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钱湖环湖绿道 |
|
东部新城生态走廊 |
|
海曙西塘河绿道 |
|
甬江南岸滨江绿道 |
|
任峥 制图 |
如今,城市绿道已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糅进了都市的肌理。“开门见绿,出门有道”,成为宁波这座城市的新风尚。一条条绿道成为观光道、健身道,让市民尽享自然之美。 截至目前,全市各级各类绿道总里程已突破1400公里,并打造了一批精品绿道,已有4条绿道获评“浙江最美绿道”。同时,“绿道+”发展模式正在撬动全域旅游发展,释放城市潜力,助力提升城市品位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 去年一年间,全市建设完成各级各类绿道项目62个,公里数累计达到214公里,其中完成省级绿道70公里(主线2公里范围)。同时,市住建局结合宁波实际制定了绿道建设标准,完成了《宁波绿道设计技术指导手册》的编制,使相关项目的建设更加规范。 不过,尽管我市近年来在绿道建设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也存在短板和不足,如省级绿道建设缓慢、绿道建设标准不高、统筹建设力度不强等。要让我市绿道建设更上一层楼,还需多措并举,逐个破解难题。 记者 杨绪忠 通讯员 张彩娜 文瑜 绿道成网提升城市品质 记者从市住建局获悉,全市绿道自规划建设以来,各地因地制宜、彰显特色: 做足“拥江”文章——三江六岸核心区绿道规划全长50公里,已建成“可走、可跑、可骑”的绿道33公里; 挖掘“揽湖”潜力——东钱湖环湖绿道以“慢行、慢游、慢活”为核心理念,规划全长37公里,已建成19公里; 凸显“滨海”风情——象山县“环象绿道”以海为韵、以绿为脉,顺势勾画百里黄金海岸线; 打造“沿山”绿脉——余姚市以“森林余姚”建设为目标,打造“环山、顺水、沿城、连景”的绿道网,以山水人文、碧水青山为绿道骨架,沿四明山、翠屏山建设“沿山”绿道; 串联“城市”绿道——东部新城“H”形绿道规划全长21公里,串联起生态走廊、甬新河、后塘河两岸、中央公园、市民广场等绿地,目前已建成19公里。 专家认为,绿道的建设,对城市品质的提升具有多重意义: 有助于完善生态系统。通过建设生态绿道,整合绿地,连接多样化的城市资源,将城市内各个独立的部分连接起来,建立连续的、规模性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通过绿道的建设,城市中被道路、建筑或河流阻断的生态系统得以恢复,城市功能得以完善。 有助于提高生活品质。通过生态绿道的建设,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绿色的出行方式。人们可以沿着蜿蜒的滨水步行道散步,可以骑行穿梭于林间道路,可以在健身与运动场地活动等,有助于低碳环保型生活方式的养成,为人们的生活增添色彩。 有助于提升城市形象。首先,建设者可以利用植被、花草塑造绿道骨架,吸收城市污染物,美化环境,体现城市形象;其次,通过绿道的连接将各类城市空间有序整合,使得人们的日常出行更加舒适便捷,有利于发展与提升城市综合环境;再次,通过创造符合地域文化特色的绿道,可以增加城市的识别度,打造城市名片。 今年将新建绿道68条 今年以来,全市绿道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相关项目已陆续开工。 这几天,在钱湖大道及锁岚路的绿道改建工程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在加紧进行绿道桥下空间的断点打通作业。 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钱湖大道及锁岚路的绿道改建工程,西起锁岚路,东至轨道交通4号线东钱湖站,全长约2.2公里。其中,在白石北路、紫金北路、玉泉路、环湖西路和青城路上有5座跨江桥梁。“这5座桥梁阻隔了绿道,目前,正在打通这些断点,实现绿道的全线贯通。”这名负责人介绍,该项绿道改建工程从去年9月开工,目前正在进行地面铺装以及绿化栽种等工程扫尾工作,预计下个月就可以完工。 在杭甬复线威海互通连接线一期工程绿道施工现场,挖掘机声隆隆作响。