秀新市民”。虽是自愿但不白干,逐步把“居住其中”变成“参与其中”,把“异乡客”变成“主人翁”。 乡村治理难题多、困难多。备碶村的“清洁日”制度,对于解决此类问题,具有示范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