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金友 有个叫老齐的作者,写了10年诗歌和散文,并出过两本书,可还是没有什么名气。没有人找他约稿,没有人找他签字,甚至市里开个笔会、研讨会之类,也没有人通知他参加。为此,他很苦恼。 有一次,一个多年不见的老朋友提醒他,应该找一个全国有名的评论家,给你搞一篇评论,在省报或专业报发出来,你的名气,一下就上来了。当然,找人家写评论,是要花钱的。听说低于5000元,人家不写。 此后,老齐托省会的一个亲戚,真的找到一位很有名的文学评论家,送上自己的两本书,还有一个5000元的大红包。评论家答应,不出两个月,评论稿一定会发表出来。 刚过一个月,评论家就打来电话,说写他的评论稿,将在明天省报副刊的头条位置刊出。老齐兴奋异常,但等到报纸来了一看,顿时傻了眼。原来,这篇文章的标题是这样的:《无耻而糜烂的写作——评老齐的作品》。 老齐怒不可遏,立即给那位评论家打电话:“我让你帮我说点好话,为什么通篇却是骂不绝口。”评论家听了,先是一愣,然后笑眯眯地说:“搞错了,搞错了,我把你和老徐搞混了,没有捧你而是骂你。但按照行情,你还得补交3000元,因为骂稿的稿酬是8000元。”“为什么?”“因为越骂出名越快。不信等着看,不出一个月,你就会名扬全国!” 果然,这篇评论发出之后,老齐名声大振。不仅他作品的阅读量猛增,而且不断有记者来访,问他怎么得罪了那位评论家。还有一些人,在网站和微信里发文或跟帖,力挺老齐。说他的作品立意新颖,独树一帜。各种约稿、邀请函也纷至沓来。 有人说,这是当下文坛的一种怪相。出名的不一定写得好,写得好不一定能出名。出名不出名,主要在于是不是有人捧、有人骂。而且骂的效果,比捧还要好。尤其是让名人骂,在大的媒体上去骂,很快就能一骂天下知,名声传千里。 为什么越骂越出名?因为现在捧人的太多,骂人的太少。无论写什么烂诗烂文、庸诗庸文,也无论是发表在报刊上还是粘贴在微信朋友圈里,都会有人大捧特捧。生人不捧熟人捧,别人不捧亲友捧,报刊不捧互相捧,你说我是“李白再世”,我说你是“杜甫显灵”。人们看赞声、捧声看得多了,偶尔发现有个骂声,就觉得非常新鲜,争相围观。点击量和阅读量,一下子就上来了。 还有人说,和名人打官司,比挨骂出名更快。最好是有名人告你,如果没有,你就去告名人。如今的文坛,静得像一潭死水。没什么浪花,更没什么争鸣。如果有人向某人宣战,无疑会吸引众多的目光。无论大报小报还是网络媒体自媒体,巴不得有这样的花边新闻。因此和名人打官司,也成了一条出名的捷径。 越骂越出名,说明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学,缺少鉴别,缺少批评,缺少争鸣。因为没有人去分好坏,所以鱼龙混杂;因为很多人喜欢吹捧,所以竖子成名。只是难为了读者,寻找时代精品,无异于水中摸鱼、沙里寻金。 可是,这样的出名,又有什么用呢?可能一时半会会吸引很多粉丝和关注,甚至会成为一个网红,出头露面、直播带货。但这一切,都只是昙花一现。因为文人立足和传世的根基,还是文学作品。没有好的作品,怎么吹、怎么炒、怎么捧,最终都是一场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