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第3版】在推进民营经济发展时,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方针。对于如何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强调“对那些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做法和决策,要一以贯之,决不能朝令夕改”。在廉政建设上,强调筑牢思想和道德防线,守住做人、处事、用权、交友的底线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于道路、方向、立场等重大原则问题,始终旗帜鲜明、态度明确,展现了坚如磐石的战略定力。比如强调“我们的改革开放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该改的、能改的我们坚决改,不该改的、不能改的坚决不改”,“不能因为经济发展遇到一点困难,就开始动铺摊子上项目、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念头”。这些充分体现了习近平同志“不畏浮云遮望眼”“风物长宜放眼量”的战略视野和“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的从容沉着,也深刻启示我们:在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时,不管形势如何发展变化,都不能触红线、逾底线、坏规矩,“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避免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 4.始终充盈“危中有机,危中求进”的丰富辩证方法。底线思维蕴含着矛盾转化、质量互变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辩证施治,在运用底线思维推进工作、解决矛盾和问题过程中,始终坚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强调“要视困难为考验,把挑战当机遇,变被动为主动”。比如在擘画“八八战略”时,强调既要充分认识自身优势,又要创造条件把原有的劣势转化为新的优势。在谋划改革发展时,强调发展必须统筹兼顾,处理和把握好发展的速度、改革的力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三者的关系。在推进“平安浙江”建设时,强调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对社会和谐稳定的影响,既要抓住重点又要把握全局,做到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对于困难面前应该持有怎样的态度,强调困难是一道坎,是一道分水岭,就像鲤鱼跳龙门,跳过去就是一片新天地,进入一种新境界。习近平同志在指导工作中还多次讲到“一只木桶的装水容量不是取决于这只木桶中最长的那块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板”,以此来强调只有做长欠发达地区这块“短板”,浙江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中,综合运用唯物辩证法和底线思维,体现了丰富的方法论智慧。比如强调,“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机”,“善于从眼前的危机、眼前的困难中捕捉和创造机遇”。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习近平同志看问题、观形势、作决策的深邃哲学思想和高超政治智慧,也深刻启示我们:要切实掌握好唯物辩证法,在处理风险和机遇、底线和高线等辩证关系中保持清醒头脑、驾驭复杂局面、赢得最好结果。 5.始终体现“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的顽强斗争精神。底线思维不是无所作为的消极被动思维,而是奋发向上的积极防御思维,斗争性、进取性是其显著特征。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困境之中见精神”,注重发扬斗争精神,激励党员干部担当作为。他曾指出:“在困难面前,各级领导干部不应该消极畏难,无所作为,更不能怨天尤人,而应该坚定信心,千方百计克服困难。”面对台风灾害,习近平同志强调,“台风来袭既是人力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更是弘扬‘浙江精神’的伟大斗争”,“一定要大力弘扬抗台救灾精神,激励灾区群众奋起抗灾自救”。在《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一文中,习近平同志谈到什么是“图强”精神时,突出强调,“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要继续发扬‘先人一步’、‘高人一招’的改革创新精神和胆略,化挑战为机遇,转潜力为实力,变困境为佳境”。关于领导干部的精神状态问题,习近平同志强调,“面对矛盾和困难,我们要有革命乐观主义的精神,要有大无畏的气概,要有攻坚克难的勇气”,“千方百计化解矛盾,战胜困难”,“当官就要为民办实事,干工作就是同矛盾和困难作斗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以顽强的斗争精神闯过一道又一道难关。他多次强调,“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习近平同志时刻做好斗争准备、始终保持昂扬斗志的斗争精神和奋斗品格,也深刻启示我们:无论是防范风险的先手还是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的高招,都要弘扬斗争精神,守好底线、守住底线,勇于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这些年来,浙江省委深入贯彻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和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坚持底线思维、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重要论述,在探索和实践中形成了一些有效工作做法。例如,把党的全面领导作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根本保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部署推进清廉浙江建设,深化监察体制改革,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激励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开展“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活动,实施促进高质量发展政策,落实企业减负降本政策,从严从实做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把发展作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首要前提,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低收入百姓增收、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突出稳企业、增动能、保平安,推进高质量发展;把基层社会治理作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基础工程,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全面加强基层治理,深化法治浙江建设,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严厉打击涉黑涉恶腐败及“保护伞”,全面建设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平安浙江;把智能化建设作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强大支撑,充分发挥数字经济领先优势,全面推动“互联网+政务”改革,推广应用掌上办公的“浙政钉”、掌上办事的“浙里办”,加快“雪亮工程”、城市大脑建设,加快政府数字化转型;等等。这些为浙江在新发展阶段做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保持和谐稳定发展态势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科学运用底线思维方法,牢牢把握浙江发展主动权 底线思维蕴含着辩证法关于矛盾和普遍联系的基本观点以及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实践要求,对于思考和解决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2020年春天,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指出,“要深入分析,全面权衡,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从眼前的危机、眼前的困难中捕捉和创造机遇”。