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视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06月07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爱春”和“华明”

——一名烈士遗孤的“二分人生”

◀和还在世的养父母家姐姐(左)的合影

▶现存唯一一张和养母(中)的合影

①湖头庙缴枪原址纪念碑
②肖东烈士陵园
③红色夏巷渡纪念亭

    

    

    

    

    

    

    

    

    记者 黄 合 

    

    今年是建党百年,也是中共党史学习教育在各地轰轰烈烈开展的特殊年份。跨越百年,我们探究着当年的先觉者冲出黑暗、寻找光明的故事,讲述着他们为了理想不顾生死、舍生取义的传奇,不由心向往之。

    如果说这些轰轰烈烈的故事,是这场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革命历史的A面,接下来我们要讲述的则是这段波澜壮阔历史的B面——这里有来自革命者舍小家为大家的大爱,有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人民的善良真诚,也有时代颠簸中人性纯良的坚守……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今年78岁的老人。

    她有两个名字,一个叫爱春,一个叫华明。就像是生命中无形的分界线,将老人的人生分成了两个部分。

    一部分,来自她的亲生父母,在黎明到来前就双双牺牲的革命先烈伉俪;另一部分,则来自她的养父母,一对普普通通却又给予了大爱的余姚农民夫妇。

    

    爱春篇: 24年恩情深似海

    

    

    从爱春记事起,她的大哥哥朱方铨就会给她讲故事。

    那是1945年开春,16岁的男孩挑着一双箩筐,一路踩着积雪从上虞赶回老家大庙村。箩筐里头,一边是大石头,一边则是出生不过38天的小娃娃。

    “路上好心人提醒,说是衣服盖这么严实,别气喘不过来了。我就停下来,掀开衣服一看,你呀,就咧着嘴巴朝我笑。”爱春记得,大哥哥说到这里时,眼睛里亮亮的。

    在这个余姚西山脚下的农家,爱春有两个哥哥、两个姐姐。她打小就知道,自己不是亲生的。亲生父母把自己寄养在这户小女儿刚生病去世的农户,是为了给自己讨一口奶喝。

    村子里不懂事的孩子,会追着她,因为她寄养的身份,嘲笑她。看着满脸泪水的小爱春,心疼的养父朱岳忠走出家门提高嗓门呵斥:“就是我的女儿,不准你们欺负她!”

    因为出生在小年后的第二天,大家都唤她乳名“爱春”。养父养母怕她忘记自己生辰,就贴心编了句方言版童谣:“3岁小猴卯猫时辰”。养父母润物无声的慈爱,爱春一直记得。

    晚饭以后,爱春平躺在桌子上睡着了,养母方杏云温柔地手摇着蒲扇,驱赶着蚊子。怕她惊醒,还小心地抱起她,放到床上。

    小爱春调皮,跑到别人家里,把对方家的茶碗给敲破了。养父母没舍得责骂一句,而是赔了对方30多斤的大米。

    瓢泼大雨,爱春要去村子读小学,但家里穷得连买雨鞋的钱都没有。几乎每次都是养父背着她,踩着泥水跋涉,送她上学、放学……

    “我心里知道,家里人都对我很好,吃的用的,从来不会少了我这份。甚至养父养母特别‘偏心’,对自己的孩子都没有对我这么宠。他们虽不富有,却把全部的爱给了我一个人。”爱春说。

    因为家里穷,过年时哥哥姐姐依旧穿着褪色的旧衣服,但爱春从头到脚一定都是新的,新棉袄、新棉裤、新棉鞋。

    因为家里穷,哥哥姐姐几乎都没有上过学,大字都不识几个;但爱春一路上学读书,在20世纪60年代就考上了杭大政治系。

    因为家里穷,哥哥姐姐从小就帮衬着家里干活;但爱春从来没干过脏活重活,只是为了贪玩,跟着养母去田里摘茄子、摘南瓜……

    即使生活在物资匮乏、偏僻贫穷的山村,即使花钱都要挖空心思几分几毛地精打细算,但爱春觉得,自己小时候很幸福。

    这份幸福,是因为浸润在养父母毫无保留的爱里,他们撑起了一把大大的保护伞,努力为女儿挡住风雨——

    中学时候,担心同学欺负女儿,养母每次都会早早做好大分量的番薯、土豆,嘱咐爱春带给同学,分着吃;

    担心女儿外出求学生活拮据,即使家里人只能刨山上树根果腹,养母依旧坚持在月亮底下编草鞋,一周攒够一角钱,送给女儿当零花钱;

    每周六从城里放学回村,养父肯定早早就等在村口,一看到女儿,脸上就笑开了花,逢人就夸赞:养了这个女儿,比种上20亩稻田还要好!

