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卫芳 自2016年4月1日起,象山将移风易俗工作列为县委常委领衔破解的十大难题之一,花大力气倡导丧事简办,并且提出明确的丧事办理量化规定,让象山人办理丧葬事宜有了“官方标准”。丧事简办的“象山模式”,不仅被民政部评为全国殡葬综合改革试点优秀案例,还作为了全国殡葬综合改革试点样本。记者日前了解到,“象山模式”将在宁波全市推广(4月1日《宁波日报》)。 据报道,象山各村已建立了统一的婚丧办事指导标准和要求:不得赠送、收受非亲人员的礼金、礼品,亲戚之间的“人情”控制在500元以内;出席婚、丧宴人数控制在300人以内,餐次为一餐;菜量适当,每桌不超过800元(烟酒除外),提倡用自产的酒;婚礼仪式一次完成,不搞家里一套、酒店一套的重复仪式,迎亲车辆控制在6辆以内;简化治丧仪式,停柩时间一般为3天,提倡当日入葬,不搞二次送葬。可见,该县婚丧喜庆的“官方标准”真的“很具体”“很到位”。 眼下,各地大办婚丧喜庆的现象十分普遍,无论是青年男女结婚办红喜事,还是老人过世办白丧事,大多要大摆宴席,少的七八桌,多的三五十桌,有的甚至上百桌。而且宴席的档次越来越高,不光城里这样,农村也如此,不但铺张,而且浪费也相当严重。 事实上,各地婚丧喜庆铺张浪费现象盛行,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无奈。许多曾经大操大办婚丧喜庆的人直言,其实这都是为了那点面子。他们也从内心希望政府部门能出台相关的“官方标准”,管管婚丧喜庆铺张浪费现象。尤其是那些经济条件不太好的家庭,更是希望这种铺张浪费的现象能得到彻底遏制,从而把有限的资金用到更需要的地方。 就此来说,笔者以为,象山县推出婚丧喜庆“官方标准”,无疑是治理婚丧喜庆大操大办陋习的“好范本”。有了这么一个“官方标准”,就既能给婚丧喜庆设立一个“硬杠杆”,又能使广大民众不失面子,减轻经济负担和压力。同时,这也是倡导移风易俗的一个好办法。推出婚丧喜庆“官方标准”,可谓多赢之举,值得点赞、值得提倡、值得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