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茶座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05月27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人听见就流口水的宁波“海鲜地名”

象山花岙岛
象山海景

    

    

    

    徐雪英

    

    宁波滨海,居民喜食海鲜历史悠久,也出现了众多让人听见就流口水的“海鲜地名”。

    一

    2020年,距今8000年的余姚井头山贝丘遗址面世,出土文物表明,8000年前,余姚先民已在大量食用海洋贝类了。2005年,奉化白杜发现西汉平民古墓,其随葬品里,竟出土满满一罐奉化蚶子,想来应是其生前喜食之物。2006年,白杜又现西汉古墓群,其中一座西汉晚期古墓里,也出土了一个装满贝壳的陶壶,包括几枚未食用的蚶子。

    唐宋时,随着宁波造船业的发展,浙东岛上和近海更多居民制船下海捕鱼,南宋更盛。明初,东钱湖渔民首创大对船作业捕鱼,捕捞业规模日益壮大。1905年(清光绪31年),江北岸开设江浙渔业公司,宁波海洋捕捞开启公司化运营模式。随着捕捞技术的不断成熟,更多海味进入浙东家庭,海鲜在宁波居民饮食结构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

    因浙江一带海底平坦,多砂泥质,是多种鱼虾产卵、繁殖、生长的好地方,所以当地沿海地区水产资源丰富。在宁波,不但有黄鱼、带鱼、鲳鱼、龙头鱼、海鳗等各种鱼类,还有梭子蟹、青蟹、毛虾、海藻、贻贝等多种海味。众多海产中,大黄鱼因肉质好且美味,又属地方鱼类,所以最为名贵,雪菜大黄鱼还被推为宁波特色名菜之首。象山大目洋、猫头洋一带历来为大黄鱼主产区。《宁波市志》记,1956年至1959年,宁波全市产大黄鱼29495吨,占同期海洋捕捞总产量的17.29%。

    由于过度捕捞,上世纪后半期,浙江等地海域水生资源渐渐枯竭,大黄鱼更是形不成鱼汛。1988年至1990年,宁波产黄鱼443吨,仅占同期海洋捕捞总产量的0.14%。为让东海重新焕发生机,和许多沿海地区一样,浙江也开始实行禁渔期。目前正是东海禁渔时节,宁波市场上新鲜海鲜不多,那些活蹦乱跳的大鱼肥蟹,想来正在东海里自由自在地生长着。

    二

    宁波“海鲜地名”,多出现在象山、宁海、北仑等海际县区,以岛礁山嘴类地名为主。这些地名取得十分形象,容易让人产生联想,一些地名被想象成当地人熟悉的水生生物,颇有特色。

    如象山渔山岛的黄鱼澳,以此湾海岸平坦多黄鱼而名。渔山列岛是中国领海线基点所在,岛礁棋布,暗礁林立,因处于南北洋流交汇之处,鱼类、贝类等资源丰富。还因远离大陆,人工景观少,自然又静谧,成为很多海岛原生态爱好者向往的地方。

    再如象山柴山岛南的鲳鱼礁,以礁石形似鲳鱼,附近水域又盛产鲳鱼而名。鲳鱼礁为暗礁,深1.2米,由火山凝灰岩构成。其东还有一礁,深1.6米,也为暗礁,两礁在水下呈对峙挑战之势,故得名“外鲳鱼礁”。

    又如象山檀头山的大虾鱼岛,亦以形似虾鱼而名。该岛面积不大,才0.016平方公里,基岩多光滑裸露,又略呈椭圆形,远望如一条滑溜溜的虾鱼在海上戏游,故得名虾鱼岛。“虾(hò)鱼”为象山俗名,属鳐科鱼类,体扁平,常伏于海底。虾鱼岛往南50米,有一明礁,高约4米,底盘与虾鱼岛相连,也因形似虾鱼,得名小虾鱼礁。大虾鱼岛与小虾鱼礁之间还有一岛,又瘦又小,底盘与大虾鱼岛相连,处于岛礁之间,犹如虾鱼的翅膀,故得名虾鱼翼屿。

    类似的还有檀头山的大魟鱼岛。魟鱼又称魔鬼鱼,喜欢藏身在海底沙地,猛然袭击接近它的猎物。尾巴上藏有毒刺,如果不小心被伤到,轻则引起红肿发烧,重则毒发身亡。因此渔民们都对其小心翼翼。但魟鱼游动时又十分美丽,胸鳍如翅膀般在水中波浪摆动,是名副其实的集美艳和狠毒于一身的“魔鬼鱼”。檀头山西南的大魟鱼岛,便形似这样一条美丽的大魟鱼而名。大魟鱼岛附近还有魟鱼翼屿,因介于大魟鱼岛与小鱼礁间,形似魟鱼翼膀而名。

    还如象山南山的蟹礁及花岙岛的蟹子礁,也都因礁形如蟹而名。南山蟹礁海拔6.2米,为明礁,礁盘较大,岩石嶙峋,形似一只肥肥的梭子蟹趴在海面上。花岙蟹子礁位于茅洋蟹钳口外侧,形如茅洋大蟹在海面上生了个小蟹,故名蟹子礁。

    三

    除象山外,宁海、北仑等缘海而邑的县区也多海鲜地名。

    宁海黄坛镇有蟹背尖,以形似虾脖而称虾脖尖,后谐作蟹背尖,属宁海西南干山,与新昌、天台二县交界。主峰海拔954米,为县境最高峰,故又有“摘星峰”之名。

    北仑下洋涂附近有大壳岛,以多贝壳而名。大壳岛与小壳岛之间有小型水道,水道底部积有大量贝壳,因此被当地人俗称为“壳门”。大壳岛位于壳门西首,较东首小壳岛大,故名。岛上多黑松,四周为浪蚀陡崖,附近多梭子蟹、青蟹、虾等。

    三门湾满山水道有鲳鱼礁,因形似鲳鱼而名。满山是宁海三门湾口一座小岛,岛呈莲花状,造型漂亮。岛周有深槽水道通过,俗称“满山水道”,是古今海舶出入三门湾的主要航道之一。20世纪80年代,曾在附近打捞出数千件青瓷古器,疑为古代海难船只遗留。水道内的鲳鱼礁亦名囡礁,礁上附生野蛎、海苔等植物,礁周产鲳鱼、龙头鱼、梭子蟹、虾等。相传有父女俩曾来此捕鱼,女儿落水而亡,尸体由海浪冲搁于该礁,故名。现礁上设红色圆柱形灯桩,为渔民导航。

    北仑新碶附近有鳎鳗礁,以礁形似鳎鳗鱼而名。此礁不远处还有一暗礁,每年只在农历三月初三和十月初三露出水面,像一条神出鬼没的鳎鳗,因名小鳎鳗礁。

    (图片均由作者提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