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开放周刊·大聚焦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04月23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科技创新应用场景广阔

——访“墨子号”卫星发射总指挥、中科院院士王建宇


王建宇(受访者供图)

    记 者 俞永均

    通讯员 魏玉祺

    

    “原创的科学思想是创新的灵魂,科学的问题一定是思想的引领。宁波要么不做,要做就重点做好甬江实验室。”近日,在宁波经促会的组织下,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常务副总设计师、卫星发射总指挥、中科院院士王建宇接受了笔者专访,并表达了科技创新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更流露出他对宁波浓浓的家乡情。

    王建宇出生于宁波,是中国知名的空间光电载荷专家。2003年起,他带领科研团队研发了中国第一台空间激光遥感仪器——激光高度计,2007年搭载在“嫦娥一号”上,实现了中国人首次“为月球量身高”的梦想。2016年8月16日,我国发射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以王建宇领导的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团队为主完成了“墨子号”有效载荷的研制。2017年9月29日,世界首条量子保密通信干线——“京沪干线”正式开通,通过这条结合了“京沪干线”与“量子号”的天地链路,中国科学家成功地和奥地利实现了世界首次洲际量子保密通信。

    “墨子号”量子卫星的成功发射,引发了世界的瞩目。王建宇说,如果没有量子力学,就没有现在的半导体工业,大家每天在用的手机都不会存在。

    “任何一门前沿学科,都是系统工程问题,需要多学科的融合,不是你一个团队、几个科学家可以单独做出来的。以‘墨子号’卫星为例,卫星的发射、平台要天地对接,还要做所谓的纠缠源,产生纠缠的现象,这里每一个都是国际领先的东西,难度很大。”王建宇肯定地说。2016年,《科学美国人》杂志将“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的发射成功评为全球的十大创新技术之一。

    王建宇院士在谈到“中国式创新”时强调,科研能力决定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强化“科技主权”,科技创新和人才战略成为未来竞争的核心要素。

    2004年4月,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在宁波成立。其时,王建宇先后担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党组书记、副院长、院长等职,他频繁往返于上海与宁波两地,为宁波材料所的制度化建设和建设性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高性能碳纤维与复合材料”“海洋服役环境功能防护材料及重大工程应用”“高性能磁性材料与精密驱动技术”“大尺寸单晶金刚石合成与应用”等重点研究工作中取得了一系列突破。

    作为“宁波帮”的杰出代表,王建宇对宁波的科技创新不遗余力。甬江实验室论证与建设、宁波制造业“十四五”规划、世界“宁波帮·帮宁波”发展大会……每一个重要时刻,都有王建宇院士积极参与、为宁波发展出谋划策的身影。

    宁波应着力建设重点领域的科创平台。王建宇认为,宁波制造业大都处于创新链的末端,“十四五”阶段,要发挥“宁波帮”优势,在企业研究院建设和应用型研究上,加强科技创新和机制创新,锻造硬核力量。

    宁波的民营企业很活跃,科技创新有很好的应用场景。王建宇表示,实践证明,以资本市场化的方式,实现政府、企业研究院、投资机构、科学家创新联合体的平台运作,才能更好地推动应用型研究和应用创新。“宁波的企业家战略眼光要长远,科技创新不能太迫切,否则会欲速则不达。”他这样建议道。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