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陈朝霞 通讯员崔宁 夏晶)清爽的路面、整齐的店招、有序的停车、畅通的交通……前天上午,记者沿着海曙区石碶街道主干道石碶北路前行,约1公里长的道路两边整洁有序,整体环境让人爽心悦目。 这是地处城乡接合部的石碶街道美丽蝶变的缩影。“5.59万户籍人口的石碶街道,实际居住着17.3万余人口,面对流动人口多、居住人员复杂,城中村体量大、传统市场及老旧小区多,创建工作难度大的实际情况,我们立足环境整治和民生需求,点面统筹、全域推进,让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走深走实,效果显著。”石碶街道党工委书记戚燕枫介绍。 上下联动,统筹推进。石碶街道形成了14个建城区管理区域和16个非建城区创建小分队,同时成立线路整治、路面修复、交通治理、菜市场提升、停车线作业、道路清洗6支专业攻坚小组,组建了近70支志愿者队伍,逾5000名志愿者参与其中,2020年投入文明城市创建专项资金3000万元,形成了文明城市共建共治共享的强大合力。 全力攻坚,行之有效。石碶立足“拆”“清”“改”“督”“提”,大力拆除沿街沿途和城中村“老大难”违建;清理杂物和垃圾;想方设法挖潜改善停车难、杜绝乱停车现象;引进专业化督导力量推进智慧垃圾管理,助推垃圾分类习惯养成和分类质量提升;引进第三方专业机构对菜市场进行整体环境和管理提升。数据显示,2020年初至今年5月上旬,石碶街道累计拆除违建27.45万平方米、新增停车位880多个,星光村570多户村民实行垃圾分类ID智慧化管理,年底将实现辖区8个村全覆盖。 确保长效,常态治理。今年开始,石碶依托“数智石碶”平台,赋能文明城市创建智慧化。“目前视频AI系统可精准定位问题,日均可快速处理文明创建类事件百余件,同时还可实时监控出租房安全状况、垃圾分类质量等,并通过网格员和志愿者收集群众反馈问题,打通群众与责任部门沟通屏障,实现文明城市共建的常态化高效管理。”戚燕枫介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