郁郁葱葱的香樟树林间,正在开辟一条宽2米、长1500米的游步道。“这里的香樟树长了20多年,是许多居民的岁月记忆,见证了一座城市的变迁。因此在规划设计中,保留了这些来之不易的大树。绿道建成后,能形成绿树成荫的效果。”镇海建交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记者看到,在镇宁东路与隧道北路交叉口已完工的部分,11个“花境”里栽种了各种花木,多彩的鲜花成为沿线的一道风景。这条绿道于今年3月15日开工,预计8月15日完工。 记者了解到,《2021年宁波市绿道网建设任务书》已于日前下发,今年全市将新建68条绿道,计划新建绿道140公里以上,力争使绿道总长度达到1600公里。其中,海曙区6条、江北区4条、镇海区8条、北仑区6条、鄞州区6条、奉化区4条、余姚市5条、慈溪市5条、宁海县5条、象山县2条、杭州湾新区2条、大榭开发区2条、国家高新区7条、东钱湖旅游度假区3条、梅山物流产业集聚区1条、宁波东部新城2条。 “今年,我市省级绿道建设任务比较重,实现两年内主线全线贯通难度较大,但必须完成。这需要各地强化系统支持,首先要规范标准,再打造一批亮点工程。”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根据计划,到2025年我市将建成绿道2000公里,充分利用绿道串联沿线自然、历史和人文资源,让城市焕发新活力。 弥补短板永续绿道魅力 尽管我市近年来在绿道建设上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也存在短板和不足: 省级绿道建设缓慢。根据《浙江省省级绿道网规划(2021-2035)》要求,2021-2022年要求宁波市规划省级绿道主(支)线全线贯通,目前全市离完成全省建设目标任务要求相差较远。与省内其他先进城市相比,我市相对滞后,而且现有省级绿道已建项目位置分散,存在多处断点。 绿道建设标准不高。我市已建绿道公里数虽居全省前列,但整体建设效果一般,贯通性、连贯性相对较差。由于部分区县(市)对绿道建设把关不严,部分绿道不符合建设标准,或者配套建设标准不高,缺少绿道要素;部分绿道存在标识、标牌、标线等设施欠缺的情况;部分已完工绿道后期养护不足;有的绿道存在安全隐患,如护栏缺失、路灯设置不足等。 统筹建设力度不强。绿道建设涉及部门较多,但部门之间联动不够,缺乏系统规划和统一建设标准,统筹推进绿道建设力度不强,利用现状资源开展绿道建设缺乏同步和相关性,建设项目信息不通畅,一些具有挖掘潜力的绿道项目缺乏标识、驿站、节点等设施,造成重复建设和重复投资。 如何使我市的绿道建设更上一层楼?有关专家认为,这需要多措并举,逐个加以破解: 加快建设省级绿道。《浙江省推进高水平交通强省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提出,绿道网是交通强省基础设施建设的第九张网,至2022年需建成省级绿道网2500公里以上,累计达到5000公里。对标任务要求,我市应全面落实浙江省绿道网规划(宁波段)绿道建设任务,到2022年底完成省级绿道主线全线贯通。 提高绿道建设标准。今年,市住建局将与各区县(市)共同编制《宁波市绿道建设规划》,提出我市近远期绿道建设目标任务。落实省级绿道建设标准,对省级绿道项目按省级绿道主线贯通要求建设,并按要求完成交界面贯通。除省级绿道外,新建项目严格按市级绿道标准建设,已建绿道做好标识标牌设置,增加驿站等节点,不断丰富宁波绿道网,逐步建立绿道养管机制,提升绿道建设品质。 持续打造精品绿道。做好“绿道+生态”“绿道+体育”“绿道+旅游”“绿道+民生”等文章,充分发掘提高绿道的综合效益。持续打造“宁波绿道”品牌特色,积极参与“浙江最美绿道”评选活动、推动各区县(市)参加浙江省“绿道健走大赛”等活动,举办各类绿道主题活动,全面营造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 “绿道是一种具有经济、环境、社会价值的公共产品,能否真正为广大市民所享,关键在于公众的支持和广泛参与。事实上,世界上大多数成功的绿道注重发动社会公众参与规划建设和运营维护,这确保了绿道的公共产品属性得以真正体现。只有保证了公众参与的活力,才能永续绿道的魅力。”市住建局相关人士认为。 本版照片由市住建局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