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①三斢童中新屋保存较好的门头。 ②三斢童后新屋主体部分。 ③至今尚存的毛三斢最后一斢老屋之门房。 ④毛契农纪念馆原是毛家祠堂。 ⑤现今慈溪市桥头镇毛三斢村主入口处。 |
“斢”是冷僻字。《慈溪县地名志》(1986版)文字主编范无伤先生对该字专门做了解释,“斢(tǒu),浙东方言作房屋一所(座)之解……《广韵》上声厚韵,音他口切。《集韵》天口切……《现代汉语词典》收‘斢’,而音tiǎo,不知何据。此字慈溪方音仍念他口切。” 当年,范先生编志时尚无网络,现在“斢”网上搜索可知,1、汉字,音为tiǎo<动>,四川盆地方言,川渝云贵等说西南官话地区,江西、湖北、湖南赣语地区使用较为普遍,在具体语境中,它又有多种意思。赣语方言词汇中,意为调换。《现代汉语词典》释为:tiǎo(方)调换。2、汉字,音为tǒu,意为黄色。又方言,数量单位,表示一幢小房子的意思。 《鄞县通志·文献志》庚编、方言(二)载:“斢(透)(区),斢天口切,斢读若偷。凡宅一区,甬称一斢,契约上皆作此字……” 方言太复杂,本文不继续展开。有范无伤之释垫底,有《鄞县通志》确证就够了。 一 宁波市江北区庄桥街道有个童家村,由童家、吴应、方家堰、三斢童等7个自然村组成,即“三斢童”是童家建制村下属的小村。 《江北区地名志》载:“三斢童距童家村村委会驻地东偏南约0.5千米。村内有前新屋、中新屋、后新屋、郑家、老屋、三茂、后棣屋小地名……村民主姓童,系童家童氏后裔分居于此。童家子孙繁衍壮大,经三次土地调换,分别建造了前、中、后三幢房子,故名。光绪《慈溪县志·乡里》四都三图亦称三斢童。” 去年,我在江北区文史专家谢振声先生帮助下,专程考察了三斢童。三斢童古意犹存,留有很多老屋,其中“三斢”中的中新屋、后新屋,印象尤深,现已成为江北区文保点。 中新屋为清末富人童春祥住宅,主体是三进七开间高平屋,有些已毁。现存建筑由前厅、二门、后厅、三门、左右厢房组成,占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从保存较好的门头可看出其当年不凡。 离中新屋不远的后新屋保存基本完好,虽局部有过改动,但未做作大整修和装饰。后新屋整体建筑呈四合院、三重院落形制,主体为楼房,格局较完整,占地面积大于中新屋。厢房两侧用了与众不同的石刻牛腿,其材质为宁波青石,题材以人物为主,且雕刻十分精细。还有中堂梁架上的木雕也很耐看,分明是大户人家所为。据载,上海童涵春堂创始人童善长(1745年—1817年)就出生在后新屋。 据资料介绍,童家村是宁波帮的发源地之一,以前就流传一句俗语,“童姚马径张,银子好打墙”。童家村历史悠久,人才辈出,杰出的代表人物有中国工程院院士童志鹏、旅美画家童建人、北大教授童坦君、影视明星童蕾、“中国好人”郑兴昌等。 “童姚马径张”是这一带的富户,其中童是首富。《江北区地名志》又载:自宋至清,童氏共出4名进士。明清时共出举人8名。 三斢童的三斢大屋事实,否定了网上对“斢”是“表示一幢小房子的意思”之定义。 二 再来说说慈溪市桥头镇的毛三斢,它是最近一次并村中成为建制村名的。有关毛三斢的书面资料很少,《慈溪县地名志》对其解释也很简单。我查阅了即将付梓的新《慈溪市地名志》,此志解释时做了扩充:“……宋末元初形成聚落。民国29年(1940年)属余姚县三管乡……1954年10月划归慈溪县……2001年2月,5村(即余家、毛三斢、孙其、黄高、洪家村,作者注)合并为毛三斢村。”“据民国《双河毛氏西房支谱》卷一《本支迁徙源流》略云:‘……至六世秉一公分徙周塘,悉隶灶籍,建屋三所,人称毛三斢,是为周塘始祖,即双河毛氏合族所称为西房者是也’……‘秉一公’即毛秉仁,为毛氏六世孙,周塘西房始祖……以毛姓居多,聚落呈块状。” 