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者 黄合 通讯员 徐铭怿 王丹丹 “揣一怀壮丽的思绪迎向你,任心湖狂澜万丈,但见天低风哀……”站在“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的纪念碑前,“70后”宁海党史学习教育文艺宣讲团成员潘海英一身素衣,满怀深情朗诵着为“无名烈士”创作的诗歌,身后是一排排戴着红领巾的少先队员,神情肃穆,目光炯炯。 昨天,宁海县“清明祭英烈”活动现场,在经过近1个月的筹备后,“无名烈士亲人团”正式成立。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志愿者、退役军人、少先队员、教师以及机关干部等近千名来自社会各界的人士,志愿为长眠在宁海这片土地上的无名烈士当“亲人”,逢年过节献上花圈、追思缅怀。 “为无名烈士寻亲”的倡议,起源于省人大代表、大佳何村村民何晓道数十年来的夙愿。随着媒体的参与和相关职能部门的重视,一个个在偏远村庄里口口相传的红色故事,被挖掘出来,一位位有血有肉的无名烈士被更多人看到并关注。 宁海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王宁芳在接受采访时说:“有成百上千的烈士牺牲在宁海这片土地上,但最终收录在名录里的烈士只有148位。我们寻访无名英烈,就是让英雄精神得以代代传承。” 截至目前,寻访行动已有近万人自发参与,网民将英雄的故事上传到网络,发动各地热心人士寻找线索。许多素不相识的人,纷纷提供线索。在这过程中,民间发出“守护无名烈士墓”的呼声一天比一天强烈,宁海顺势成立“无名烈士亲人团”,结对守护“无名烈士墓”。 “这些无名烈士为了祖国,为了理想,将热血洒在异乡,才换来了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虽说‘青山处处埋忠骨’,但我们不能忘记他们!”潘海英说。 来自宁海县岔路镇兆岸村的农民王乘红,带着一批退役军人,成为首批加入寻亲队伍的志愿者。在他看来,因为年代久远、资料缺乏,为无名烈士找到“名字”,希望可能比较渺茫;但自己可以成为烈士的“亲人”,尽一份微薄之力,以实际行动来“守护”他们:“我们愿意当无名烈士的亲人,每年都去祭奠他们!真正让烈士他乡变故乡!” “这个活动,是宁海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系列活动之一,目的是忆党史、感党恩、跟党走。”宁海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他们还将继续组建宣讲团,到各地巡回宣讲无名烈士感人事迹,推动党史学习教育真正入脑入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