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佘蕙)“五一”假期,我市加大文明旅游工作力度,旅游市场秩序井然。但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一些开放型景区,特别是景区村庄、特色街区,在标牌标识、基础设施、志愿者配备等方面存在“短板”,节日服务跟不上,导致游客满意度下降。 随着全域旅游的发展,我市不少地方的村民摇身一变,成为景区村庄的旅游从业者,身兼引导、讲解、保洁等多项职能。在平时,这些村民尚能满足游客的服务需求,可到了“五一”这样的旅游旺季,服务就有点跟不上了。前两天,记者在几个区县(市)和景区村庄走访,听到不少外地游客反映,许多上了年纪的老年人引导时说的是当地方言,让他们在理解上颇为费力。还有一些游客反映,许多村民“客串”旅游志愿者,但明显没有经过专业训练,服务态度、服务意识与服务技能与他们所需要的有很大差距。 这两年,许多特色街区、商业街区脱颖而出,成为旅游新目的地,但与成熟的景区相比,它们在配套设施与旅游服务方面还有许多不足的地方。记者走访市区的几大特色街区发现,有的街区标识标牌老旧破损、指引不明,导致游客屡遭“被误导”、公厕难寻等尴尬。还有的街区节假日志愿者人数明显不足,经常在客流瞬时增加时,出现人员聚集无引导、发生不文明行为无劝阻等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