浙江正站在打造“重要窗口”的新起点和开启“十四五”发展与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机遇与挑战并存。“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是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十分强调的工作方法,这也始终提醒着我们:必须重视把工作的基点放在可能会出现较大风险之上,做到心存敬畏、充分准备、敢于斗争,从而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底线思维、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重要论述,切实把底线思维运用到经济社会各领域、贯穿于改革发展稳定各方面,增强忧患意识,发扬斗争精神,坚定从容地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挑战,为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提供坚强保证。 1.处理好“守”和“为”的关系,做到守牢底线与积极作为相互统一。底线思维不是单纯的守成防御思维,更不是“不求无功但求无过”的惰性思维,而是要求在守好底线的同时着眼更高目标、力求更好结果,做到有守与有为相统一。一方面,该守牢的底线必须坚决守好。要从浙江工作实际出发,深入研究面对各种前所未有的风险和挑战,统筹发展和安全,防范化解各种重大风险隐患的策略和举措。从防范政治风险的高度,把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作为最根本的任务,强化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意识,守牢不给中央添乱、不给浙江抹黑、不让群众受损的底线,全力确保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在浙江及时贯彻到位,全力防范化解省域层面政治、意识形态、经济、科技、社会、外部环境、党的建设等领域重大风险。另一方面,力争各项工作走在前列。要围绕打造“重要窗口”,强化统筹兼顾的大局观、革故鼎新的改革观、内外联动的开放观、守正出新的创新观和以人为本的民生观,立足展示党的思想理论、党的全面领导、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开放、文化建设、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党的建设等方面的鲜明优势,努力取得更多有说服力、影响力的实践成果、制度成果、理论成果,将浙江真正打造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展示之窗和实践范例。 2.处理好“近”和“远”的关系,做到攻坚克难与建章立制齐重并举。“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解决“近忧”是当务之急,消除“远虑”则是治本之道。底线思维既强调立足当下攻坚克难,也强调着眼长远建章立制。要坚持现实性和前瞻性相统一、适时性和超前性相结合,在构筑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长效机制中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一方面,要立足当前、妥善应对,打好化解风险的攻坚之战。着眼浙江经济发展阶段特征和客观矛盾,兜住民生底线和生态底线,高质量打好金融风险防控攻坚战、低收入百姓增收攻坚战、污染防治攻坚战。切实落实保安全、护稳定政策组合拳,下大气力解决好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全面做好就业、教育、社会保障、医药卫生、食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住房市场调控等各方面工作。另一方面,要放眼长远、久久为功,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树立利民为本、法治为基、整体智治、高效协同的理念,坚持关口前移,加快推进重大风险防范化解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不断提高发现、研判、处置、驾驭风险的能力和水平,构建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制;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深化完善精密智控网,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构筑起更加完善的人防、物防、技防、心防全方位风险防控体系,努力建设平安中国示范区。 3.处理好“短”和“长”的关系,做到转化劣势与增强优势同向发力。底线思维蕴含着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主动防御意识,体现了唯物辩证法中量变与质变的原理。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把落后的环节和领域作为“底线”,着力补短板,是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关键。一方面,要全面对照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客观认识、科学分析全省域在经济实力、发展质量、文化软实力、公共服务水平、生态环境质量、干部能力素质等方面存在的短板和不足,将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通过抓实抓细抓常不断拉长短板,变劣势为新的优势。另一方面,对于浙江在长期工作实践中由方方面面的好经验、好做法汇聚而成的发展优势,尤其是对于“八八战略”所凝炼概括的八个方面的省域发展优势,要保持不断擦亮品牌的工作韧劲,防止原有优势弱化甚至丧失,以水滴石穿的劲头巩固和深化特色优势,推动浙江发展影响力、美誉度持续提升,书写忠实践行“八八战略”的新篇章。 4.处理好“点”和“面”的关系,做到聚焦重点与全面发展协同共进。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处于普遍的、客观的、多样的联系之中。底线思维也是一种整体思维、系统观念,要求我们在解决问题时,善于将其放到发展全局中去思考和破解,防止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有面上取得突破才能最终取得好的结果。打造“重要窗口”是宏观思路、中观谋划、微观举措的有机统一,不论是建设好10个方面的“重要窗口”,还是加快形成13项具有中国气派和浙江辨识度的重大标志性成果,或是回答新阶段一系列新课题、交出各方面工作的高分报表,都要聚焦重点难点,努力实现远期愿景、中期目标、近期工作的有机衔接。一方面,要切实做深做细关乎群众切身利益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实事,高度重视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等“六稳”工作和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等“六保”工作,进一步完善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大力实施富民惠民安民、推进共同富裕新举措。另一方面,要紧扣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主题主线,聚焦高质量发展、竞争力提升、现代化建设,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高度对理念、机制、工具、手段、方法进行全方位、系统性、重塑性变革,推动浙江“十四五”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5.处理好“存”和“增”的关系,做到化解风险与防范风险统筹兼顾。《管子·乘马》有句名言:“事者,生于虑,成于务,失于傲。”意思是既要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化解困难挑战的信心,不被风险压倒,又要常观大势,科学预见形势发展走向和隐藏其中的风险,做到未雨绸缪。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一方面不断催生出各种问题和挑战,日积月累形成问题的存量;另一方面又潜藏着新的危机,孕育着问题的增量。问题存量不及时化解,就会成为变量;问题增量不及时预防,就会生成新的存量。因此,化解矛盾与防范风险是相互依存、不可偏废的。当前,我国发展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对于浙江而言,一方面,要及时研判和发现全球疫情继续扩散、国际贸易不稳定、局部地区安全形势严峻等已经给发展带来的涉及面广、关联度高、影响程度深、不确定性大的矛盾和问题,聚焦聚力、有的放矢推动矛盾有力化解、问题有效破解;另一方面,要着眼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面临的新课题、新挑战,强化扬优势、补短板的思想和行动自觉,及时发现问题苗头、弥补能力不足、堵塞发展漏洞、健全工作机制,以确定性工作应对不确定形势,在唯实惟先、善作善成中奋力夺取“重要窗口”建设和高水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胜利! (课题负责人:杨守卫 洪玉宇 郑毅) (原载3月27日《浙江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