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厉晓杭 舒婷婷 供图 春晓街道 制图 韩立萍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春晓独好。 春晓街道地处北仑东南滨海区块,毗邻梅山岛,三面环山,一面临海,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是长三角“港口经济圈”重要的建设地带,是宁波市东部滨海组团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十八大以来,春晓街道砥砺前行,奋勇争先,成功创建宁波市全域旅游示范区、浙江省首批4A级景区街道、浙江省首批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达标单位。 当前,春晓街道把建设美丽城镇省级样板摆在牵引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坚持上下联动、规划引领、项目支撑、改革赋能、群众参与,全领域彰显春晓文旅特色,统筹推进街道村联动发展、一二三产深度融合、政府社会群众三方共建共治共享,全力打造“国际化滨海秀美之城”样板小镇。 这个在山海间崛起的“城市会客厅”,正掀起盖头来。 深耕特色产业 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今年一季度,我们公司产值超1亿元,同比去年增长346%,对未来发展,我们很有信心。”宁波长飞亚塑料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如此表示。 宁波长飞亚塑料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主要经营注塑机制造。该公司自2002年成立至今,不断吸取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经营和管理理念,通过使用先进、创新的技术手段,现代化的精益管理模式以及依托高素质、高技能的员工团队实现了快速发展。 春晓是以工业为主的新型乡镇,主要涉及汽车整车制造及零部件制造、装备制造、注塑机、工艺服饰、家具等行业;都市休闲农业随后发力,其中茶叶是春晓一大特产,有名优茶基地3000多亩,农业龙头企业也不断涌现,形成“三山玉叶”“海和森玉叶”等名优产品;房地产、旅游、餐饮等第三产业在近些年更是加速崛起。目前,春晓街道已形成以汽车全产业链生态型工业、滨海乡村旅游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 在工业产业方面,春晓辖区形成以汽车整车制造、高端装配制造、汽车销售、汽车文化、赛车体验为链条的生态型工业,入驻有以吉利、拓普、敏实、海天等上市企业为龙头的工业企业261家,其中规上企业48家,去年区域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240.8亿元,完成全社会有效投资13.6亿元,完成限上商品销售额134.4亿元,进出口总额增幅位列北仑区第一。 在旅游产业方面,春晓坚持“全域景区化”标准,串联田园乡村和滨海都市两大旅游板块,持续完善旅游基础配套设施,推动民居民宿提档升级,激发群众参与旅游事业热情,促进“美丽资源”向“美丽经济”转换。目前,辖区内有省级旅游特色村2个、省3A级景区村庄4个、省级旅游休闲村1个、省级农家乐示范点2个、省级果蔬采摘休闲旅游基地2个。街道已发展民居民宿74家,床位600多张;大小农家乐16家,餐位数超过1700个。 专注转型融合 多维拓展赋能全域旅游 春晓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中国港口博物馆恢宏大气,讲述着数千年来港口变迁的故事;宁波国际赛道激情澎湃,日日上演着速度与激情的大片;梅山湾沙滩公园海风习习,绘就出一幅碧海金沙的画卷;冰雪大世界银装素裹,让人切身感受浪漫飘雪的北国风光…… 行走在春晓的田间小陌,满眼如诗如画。在春晓,看山水、赏人文,在感受原汁原味乡村田园风情的同时,还能品尝美食,俞家年糕、九天岙麻糍、大岙龙凤金团、双狮土豆、村姑炒毛麸、春晓蜜橘、三山金柑……满足了游客味觉与视觉的双重享受。 去年开始,春晓街道全面启动创建浙江省文旅特色型美丽城镇,围绕景区街道全域这条发展主线,致力于打造“滨海风情、都市时尚、乡村休闲”三位一体的大公园、大乐园,走出了一条全景化、特色化、产业化的全域旅游发展道路。 春晓陆续完成万博鱼旅游集散中心、沙滩咨询服务点、民丰“青年公社”等项目建设,持续推进小镇客厅、旅游标志标牌、景区村庄全覆盖创建、智慧旅游设计等提升项目,在民丰村规划打造标志性民居民宿综合体。 春晓还先后承办中国瑜伽大会、宁波市乡村全域旅游季闭幕式、北仑区乡村嘉年华等重量级活动,举办大岙山登山节、春晓十大美食评选、网红打卡、云和旅游推介等引流活动,成功打造并发布“春娃爱笑”旅游个性IP,开通专属抖音公众号“北仑东海春晓旅游”,原创作品点击量突破30万人次,春晓旅游IP影响力逆势扩大。 参观刘慈孚故居、游览红色党建精品线、听一堂党课,接受红色教育;做青团、打麻糍,领略不一样的乡村风光;漫步游步道、欣赏“清水绕百村”,感受休闲舒适与惬意……这样的红色旅游方式让春晓街道今年迎来红色旅游开门红。 围绕庆祝建党百年,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助推全域旅游提质。春晓街道以红色旅游资源为依托,积极挖掘旅游产品内的特色红色文化内涵,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新业态。