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版:视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03月30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游子的心意

——文澜阁《四库全书》影印本捐赠记

    陈剑飞

    

    看到陈有西兄新买了文澜阁《四库全书》,几个帮忙的小青年搭着梯子正在忙着放置。一长溜书橱,大开本图书排列得整整齐齐,我羡慕极了,私聊赞之。这时有西兄发来一条信息,说他有意为家乡宁海捐赠一套,让我牵线。这样的好事,当然乐而为之。比较了县里几家具有藏书功能的机构与学校,我首荐县图书馆,因为无论阅览人群还是资料利用,县图书馆具有效益最大化。有西兄立马赞同,委托我去联系捐赠事宜。

    原来县图书馆早有购买《四库全书》的想法,但限于经费,无法遂愿。当听到陈有西愿意捐赠,仿佛是从天上降下来的一件好事。喜爱读书的人多知晓《四库全书》的价值所在,一个县级图书馆如能拥有一套,堪当镇馆之宝。宁波大学入藏的那套台版《四库全书》,也是香港几位爱国人士联合捐赠的。现在陈有西独资捐赠,想为家乡的文化事业作点实质性贡献。他多次与我说,要低调做好此事。他是个性鲜明、善做大事之人,但这次捐赠《四库全书》,他认为是一件随心的事,为家乡文化底蕴的增厚尽一分力而已,不需张扬。他自己本身就是一个文化人,曾担任过宁海县文广局副局长,青年时又是才气横溢的诗人,他那颗文心始终都是滚烫的。

    宁海文旅局和县委宣传部十分重视这次捐赠活动,认为宁海能拥有一套《四库全书》,无论从文献学馆藏,还是从学者查阅研究来说,都十分有利;这是把家底增厚、以文化强县的一件好事。有关部门要求图书馆马上安排出场地,定制书橱。陈有西从繁忙的事务里抽出时间,专程到图书馆察看藏书场所,随带了《四库全书》专用书橱的图样与尺寸。经过细致沟通,文澜阁《四库全书》影印本1559册顺利入藏宁海图书馆。3月12日,县里举办了捐赠仪式,邀请著名律师、京衡律师集团董事局主席、中华全国律师协会民事委员会副主任陈有西出席。在捐赠仪式上,又另开“正学讲堂”,陈有西把《四库全书》的编纂由来、收藏和流转的历史,向与会嘉宾作了详尽讲述。

    《四库全书》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卷帙最为浩大的丛书。在清朝乾隆皇帝主持下,由纪昀等360多位高官与学者编撰,经3800多人抄写,耗时10余年编成。全书分经、史、子、集四部,共收3500多种书、7.9万卷、3.6万册,基本囊括了中国古代图书的精华。共抄录7套,但因屡经战火,如今仅留4套,分别是文津阁本、文渊阁本、文溯阁本和文澜阁本。陈有西捐赠的是文澜阁本影印限量版。

    2004年8月,杭州出版社启动文澜阁本《四库全书》的整理与出版事宜。

    不说其他阁本几多流转的经历,这套江南三阁仅存的文澜阁《四库全书》,在抗战期间的流转保护,就有许多曲折感人的故事。1937年抗战前夕,曾有几个日本学者来文澜阁转悠。抗战爆发后,时任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敏锐地嗅到文澜阁《四库全书》已被日方觊觎,杭城一旦陷落,《四库全书》将落入日军手中,于是毅然决定协助浙江图书馆“文军西迁”,抢在杭州沦陷之前,把文澜阁《四库全书》打包成139箱,从此《四库全书》踏上了漫长艰辛的迁徙之程。

    一路上有多处暂置地点,记得第一站是用船运至富阳渔山,在埠头卸下,再雇人工挑至一家宅院里。后战事逼近,经历五省辗转,护书员工在中途也有更替。在浦城转至江山县的路上,有3000册书翻入溪水中,护书员工花了一星期的时间,小心翼翼将每一页揭开,避免了粘页,经过简单晾晒后又匆忙赶路。经过四个多月艰辛跋涉到达贵阳。1938年9月,日军开始轰炸贵阳,阁书又转至离贵阳城八里处的一个山洞,当地供地母,也叫地母洞。由于地母洞潮湿,护书员工在洞内用木头架子架空,架下又铺上白炭防潮,在洞内藏了六年。1944年11月,日军进攻贵阳,阁书又紧急迁往重庆。直到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7月,文澜阁《四库全书》才运回杭城孤山脚。

    文澜阁《四库全书》历经九年的漫长迁徙,使用过船只、汽车、驴马等各种交通工具,又经过肩扛担挑的人力搬运。当时缺少经费,护书员工到处借钱,寻找运载工具,历经了千辛万苦。

    我看过央视纪录片《炮火下的国宝》,其中有一个专题讲述抗战时文澜阁《四库全书》的西迁历史。制片人采用档案、口述和实地调研,重走现场,寻访亲历者及其后人,重温了那段不畏艰险护书传书的迁徙史。那些可歌可泣的故事,打动人心的细节,体现了浙江文化人对阁书保护深深的责任感、炮火硝烟里坚护国宝强大的意志力。可以这样说,这部书的辗转已不仅仅是地理上的迁徙,而是国宝级文化在抗战期间一段悲怆的保护与救济事件。

    文澜阁《四库全书》在抗战迁徙前,还有着更动人的抢救行动。比如发生在光绪年间的补抄:“数年以来,远而京师,近而苏、沪、宁、绍、嘉、湖,或买或借,欲求其全,殊非易易。其宋元珍本不能远借者,又须另倩妥人,就地往抄。一书抄就,必经十数转手,方得告成。若非遵奉经理,断不知此中如是艰苦也”(见《文澜阁志》卷上),从以上文字可窥见光绪补抄的艰难与周虑。而发生在1923年由张宗祥主持的文澜阁《四库全书》第三次补抄,即癸亥补抄,也是力排争议,接棒前贤,广募经费,团结了浙江当时军、政、实业界以及藏书文化界人士。张宗祥以一腔护书之坚心,令库书最终得以有如今所见之完整面貌。

    这次有西兄出于对家乡文化事业的挚爱,捐赠文澜阁《四库全书》影印限量本,也可以看作一次文化和爱心的接棒。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