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茶座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04月22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遇见与预见

    

    

    吴启钱 

    

    不要说在人的一生中,即便是很平常的一天,也有可能遇见不少人与事。

    这些遇见中,有的是能够预见的,比如一叶落知天下秋,山雨欲来风满楼;比如上班路上的交通拥堵;比如自己老之将至……这些预见,依靠常识,基于人性,有规律可循。

    很多的遇见,是无法预见的。比如新冠肺炎疫情,比如前些天“长赐号”集装箱货轮在苏伊士运河搁浅给世界贸易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比如人在路上走,高空坠物从天降……这些遇见,常人无法预见,风险难测,后果严重。

    在遇见与预见中,最好的一种情形就是遇见的正是自己预见的。我们称之为心想事成,美梦成真。比如遇见“白马王子”“梦中情人”“转角遇见爱”,虽然说表面上两个人是不期而遇,其实在潜意识里已经“预见”过对方千万次。这就是所谓的“有缘”。所以,贾宝玉第一次见到林黛玉时就疑惑又惊喜地说,这个妹妹我在哪里见到过。张爱玲在其散文《爱》中也写道:“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于千万年之中,在时间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恰巧遇见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好说,唯有轻轻地问一句:哦?你也在这里吗。”这种遇见,令人惊喜,浪漫幸福。

    如果遇见的是自己预见过的坏人或坏事,我们也心里有数,不至于事到临头却手足无措,进退失据,即使不能争取到最好结果,至少也可以把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比如,近年来在“宁可十防九空,不可一日不防”思想的指导下,对夏秋季台风袭击做好预案,做足准备,台风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造成的损害,就一年比一年少。

    除了依自然规律一定会发生的,遇见自己预见的毕竟是小概率事件。意外总是在我们不想遇见的时候突然而至,灾难也可能在最无防备的时候发生。在现代社会,风险无处不在,这就给我们提出了提高预见能力、增强预见性的要求。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在策划一件大事时必须预见艰险,而在实行中却必须无视艰险,除非那危险是毁灭性的。对于政治风险、市场风险、法律风险和自然风险有可能叠加出现的企业来说,增强预见性最重要的方法是在事前多做“思想实验”,深思熟虑,如果有必要又有条件,还需要做一些“沙盘推演”或实战演练。

    比如,依据有约定从约定的民法原则,企业在订立合同时,无论是内部股东之间的契约,还是同外部生意往来的协议,或者是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劳动合同,都要尽量以详尽的条款把所有能预见的风险罗列出来,把所有可能发生“情势变更”的情形设想周到,丑话说在前头,亲兄弟明算账。

    即便是疫情、战争、动乱、地震、洪水、台风等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不能克服的事件,也要在“不可抗力”条款中作出相应约定。因为,预见其患则患不足惧,预见到风险,就避免了一半。

    没有预见,谈不上领导。对于承担社会治理主责的各级政府来说,增强预见性的根本途径,是遵循决策的法定程序,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只有建立在民意基础、专家智慧、科学依据、法律根据基础上的大数据集成,由大数据集成支撑的决策,才能让政府在社会治理过程中遇见的问题多数被提前预见,并对各种突发事件作出应对的预案。

    人生和下棋一样,能聪明地预见的人才能获胜。因此,对于个人,增强预见性也非常重要。这需要阅历的增长和经历的丰富,需要经验的积累和教训的借鉴,需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形成自己睹始知终的头脑和见微知著的眼光,神以知来,知以藏往。

    一般而言,遇见是随机的,预见则是主动的。有预见,遇见的时候才能随遇而安;没预见,遇见了就免不了随波逐流,脚踩西瓜皮,充满不确定性。所以说,预则立,不预则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