    后来的后来,爱春才知道,自己在襁褓时,反动派荷枪实弹上门,翻箱倒柜寻找自己亲生父母的线索。“这是我的小孩!”即使吃了好几个巴掌,养父还是冒着生命危险,护她周全;吓得不敢作声的养母即使被抓,也没有吐露一言。

    也是后来的后来,爱春才知道,那时村里人常常嚼舌根,说是小孩丢鱼塘里好了,别老担惊受怕的。也是养父母坚持,说是当初答应过人家的,要对得起别人的托付,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讲话要算数。

    “24年恩情深似海,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爱春说。

    

    华明篇:为了“大家”舍“小家”

    

    

    爱春对亲生父母的记忆,是模糊的。

    直到1962年,她读高二,跟着前来寻亲的堂哥回到诸暨老家,才第一次和亲人相认。

    姐姐叫华清,妹妹叫华兴,她自己叫华明,都是父母生前起的名字,也寄予着父母的美好期待:希望中华民族实现清明盛世,拥有光明的未来,民族最终振兴。

    回到老家那天,姐姐华清正在烧火,因为小时候营养跟不上,瘦骨嶙峋,8岁的时候甚至还不会走路。看到妹妹华明出现在面前,姐姐的眼泪一下子掉了下来,左边抹一下右边抹一下,努力用手拭去。

    妹妹华兴也赶过来了。因为种种原因,她被送到距离老家步行5里路的一户没有子女的人家。当年姐妹分散寄养在老乡家,此刻终于走到了一起,不由抱头痛哭。

    在堂哥、民政部门工作人员的讲述中,华明这才知道关于自己父母的故事。

    她的父亲是何志相,1929年入党。1930年4月初,中共中央巡视员、奉化人卓兰芳来到诸暨,准备以诸暨为中心发动浙西农民暴动,何志相积极组织诸暨当地农民响应。暴动失败后,他遭到国民党当局通缉,被迫离开诸暨到绍兴等地开展革命工作。

    他废寝忘食,深入到绍兴锡箔工人和内河船工中发展党员;即使身患肺结核,仍在为革命奔走。1941年秋,何志相奉调到绍兴组建“浙东游击大队”,后奉命率部分队员上四明山,参与创建浙东抗日根据地。

    1947年8月24日傍晚,何志相在枫桥镇永宁乡的小溪寺召集革命同志开会时,被国民党枫桥区中队包围,为了掩护战友们撤退,他身中数弹,不幸牺牲,年仅39岁。危急关头,他还连呼:“我不行了,你们快走,要革命到底!”

    她的母亲叫张雪泉,跟随父亲的脚步入的党,两人全身心地投入到抗日救亡斗争之中,在多地以教书为掩护从事党的秘密工作。在日记中,她写道:“在目前黑暗世界里,只有强权而没有真理……”“我只要为正义愿抱牺牲精神,青年应有勇气……”

    1947年9月21日,张雪泉到另一个地方参加革命会议,在途中却遭到国民党的袭击。她主动留下来掩护县委领导撤离,同时处理县委有关文件,却不幸中弹被捕。无论敌人对其用什么样的酷刑,她都没有松口,牺牲时年仅31岁。

    “其实,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在心里埋怨甚至责怪自己的亲生父母。我经常想,如果他们真的爱我,怎么会不管我,不闻不问,看也不来看我。”华明喃喃地说。

    因为亲生父母失去了音讯,在她成长的过程中,村里曾流传过很多版本,有的说是当了叛徒,有的说是逃到了台湾。她只能默默地忍受着种种非议。

    直到年纪渐渐大了,迈过了花甲之年,她才有时间把记忆中的碎片和亲人们的讲述,拼凑在一起:

    她有一套毛衣毛裤,是亲生母亲一针一针为她织的;父亲曾给家里寄过亲笔信,了解女儿的近况;自己小时候重病到昏厥,是亲生父母把她送到当地的阳明医院,找来紧俏的特效药救活了她,给了她第二次生命……

    “后来才想明白,父母是为了‘大家’才舍弃了‘小家’,是为了千千万万的人民,才把自己的子女寄养在人家家里的。”华明说,她相信父母,在心底里一定是爱自己的,只是那时形势凶险,随时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长大以后,她经多方打探和组织的帮助,终于找到母亲生前撰写的日记,里面有1938年之后如何在农村开展革命工作、怎么组织妇女识字班之类的记录,还有一行字写着:“为了真理,愿意付出生命!”

