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孙佳丽 通讯员 余三军 凌晨5点,天微微亮,高新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新明中队值班室里,手机震动声惊醒了正在备勤的副指导员杨光。手机收到的报警短信显示:科兴路某工地的施工噪声超标了。 “我们赶到现场查看,发现这处工地正在卸货。根据检测数据,当时的噪声有66.3分贝声级等效,超过夜间施工55分贝的标准。我们马上责令停工,并立案查处。”杨光指了指工地附近安装的“黑匣子”告诉记者,这个工地已有4起噪声超标被立案,其中2起就是通过这款工地噪声监测系统发现的。 据了解,去年以来,围绕市委市政府建设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的目标,高新区(新材料科技城)通过“硬科技”赋能城市精细化管理,围绕“软环境”建设,让城市治理更“聪明”、居民参与更热情。工地噪声监测系统正是其中的一项重要举措。 为了提高执法的时效性和精准性,高新区综合行政执法局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监控等手段建立了物联网在线监测管理平台,按照“采集、分析、告警、立案、处置”全流程自动闭环智能运行,前端设备采集到数据后,会传给平台进行甄别和解析,如果数据超过国家标准,就会立刻报警。该系统已于去年年底投用。 “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既需要运用科技手段实现精细化管理,也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努力。”高新区文明办相关负责人坦言,只有“软硬兼施”,双管齐下,才能真正达到“典范”的要求。 高新区梅墟街道梅沁社区只用一块绿地,就调动了众多居民美化家园的热情。在民和家园小区13幢门口,有密密的竹篱笆,有石板小径,还有绣球、鸢尾、月季簇拥着一条古朴“小船”,整个花园充满生气。 据社区书记程颖洁介绍,自从向所辖4个居民小区推出“认领一片绿地,共建一方文明”的美化家园活动后,居民十分踊跃,目前已有5块大面积绿地被认领。有些由居民用自家的花装点,有些则由社区党委和街道机关第一支部共建,将裸露地块改造成了小园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