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06月02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保障科研时间要做好加减法

    

    

    毛建国 

    

    近日,一段“能当北大老师到底要多牛”的采访引发关注。一头蓬松的头发、一个双肩包,一手拿着一瓶1.5升装的矿泉水,一手拎着塑料袋装的三个大馒头,面对采访,眼神羞涩,语气淡定……有网友认出,采访中朴实无华的老师是北大“数学大神”韦东奕。北大官网显示,韦东奕现任数学科学院微分方程教研室研究员(6月1日《齐鲁晚报》)。

    不知者谓其怪,知之者称其神。真正的大神,是在某一领域出类拔萃的人,最让人佩服的大神,就是其不问世界繁华,独守一方清静。2014年,因为一张光脚穿布鞋作报告的照片,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教授李小文被推到了聚光灯下,“布鞋院士”“扫地僧”的称呼在网络上迅速流传开来。认真做一件事,尤其是从事科学事业,需要有物我两忘的精神。

    当然,不能要求所有科技人员像韦东奕一样“拎着馒头出镜”。科技人员也有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应该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环境,给予科技人员政治上关怀、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心,为其安心科研提供保障。如果科技人员只能清贫一生,只能拥有“扫地僧”的生活,那一定是社会价值导向和分配机制出现了问题。“貌不惊人”和“才华横溢”并不矛盾,只是“合二为一”形成的反差,更让人佩服其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的精神世界。说到底,这是一种“加减法”的哲学。

    一个人要想做出一点成绩,必须懂加减法。在自己主业上,不断做加法,确保精力投入;在功名利禄上,则要做减法,不能被花花世界迷了眼。纵观人类科学史,哪有什么天纵其才,更多的是业精于勤,但凡做出大成就的人,无不身体力行“加减法”。在科学研究上,“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常常“板凳甘坐十年冷”;而在个人利益上,“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很少,往往不以为然,时时不屑一顾。

    科技创新离不开科技人员持久的时间投入,这就要求拿出更大的勇气推动科技管理职能转变。早在1961年,中央就曾提出“保证科技人员每周有5天时间搞科研工作”。日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科技管理改革不能只做‘加法’,要善于做‘减法’”“决不能让科技人员把大量时间花在一些无谓的迎来送往活动上,花在不必要的评审评价活动上,花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种种活动上”。要求十分明确,就是让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从繁琐、不必要的体制机制束缚中解放出来。

    加减之间大有学问,欲成大事莫不如此。保障科研时间就是保护创新能力,既需要科技人员讲“加减法”,也需要科技管理部门讲“加减法”,建立让科研人员把主要精力放在科研上的保障机制,让科技人员把主要精力投入科技创新和研发活动。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