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阅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03月30日 星期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想见先人风姿,品读城市书香

——读《天一阁·月湖历代诗词汇编》有感

    雨 巷            

    

    1200年前的唐长庆元年,明州州治迁至三江口并筑内城,标志着这座城市由此诞生;明洪武十四年,取“海定则波宁”之义,改名“宁波”,自此宁波开始了更加辉煌的历史。1200年后的春分节气前夕,偶读《天一阁·月湖历代诗词汇编》,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对一个地方来说,一眼泉会平添无限灵气;对一座城池来说,一片湖会增加无限活力。宁波便有这样一片湖——月湖。月湖起源于何时?史书记载:唐太宗贞观十年,鄮县令首次修湖,解决老百姓的生产和生活问题;唐文宗太和七年,鄮县令兴修它山堰及配套工程,并引其流入城,潴为日、月两湖;唐末明州刺史修筑罗城,包有月湖,“一湖居城中”的格局形成……

    “人说宁波之有月湖,犹杭州之有西湖”,宁波大学张如安教授在序中称赞道。着实,月湖在宁波人心目中,是历史之湖,更是诗意之湖,是人文之湖,更是情感之湖。如果说湖是城池的眼睛,那么藏书无疑是城池的心灵了。说起宁波,少不了月湖,天一阁同样不能或缺。

    古朴诗词写华章。天一阁屹立月湖西岸450余载,其诗作亦是其中的华彩篇章。《天一阁·月湖历代诗词汇编》分月湖编和天一阁编,均以朝代为序分卷。我简单统计了一下,在体量上,月湖编为天一阁编的3倍左右。

    常州人士钱公辅可能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他的作品《众乐亭诗二首》会成为《天一阁·月湖历代诗词汇编》的开篇之作。宋代诗人钱公辅,字君倚。“嘉祐中,知明州,民和年丰,与众共乐,为亭月湖,名‘众乐’。”后作《众乐亭诗二首》,司马光、王安石等纷纷和诗,“盛极一时,是为月湖开篇之作”。被称为“真正意义上的月湖景观的最早开辟者”的钱公辅在序中写道:“众乐亭居南湖之中,南湖又居城之中,望之真方丈、瀛洲焉。以其近而易至,四时胜赏,得以与民共之。民之游者,环观无穷而终日不厌。孟子曰:‘独乐与众乐,孰乐?不若与众。’‘众乐’之名,于是乎书。”“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由此可见钱公辅的心胸是何等的宽广。他在《众乐亭诗二首》第一首中写道,“谁把江湖付此翁?江湖更在广城中。葺成世界三千景,占得鹏天九万风。”

    说起天一阁,一个人的身影总会浮现在眼前,他便是天一阁的主人范钦。范钦在《天一阁·月湖历代诗词汇编》中留下了近50首作品,成为书中作品最多的诗人。他在首篇《中秋前四日,邀诸公赏月,因泛舟,次东沙二首》中赞道,“皓月中秋近,流辉觉渐多。盈盈开玉树,缈缈映金波。”

    诗里词间多风物。从古至今,诗词是传承文化、记载历史的绝好载体。正如编者在后记中所言,“诗词作为月湖文化的重要内容,体现了宁波历代文人的精神追求和艺术造诣,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千年月湖,诗社林立,诗人辈出,大雅振兴。《天一阁·月湖历代诗词汇编》辑录北宋至民国诗人300多位,诗词1200多首。曾巩、司马光、王安石、史浩、楼钥、戴表元、袁桷、袁士元、袁珙、张邦奇、张时彻、屠大山、沈明臣、屠隆、李邺嗣、万斯同、全祖望、徐时栋、袁枚、吴昌硕等名家作品频现。可以说,这是一部分量厚重、穿越时空的好书——彰显了天一阁、月湖的历史文化底蕴,是宁波城市文化中一颗灿烂的明珠。

    本书还让我感受到了宁波学者精益求精的治学精神。将散落在浩瀚书籍中的月湖、天一阁诗词仔细捡拾,串珠成链,“可谓寻姓名于卷帙,传风尚于华章”。为深入梳理诗词文化,展现天一阁、月湖景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编纂者历时两年系统搜集整理历代文人墨客歌咏天一阁、月湖的诗词。编纂者之一龚烈沸查阅历代方志、诗词总集、个人专集、家族宗谱等200余种,直接引用文献130余种,搜集、抄录、校对诗词千余首。

    更让人称道的是,天一阁编除收录吟咏天一阁的诗词外,写宁波历史上著名藏书家、藏书楼的相关诗词亦作为附录收入。如丰坊与万卷楼,陈朝辅、陈自舜与云在楼,陆宝与南轩,卢址与抱经楼,徐时栋与水北阁,朱赞卿与别宥斋,冯孟颛与伏跗室等。

    “开卷之际,天澄湖静,风恬霭舒,烟水相留,可想见先人风姿,可品读城市书香。”编纂者在《后记》中如此赞道。何不开卷?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