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时评/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04月08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拿什么来保障 导盲犬的“导盲权”

    

    

    

    李秀荣

    

    近日,一则视频在网络上引发热议。在上海,一位视障女士的导盲犬在小区定点排便遭到投诉被驱赶,不得已走出小区,不慎摔倒。记者采访发现,目前视障人士的“导盲权”仍遭遇诸多现实困境,公众对导盲犬接受度不高,视障人士带导盲犬出行的法定权利难以落地(4月7日《法治日报》)。

    导盲犬对于视障人士来说,相当于眼睛对于正常人,重要性毋庸置疑。然而,很多时候,不少公共场合、社会公众并不接纳导盲犬,视障人士携导盲犬屡屡遭遇出行难、上车难、住店难等尴尬。化解这种尴尬,亟须消除拦在携导盲犬出行路上的障碍。

    法律障碍。虽然《残疾人保障法》《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等规定,视障人士携带导盲犬出入公共场所,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一些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条例也规定,视力残障者携带导盲犬进站乘车,应当出示视力残障证件和导盲犬证,导盲犬应当佩戴导盲鞍和防止伤人的护具。但这些规定针对的是视障人士该怎么做,普遍没明确他们可携带导盲犬出入公共场所的权利。

    观念障碍。人们普遍认为,导盲犬会乱叫扰民甚至咬人。实际上,导盲犬的选拔十分严格,有专业人士介绍说,不仅要看品种、体型、体态,还要看“家族遗传”,甚至要查三代以上有无伤人记录,最终选用的是具有忠诚服从、性格温顺、聪明等特点的犬只,还要经过科学严格的训练,佩证上岗,一旦暴露恶习,就会被淘汰。

    另一观念是,导盲犬会引发卫生问题。有酒店在拒绝导盲犬时回应称,担心导盲犬的毛发通过通风系统进入其他房间,引发其他住客不适。一些城市的地铁、公交车拒绝导盲犬入内也是基于如此考虑。然而有媒体调查显示,相比宠物犬的主人,视障人士更加重视导盲犬的清洁卫生,生怕在公共场合影响到他人。有人也会担心导盲犬随地便溺污染公共环境,实际上,抗干扰、不乱叫、憋尿和抗饥饿是导盲犬必须训练的基本功。

    让视障人士携导盲犬出行变得顺畅,首先要破除法律障碍,保障导盲犬的“导盲权”。事实上,很多国家对视障人士携导盲犬出行给予了立法保护,比如澳大利亚在反歧视残疾法令、伴侣动物法令等法规中明确规定,导盲犬可以进入商店、餐厅、酒店等公共场所和乘坐飞机、公共汽车等交通工具,而平常宠物犬是限制进入和乘坐的。在我国,上海在几年前就明确,视障人士可以携带导盲犬乘坐公共交通。可惜在我国这种地方立法很少见,期待相关法律对此有所突破。

    至于观念障碍的破除,需要相关部门与媒体为公众多多普及基本知识,比如,佩证上岗的导盲犬是安全的,卫生是有保障的;对导盲犬宜“不围观、不喂食、不抚摸、不呼唤”,导盲犬不被打扰,才能更好服务于视障人士。

    保障视障人士携导盲犬出行,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和标志,满足视障人士的基本出行便利,正常人理应让渡一些不重要的利益。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