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茶座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05月06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国未来城市化的两个趋势

    

    

    姚 洋 

    

    我国未来城市化有两个趋势:一个是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向中心城市区域再集中,另一个是全国1800多个县市的农村居民向县城集中。关于第二点,我认为未来可能会实现县城和村庄的融合。

    趋势一:人口再集中

    人口再集中,指的是人口从三、四线城市向一、二线城市集中,然后到了城市化区域里又进行分散。这个趋势在世界很多国家发生过,我把它称为人口的“大集中、小分散”。

    我国未来会形成一些城市化区域。国家已经宣布了九个中心城市名单,围绕这九个中心城市将形成七个大的城市化区域,可以预见,到2035年,全国60%以上的人口将集中在这七个城市化区域里。

    这种发展趋势对中国经济的意义是非凡的:第一,进一步集聚会带来更大的效益。粤港澳大湾区将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一个新的增长极,深圳极有可能成为与硅谷并肩的高科技创新中心。第二,经济地理会发生大调整。城市化区域的经济比重会增加,非城市化区域的经济比重会下降。第三,会对房地产业产生影响。新的城市化道路给城市化区域带来人口的持续增加,将可能导致这些中心城市的房价得以维持,甚至有所上涨,而非城市化区域的房价要维持住就很难,特别是那些人口流出的城市。

    由此,我们需要一些配套措施,比如户籍制度改革、公共服务均等化、高考改革等。目前户籍制度改革方案太激进,比如让县级及以下城市全面开放,只要有稳定的工作、稳定的居所就可以申请户口。可以采用的方式是用居住证代替户口登记,弱化户口所附带的公共服务属性。在这个过程中,要把公共服务拉平,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也是“十四五”期间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高考是户口最大的福利,我们主张把地方高考和全国统考结合起来,全国统考面向那些户籍和学籍分离的学生,这将有利于大城市地区开放户籍的执行。

    趋势二:县域经济的发展

    未来城市化的另一个趋势是农村居民向县城集聚,县域经济变得越来越重要。自2014年以来,劳动力流动趋于平稳,跨省流动人口基本停止增长,开始出现返乡创业的潮流,但我们从这一现象中也要看到乡村隐性失业在增加。

    到2035年,我国仍将有四分之一的人居住在农村,有三四亿人。即使最终我国城市化完成了,我估计全国还有五分之一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地区。乡村振兴的核心在哪里?不是发展农业,核心必须是为农村居民提供较高质量的非农就业机会。

    在中西部地区,主要应该实施人口就地城市化,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仍应是主力。举个例子,江西省新干县现有35万人,箱包产业占全国中低档箱包生产的80%。一个箱包只赚5元左右,但对当地老百姓来说就是个福音,因为厂里干活月收入有保障。很多人开始买小轿车,这是富裕的标志之一,因为小轿车完全是消费品。

    有了产业,我们的扶贫成绩才有保证,乡村振兴才有基础,才能实现城乡一体化。如果能把农村变成宜居之所,我们的乡村振兴战略也就实现了。

    (作者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

    来源:北京日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