    大学毕业后,她开始改用“华明”这个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采访老人,是在五月底的一个寻常下午。

    将近耄耋之年的老人,絮絮叨叨聊着上个世纪的故事。每个片段,每个场景,甚至每一笔花费,老人都记得很清楚,说得很细致。

    以前听说过先烈为了革命会把孩子放在农家寄养,但听着亲历者娓娓道来,你才真的能够体会到那个动乱年代,先烈们付出的代价以及遗孤背后的心酸。

    不过,还好,老人是幸运的。

    说起养父母对自己的宠爱和童年的幸福,你可以明显感受到老人发自肺腑的真情流露。有的人是用一生治愈童年,而有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老人显然是属于后者。

    她告诉我:三姐妹里,自己是最幸福的那个。但其实,爱永远都是相对的,上述故事还有后续的故事。

    大学期间,养父患上了淋巴癌。已经和亲人相认的她没有不管不问,而是向民政部门要了60元钱,把父亲接到杭州看病。当时刚好外头闹文革,她天天拎着牛奶、面包和衣服,坐公交车去医院陪着养父,直到他病情稳定出院。

    后来,她结婚生子了,每个月会从45元的工资里,雷打不动地留下15元寄给养父养母。知道养父喜欢吃糖,一点一点攒起来,给他送去;松阳烟丝有名,便自己买来,和滤纸一并给养父养母寄去……

    养父去世后,她把养母接到身边照顾整整13年。即使他们离开了,每年清明,她还是会回到老家,给养父养母扫墓,看望那里还健在的姐姐及下一辈的子侄们。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如果说,革命先烈为国捐躯的无畏是汹涌奔腾的浪潮;那么,普通农民用心抚养烈士遗孤的恩义就是涓涓不绝的细流。

    浪潮和溪流,大爱和小爱,就这么相互交织相互交融,汇聚成我们中华民族不断奔涌向前的活水,源源不绝。

    

    兰江街道:红色基因代代传

    

    

    “其实,我们这块土地是红色的热土,有很多这样可歌可泣的故事。”这几天,记者还联系上了这个故事的发生点——余姚市兰江街道,街道的宣传委员周罗建热情地将这块热土上发生的红色故事娓娓道来。

    兰江街道辖区是全国19个抗日根据地之一——浙东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抗日战争时期就有“中共凤亭乡支部”“中共西山脚下支部”“中共筀竹岭支部”等党组织在辖区内开展革命活动,不少兰江儿女为反对外敌入侵,积极送子参军,为党组织传递情报,为子弟兵提供给养,为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抗日战争期间,这里设立地下情报联络站,成立“高跷会”“游击小组”“民兵队”等抗日群众组织,发动群众开展反抢粮、抢运钢轨、炮轰南门头等斗争;解放战争时期,地方党组织领导人民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秘密设立了夏巷联络站、夏巷秘密夜校,组建了翻身队,粉碎反动派“清乡”“清剿”行动,留下“湖头庙缴枪”“万弓池突围”“红色夏巷渡”等故事。

    至今,兰江街道还留存着一批红色遗址和革命遗迹,其中又以纪念肖东烈士的纪念碑、陈列室最为有名,成了宁波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宁波市中共党史教育基地,每年都有一批又一批的各方人士前来悼念。后来者穿越尘封的记忆,追寻红色的足迹,试图在回望历史中继承历史,在继承历史中把握今天,在把握今天中开创明天。

    “时光荏苒,今天的兰江日新月异,突出的区位优势和优良的基础设施不仅成为人居的理想之地,更成为人们创业的乐园。我们定当不负前人的鲜血和牺牲,将继续谱写这一曲气壮山河的英雄赞歌,让美丽山河的故事得以延续。”周罗建说。

    (黄合)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