毛三斢毛氏,原籍在鄞县乌岩村(现属海曙区横街镇),几经辗转后,徙至余姚双河,繁衍后分支又几次迁移,最后到周塘边上定居,建了三斢屋。 周塘是慈溪有名的海塘之一,悠悠岁月里,人们逐海而迁,随塘而聚。周塘筑于1488年,由绍兴推官周进隆主持,故名。筑塘目的之一是“以界灶户”,平息军灶之争,即:“塘北永为课盐,塘南军民共利”。由毛氏“分徙周塘,悉隶灶籍,建屋三所”,可推断毛三斢毛氏当初是盐民,“三所”很可能是草舍。 三斢屋造于何时何处?是我探求之重点。秉一公即毛秉仁是周塘毛氏始祖,是建房者,这应明确,但其“生卒年不详”,以致造屋时段亦不明确。 经多次实地口碑调查,稍有了头绪:据说,在筑周塘前已建毛氏三斢屋,屋坐落于周塘南的大古塘后(北)。当时这一带“大古塘后只有孤零零的三斢屋,很明显,故出小名”。筑周塘后,明确了周塘北划给盐民,盐区也渐渐北移,三斢屋的毛氏们也随之脱离“灶籍”。三斢屋并不连片,一斢在黄高,一斢在洪家,一斢在以前的毛三斢,彼此间隔约1公里。倘若上述说法属实,则表明这三斢屋“涵盖”了现在毛三斢建制村地域的大部。 我找到了在洪家的一斢,但建筑所剩无几,还有两斢则早已难觅踪迹。 说毛三斢绕不过毛契农。毛契农(1881年-1954年),1905年入上海商务印书馆,任会计。1909年加入同盟会。抗日战争期间,为浙东游击纵队开设被服厂。1945年参加浙东临时参议会,被选为临时参议员。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华东土地改革委员会委员,被选为县、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新编《慈溪县志》有其传,现村里所设毛契农纪念馆原为周塘毛家祠堂。 我想“毛三斢”在历次并村中没有“名落”,这其中离不开毛契农的名人效应。现在毛三斢成了建制村名后,几乎被人遗忘的“斢”字也重新进入了公众视野。 三 在宁波,究竟还有哪些带“斢”字的地名呢? 《江北区地名志》有“四斢孔”记载:四斢孔……共有村民70户、126人。村民主姓孔。南宋建炎年间孔氏祖先随康王南渡时在此定居。1991年在四斢孔村上建了16幢村民楼,命名为“四斢新村”。终于派生了一个带“斢”字的新地名。 《宁波市镇海区地名志》载:“三斢王(废村)位于蛟川街道北1.2公里……原有42户、72人。始由王姓弟兄三人居住,各建屋一斢,故名。现因银凤晓月(新村)建造而被拆迁即村废。”《宁波市镇海区地名志》又载:“双斢系原建制村名,位于骆驼东南4.5公里,下辖双斢、王家桥……6个自然村。建制村合并以后列为片地名留世存查……双斢,129户、271人。村始居张姓,由王家桥迁至此。清初,始居者在小河东西两岸,各建屋一斢,故名双斢。” 即将出版的《慈溪市地名志》载:独斢屋,今属宗汉街道史家村。昔近海,初只有一户人家一斢屋,俗称独斢屋,后成村名,19户、45人,以史姓居多。 今我吃惊的是,《慈溪市地名志》又载:独斢屋,今属宗汉街道联兴村。昔为田畈,畈中一斢屋,俗称独斢屋,后成村名,10户、39人。以邹姓居多。经采访得知,此独斢屋建造者为邹金山,建造于130年前,共5间高平屋加两小间。 宗汉街道竟有两处独斢屋! 同一志上还载:二斢屋,今属周巷镇双乐。大古塘建成后,周边村民陆续移居于此,因初只有塘北二斢屋,故名。48户、121人。以熊姓居多。 据说北仑区青林村还有“前后斢”,我没有去过。 从独斢屋到四斢屋,“斢”简直成了系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