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美丽家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06月16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乡贤集智助力

大岚“红色堡垒村”传承红色文化

大俞村党员探望百岁老战士虞鸣非(左一)。 (胡瑾中 摄)

    

    

    

    

    

    

    记者 余建文 通讯员 胡瑾中 

    

    日前,余姚大岚镇大俞村的党员代表、烈士后代一行9人,带着杨梅、笋干等当地特产,专程到上海拜望百岁老战士虞鸣非。“四明山区的乡亲来看我,真是太高兴了!”虞老乡音未改,说起话来精神头十足。

    虞鸣非1922年出生,1944年在浙东抗日根据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抗战胜利后,她到上海组织工人学生重返浙东,在大岚区担任区长兼武工队长,领导开展地下武装斗争。那时她化名“洪菲”,能文能武,双手使枪,英姿飒爽,她的事迹被编成故事和小调,在四明山区广为传唱。

    虞鸣非和丈夫对曾经战斗过的四明山区倾注一腔深情。20世纪80年代,夫妻俩离休后还穿针引线,引来上海的企业和外资到余姚、四明山区办厂,帮助发展山区经济。2015年,90多岁的虞老还与孩子们重返四明山,并捐资5万元,资助大岚学子。如今,虞鸣非依旧关注四明山老区的发展,每天花好几个小时利用平板电脑学习,她的微信名字就叫“大岚”。

    翻看着已发黄的老照片,老人跟大俞村的后辈讲起了当年在山区武装斗争的故事,缅怀牺牲的战友,上了一堂特殊的党课。当听到大俞村党支部书记俞建荣跟她说村里准备打造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时,老人非常高兴:“你们要接着讲好党的故事,让年轻一代继承革命传统!”

    大俞村位于四明山腹地,群山连绵,是一个远近闻名的“红色堡垒村”。自1938年村里建立党组织后,始终未中断过革命活动,特别是在新四军浙东纵队北撤后,周围一片白色恐怖,大俞村却成了我游击健儿“藏柴山、打游击”的红色土壤。在革命战争年代,这个仅52户200多人口的山村,先后有18人加入党组织、30多人参加革命队伍,还有3位烈士血洒人民解放战争战场。

    近年来,大俞村积极动员乡贤力量,用好“红色堡垒村”这一特色资源,谋划打造红色教育基地,推动山区发展。新近退休的宁波市社科院研究员俞建文是土生土长的大俞村人,对这片土地怀有深厚感情。受村里邀请,俞建文历时10年有余,拜访村中的老人和烈士后人,从余姚、宁波的档案中搜集资料,整理成册,力图真实还原大俞村一幕幕革命斗争的场景。他告诉笔者,经过数年努力,他撰写的20多万字《四明·大俞山志》即将付印,其中单独列了一章,讲述大俞村的革命故事和英烈事迹。“大俞村是个‘活’的党史教育场所,我们有责任把相关史料收集起来,把红色基因传承下去。”俞建文说。

    今天的大俞村有400余人,村民多以种植花木为生,青壮年多外出打工,经济发展相对薄弱。俞建荣说,大俞村山水秀美,古村生态保持完好,大有潜力可挖。通过红色文化与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相结合,为山村转型发展开辟新路子。

    前年,村民邓永强在投资建设的罗汉谷风景区中辟了一间陈列室,介绍大俞“红色堡垒村”历史,很受游客欢迎。“今年我们发动村民,在村里布置小景点,烘托气氛,更好地弘扬革命传统,展示红色文化。”俞建荣说,村里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项目支持,邀请专业团队对村庄量身规划设计,完善基础设施,增加新景点,进一步打响“红色堡垒村”品牌,开展红色研学游项目,通过农旅融合,为大俞村的发展注入新动力。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