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茶座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06月24日 星期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方桥、万石桥、牌门李……

这些地名记录着宁波学子的悲喜故事

贤良巷以清代史大成状元而名
(图片由作者提供)

    

    

    

    

    漫漫人生,高光时刻总是稀缺,不付出相当努力,往往不会轻易出现。有意思的是,在地名中,也能发现这种高光时刻,它们记录着宁波不同时期学子们的悲喜故事。

    

    徐雪英 

    

    一

    在古代,对于普通学子而言,考取功名是改变命运、提升阶层的大事。一旦成功,不但家人欢喜,连邻人、县人都会觉得脸上有光。

    余姚阳明街道有老方桥,原名方桥,因与奉化方桥重名,冠“老”以示区别。光绪《余姚县志》引《万历志》记:“方桥,亦曰新桥,旧跨长泠江,曰长泠桥,又名方桥。”至于建桥原因《孙境宗谱》有解释:“方桥,四明孙子秀之甥方山京,读书于此,后中状元而建,因名。”方山京,南宋余姚梁弄人,幼年孤苦,家贫无依,一度寄宿亲戚家。宋景定三年(1262年),寒士方山京竟考取了当年全国进士第一名,登壬戌科状元宝座。

    中状元后,方山京回乡省亲,为报答余姚百姓,特在长泠江读书处建桥一座。百姓遂称此桥为“方桥”。传方山京回余姚期间,余姚县令为庆贺他中状元,特意包方形粽子馈赠民众,让全县百姓同庆本地状元的诞生。后方粽成为余姚民间特色小吃,有“包中”之谐义。

    阳明街道还有万石桥,光绪《余姚县志》记:“万石桥,宋侍郎孙嵘叟建。”《孙氏宗谱》详释,孙嵘叟先祖孙议原居庆元府定海县(今宁波市镇海区),后到余姚做官,遂把家迁至余姚开元乡,成为当地孙氏分支先祖。宋淳祐年间,孙嵘叟考中进士,又累迁礼部侍郎,孙家人就在开元乡建了万石桥,取孙氏食禄万户之意。村袭桥名。

    充满自豪记忆的还有五桂楼。五桂楼坐落于余姚梁弄下街学堂弄,是清代藏书家黄澄量的私人藏书楼。《黄氏宗谱》记载,后唐时期黄定远最先定居梁弄,到第六代黄远美时,达到顶峰。黄远美有儿子八个,五个先后中举登科,家族富贵昌盛一时,号称“五桂”。后五子衣锦归乡,宋高宗还以《五子还乡》诗相赠,传为坊间美谈。

    黄澄量建藏书楼时,便以这段家族传奇取名“五桂楼”。五桂楼藏书最多时,达6万余卷,有“浙东第二藏书楼”之称。其中《明文类体》在清朝文字狱时期存了明代四百多家文集奏议,最为史家看重。因五桂楼周围有七十二座四明山峰环绕,亦称“七十二峰草堂”。

    和梁弄黄氏家族类似传奇的还有余姚洋山邹氏家族。洋山邹氏始祖据传是南宋常州人邹植。邹植应举不中,隐居会稽郡,后入赘余姚莫氏,定居余姚低塘洋山之南。《邹氏宗谱》记,邹植后裔恪守家学,重视读书功名,多登科进士。至十二世孙邹儒时,登明成化年间进士,官至太仆寺卿。其子邹轩,登弘治九年进士,授刑科给事中擢兵部给事,迁刑科都给事,居官十二年。父子皆进士,族人尤光彩,于是立了牌轩于村中,村遂得名“牌轩头”。

    二

    鄞州区五乡镇有牌门李,村民主姓李,传南宋绍兴年间,刑部郎中李珏之子李义迁此定居发族。到明朝嘉靖时,后裔李云考上了进士,家人特别高兴,在村前建了一座进士牌坊以贺。后来牌坊成为村庄地标,俗称“李家牌楼”,村庄也随之叫做“牌门李”。2008年旧村改造,牌门李村迁入汇纤村李都锦苑。

    鄞州姜山镇有走马塘,始建于北宋端拱年间。因村中多出进士、官吏,为方便走马行车,沿河砌石为塘,故名走马塘,村以塘名。现村中仍保留不少明清建筑,有陈氏宗祠一座,正厅高挂“历代进士总目”,柱联显镌“祖孙三学士,父子二侍郎”,满满都是这个家族高光时刻的自豪记忆。2010年,走马塘村被列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鄞州东胜街道有贤良巷,以清朝宁波第一位状元史大成而名。史大成,字及超,号立庵,宁波鄞县人。出生于农耕之家,自幼聪颖好学,明崇祯十三年第一次考中举人。因明末政权动荡,便未再继续进考,在家乡以授课为生。清顺治年间,第二次参加举人考试,再次考中。继续参加京试时,被主考官拟为第三名探花。但顺治皇帝看他考卷时,认为其“文气光昌,字法敬慎,必端人也”。特别提拔他为第一名状元,成为当年最好运最传奇的考生。

    不过史大成也没辜负顺治皇帝的赏识,他为官政绩卓著,为民孝顺父母,还被后来的康熙皇帝赐“贤良方正”匾额。贤良巷便由此而来。史大成不但是清朝宁波第一位状元,也是清代浙江第一位状元。因为清朝浙江最后一个状元姓钟,浙江民间就有浙江清代状元“始于史,终于钟”的有趣说法流传。

    三

    海曙西河街白衣小区有“状元厅”,以宁波最后一位状元章鋆而名。章鋆,字酡芝,号采南,海曙西河沿人。自幼聪颖,饱读诗书,21岁中举人,29岁中状元。中状元后,为母养老,章鋆特意在西河沿建宅,时人称“状元厅”。20世纪90年代,宁波旧城改造,状元厅迁入天一阁。

    宁海一市镇东岙有西潘自然村,传明嘉靖年间潘姓自本县冠庄迁此定居。因村处西水桥头,潘姓居住,故称西潘。东岙《王氏宗谱》记,该村原为王姓居住,元代时王应子长子王于赟考中状元,可惜未职而殒。至今,当地还有状元亭、状元街等遗迹残存。

    像王状元那样不幸的,还有慈溪鸣鹤镇人虞九皋。虞九皋,字鸣鹤,唐代大书法家虞世南孙子。唐元和年间考中进士,可惜仅年余即殁于京。虞九皋和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交好,他去世后,柳宗元作《虞鸣鹤诔并序》以寄哀思。为纪念虞家这位不幸的进士,族人用其字“鸣鹤”冠以乡名流传至今。

    哀伤的还有宁海桑洲陈姓进士。《宁西陈氏宗谱》记,南宋淳熙五年,原籍平湖栓心乡的陈室考中进士,后不知什么原因由评事谪降昌化县尉,再降宁海驿丞。他的儿子跟着他的一路谪降来到宁海桑洲,成为桑园陈氏分支始祖。因该村庄古时多桑树,故称桑园。桑园陈氏后裔后又分居上山陈、下沙地等。

    类似伤心的还有鄞州云龙镇前徐村西来庵的原主人。西来庵建于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据说是某位状元夫人的清修之地。该夫人虽有状元夫君,却不甚称心,后隐居庵中念佛清修,以避俗人俗尘。因佛教传于西域,故名西来庵。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