今年以来,该街道精心打造“五星3A游春晓”特色名片,以“春锋党建全域旅游”为主题,设计推出“红色党史党建游”“绿色乡村振兴游”“蓝色海洋文化游”“金色产业经济游”等四色精品打卡线路。 红色文化景点已成为众多游客的“打卡地”,不仅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还为乡村振兴书写了新篇章。乡村休闲产业快速发展,乡村旅游成为乡村经济重要增长点。“今年以来红色旅游非常火爆,带动了乡村文旅产业发展。每周末我们双狮社游客多了不少。”三山村双狮社党支部书记曹存良说。据了解,依托红色旅游发展农家乐、采摘农庄、民宿、民俗体验以及旅游商店等,春晓解决了村社1万多人就业,也增加了群众收入。 截至5月12日,今年春晓区域内游客接待人数超过200万人次,旅游直接收入超1.5亿元,乡村旅游已迅速发展成为乡村经济重要增长点。 擦亮美丽底色 不断提升城市发展能级 今年4月底,春晓街道创建美丽城镇重点项目开工仪式启动,活动现场发布了关于昆亭便民服务中心改造、慈东社美丽乡村环境提升、民丰村入口及景观提升、三山学校大门改造等十个重点项目工程,总投资3亿元,涉及片区内市政基础设施、绿化景观、河道治理、文旅交通等项目,将有助于提升城市吸引力、承载力,为打造美丽春晓注入新活力、培育新优势。 近年来,依托梅山湾省级旅游度假区创建,春晓区域投资超过200多亿元,建成中国港口博物馆、梅山湾沙滩公园、梅山湾冰雪大世界、宁波国际赛道、万博鱼游艇会等一批重大基建项目,其中中国港口博物馆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宁波国际赛道被认定为国家体育产业示范项目。北仑区有关领导认为,这些集聚在一个街道单元、在全市乃至全省都较为稀缺的功能性项目,极大提升了春晓的发展能级,是彰显文旅特色的基础性支撑。 城市品质也在不断提升。春晓辖区陆续建成投用滨海国际合作学校、泰河学校、春晓实验学校、春晓幼儿园、滨海新城医院、区域化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一揽子民生项目,并配套旅游集散中心、市民广场、新港商务广场、龙湖星悦荟商贸综合体、万博鱼旅游特色商业街等邻里中心项目,已构建起服务群众的15分钟服务圈。 留住乡愁韵味,乡土魅力风情尽情绽放。秀美的山海景致赋予春晓浓厚的人文气息,春晓历史上名贤辈出,出过明朝著名孝子俞敏德、“耕读勤精万世隆”书训的周世圻、清代著名文化名人刘慈孚、获得国家独立荣誉勋章的将军叶藻、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的公社书记郑明元等。同时辖区内非遗文化璀璨,有着慈岙纱船、脱胎漆器、孟军绿茶、丁氏中医、咸昶戏灯等较多的非遗项目,还有景仰亭、圣山庙、周氏宗祠、刘慈孚故居等文物保护点。 在推进发展过程中,春晓街道始终坚持以本土历史人文为根基,以“三微”改造推动城乡有机更新,注重多绿化少硬化、多修补少拆建,在主要道路和村口布局打造个性村头、精致桥头、美丽田头、精致门头,还将省青年艺术家篆刻作品运用到空间更新当中和精细化治理当中,让游客看得到春晓人文历史,看得到美丽乡愁。 走心更走新 大力推动党史学习教育 促学思践悟,画春锋印记,解民生难题,赢民心口碑。春晓把抓实抓好党史学习教育摆在首要位置,统筹推进,确保党史学习教育有声有色有气势、有力有序有实效。 用好“红色教育阵地”,在学深悟透上下功夫。针对农村党员年龄结构复杂、两新党组织活动较分散等现实情况,街道强化分类施策、因地制宜,指导各单位制定个性化学习方案,从日常教育培训中寻求突破,结合每月16日相对固定的主题党日活动,用好党群服务中心、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景点等阵地资源,常态化、个性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已陆续开展“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英雄故事红色精神”“巾帼心向党、登临春晓美”等系列主题党日活动。 在学习内容上力求特色。在“春锋人物”基础上,春晓进一步挖掘和选树区域内革命、建设、改革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开展“红色印记”人物系列微视频拍摄,推出一批打动人心、深入人心的优质党课素材,进一步丰富课程形式内容,确保党史学习有深度更有温度。运用“知行学堂”“科室长论坛”“大树下故事会”“工匠学堂”等特色平台,春晓设置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板块,已开展读一本书、观一场影、分享一个故事等系列活动4次。 领办“红色民生项目”,在“我为群众办实事”上下功夫。春晓全面开展“家园走访连心、企业走访连情”专项行动,营造全方位联村、联社、联企大走访的活动氛围,进一步了解掌握群众和企业困难及问题诉求,形成问题清单,制定解决对策,孵化民生项目。例如开展“汇聚社工力量,助力乡村振兴”社会组织项目路演,以爱心企业、个人认领11个公益项目的方式强化党建引领回馈社会,实现民生需求和公益资源的有效对接,掀起全民共建共治的一次热潮。 推动党史学习融入“红色+”旅游,春晓通过大力整合党群阵地资源,积极挖掘红色文化内涵,让群众、游客在绿水青山中接受红色文化洗礼。截至目前,精品线路接待游客数超过150万人次。其中,沿着红色将领叶藻将军的足迹,回望历史,感受爱国情怀的“红色初心之旅”已接待约86万人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