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夏辉 “口音”一词所揭示的,往往是人和居住地的关系。中国导演贾樟柯之所以将电影作者的风格比喻为“口音”,是因为他一直通过电影的视听语言,表现自己和故乡汾阳的关系。这种关系通常是隐蔽的,而著名中国电影研究专家白睿文所记录的《电影的口音:贾樟柯谈贾樟柯》,却用翔实的访谈记录,为我们提供了探究这种关系的途径。此外,这本书还体现出贾樟柯的电影美学和创作理念等见解,让我们更容易理解和体会一代电影导演的成长之路。 本书可分为三个部分,一为“汾阳光阴”,二为“光影故乡”,三为“光影之道”,它们共同构成了这部细节丰富的导演访谈录。 “汾阳光阴”的内容包括贾樟柯的成长背景和团队创立等经历,再现贾樟柯从校园学习到独立创作的成长之路。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贾樟柯和故乡汾阳的关系,帮助读者更好理解电影艺术和导演故乡的关系。贾樟柯在艺术风格选择上的倾向深受故乡汾阳影响,他倾向于记录时代发展下的小人物命运,敏感于城市发展对中国传统人际关系的冲击,不轻视通俗音乐对人的启发作用,不忽视电影的相对真实性。这些倾向的原因在书里都能找到答案——重视人际关系的认知源于山西城市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封闭性,对文工团舞者和扒手等小人物的关注,则源于县城汾阳位于城市和乡村连接处的特殊位置。看似相异的原因,却绕不开故乡汾阳。 在“光影故乡”中,贾樟柯谈了《小武》《三峡好人》等九部代表作的灵感诞生和拍摄制作等经历,让读者一窥电影创作的路径和电影导演的思路,以及贾樟柯电影美学中的真实性。贾樟柯不习惯准备分镜头剧本,他喜欢根据现场的真实环境,结合故事氛围,然后安排调度。例如在《站台》的一场戏中,男主王宏伟和女主赵涛正处于忽远忽近的爱情关系中,贾樟柯受拍摄场地的启发,采用的处理方式是演员一会儿在镜头中一会儿在镜头外,打破了摄影机和演员相互迎合的关系,表现出两个人物之间的模糊关系。同时,这种调度处理深刻反映出贾樟柯电影风格中的独特真实感,有人认为这是纪录片的痕迹,但贾樟柯在书中做出了解释。他的“真实”不是大多数人所说的真实,而是一种美学层面的概念,体现一种自然逻辑。这打破了一些人对贾樟柯电影风格的误解。 “光影之道”记录了贾樟柯对于电影本身的观点讨论和经验分享,他具体讲述了短片《小山回家》的拍摄经历,分享了自己的心路历程,帮助读者理解拍摄的艰辛。贾樟柯提到拍摄《小山回家》中的自我怀疑和痛苦,认为学会做决定是他拍完短片后的最大收获。例如面对一场戏,贾樟柯开始学会思考,他应该选择长镜头、分切还是其他拍摄手法。 在书中,贾樟柯从导演的角度,提出了不少精彩的见解。一方面,这些见解包含了导演的电影创作经验,涉及剧本创作和具体拍摄等多个方面,对于爱好电影艺术的读者来说,翻阅此书无异于享受一场盛宴;另一方面,这些见解又和导演本人的童年经历和对应的社会环境息息相关,对于任何一个钟情于人文历史的读者来说,导演在对话中的回忆堪比一部微型史书,让人忍不住反省人和故乡的关系,以及思考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 总的来说,《电影的口音:贾樟柯谈贾樟柯》绝不只是一个导演分享拍摄经验的访谈录,而是一个人和一个时代的成长痕迹。读者可以通过对话体的语录,窥见贾樟柯电影的独特“口音”,感受“口音”背后的“真实感”和“故乡”等词汇所包含的深刻内涵,与一代电影导演的生命发生共情,启迪自身对于电影和社会的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