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波国际金融服务中心。(唐严 摄) |
|
制图 徐卓蔚 |
本周,宁波的A股上市公司数量达到100家,在全国各城市排名中,紧追“北上广深”和苏州、杭州。 与此同时,国家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国家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顺利推进,巩固深化和创新推出180余个创新项目,34个项目在全国或全省复制推广;宁波市普惠金融信用信息服务平台采集信用信息11亿条,创新各类小微金融产品200余个,全国首创“道德银行”“信用报告评估”等融资新模式。 根据中国社科院最新发布的全国金融中心城市排名,宁波位列“潜在金融中心”第11位,计划单列市第2位,成为2020年度上升位次最多的城市。 “产融结合,建设生态体系齐备的完整生态圈、专项试验先行的特色试验田,产业和金融双向赋能、金融风险联防联控。”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相关负责人在谈到宁波市金融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时表示,面向2035,宁波金融业将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主线,建设辐射范围广、影响力大的产业金融创新中心和区域性金融中心。 记者 张正伟 锻造“硬核”力量 培育宁波金融发展新优势 刚刚过去的“十三五”,宁波金融抢抓机遇,积极融入实体经济,取得了长足进步。2020年末,全市金融业总资产达到36349.4亿元,是2015年的1.4倍,“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速7.3%。2020年,全市实现金融业增加值994.6亿元,是2015年的2.1倍,“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15.8%,分别高于同期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和GDP年均增速4.9和6.7个百分点。 进入“十四五”,我市金融业依然面临着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改革试点创新力度有待加强、服务多样化需求能力亟待提升等问题,同时推动发展、促进创新的有利因素同样鲜明:科技变革将进一步助推全球金融治理能力与方式的转变,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重塑我国金融市场模式和金融监管方式,长三角一体化和国家金融改革试点等战略赋能将进一步催生金融发展新机遇。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宁波金融业提出,在“十四五”期间将强化金融治理能力建设,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现代金融体系,再造宁波金融发展新优势。持续增强金融硬核实力,推动金融产业新功能、新应用场景涌现,为宁波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提供坚实的基础。 据相关业内人士透露,“十四五”期间,宁波金融业总量规模将进一步扩大,预计到2025年全市金融业资产规模将达到6万亿元;金融业增加值1400亿元,占GDP的比重提高到8.2%;金融组织机构体系更加完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数量2025年达到36家,地方金融组织、中介服务机构快速稳定发展,各类金融机构集聚。此外,金融服务功能更加强大,“十四五”新增社会融资规模有望达到2.5万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达到7.5万亿元;境内外上市公司数量达到200家;保险深度3.5%,保险密度达到6200元/人。 做好示范引领工程 打造区域性、综合型金融中心 宁波“十四五”规划提到,宁波将高水平建设国家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推动融资畅通工程迭代升级,实质性推进与沪深交易所、新三板、境外资本市场对接合作,建设国际化程度高、辐射范围广的产业金融中心与区域性金融中心。 市地方金融监管部门相关负责人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未来五年,宁波将围绕金融强产业、强服务、强改革、强监管、强人才的目标,不断推动改革发展,让金融产业基础坚实、影响广泛、场景丰富、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建设金融场景应用深化实践区,不断推动金融服务宁波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城市、国内国际双循环枢纽城市、全域美丽宜居品质城市、民生幸福标杆城市等建设,促进金融资本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谋划并实践金融应用场景。打造保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区,推动国家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版本升级,建设“保险型”城市,把宁波建设成为保险服务“双循环”示范基地、全国保险创新策源地、保险高端要素集聚地、保险科技前沿要地、服务社会治理现代化高地。推进普惠金融精准优质服务试验区建设,发挥数字技术在提高金融服务覆盖率、可得性和满意度等方面的关键作用,完善普惠金融基础设施和金融组织体系,创新体制机制,优化产品供给和服务体系,努力实现融资服务、数字支付、风险防控和金融知识教育四个全覆盖。 此外,宁波还将全力推进金融数字化改革引领先导区建设,以金融数字化转型为抓手,探索运用监管科技提高地方金融监管、区域风险防控效率,培育围绕产业链、供应链金融业务的金融科技企业,将科技从外在辅助支撑转化为内在驱动力量。 加大场景创新与产品研发 增强金融全产业链带动力 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十四五”期间,宁波金融业明确与实体经济共生共荣的关系,强化新技术与新模式运用,全面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和满意度;坚持金融创新与防范风险相结合,既创新金融产品、业态、服务和模式,又强化底线意识,确保场景可靠、风险可控。 首先,推进金融场景建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聚焦新材料、工业互联网、关键核心基础件三大科创高地,探索投贷联动模式发展,完善科技企业“投、贷、债、保”联动机制。围绕打造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第一城、先进制造业集群之城和国际智能制造新高地的目标,深入实施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专项提升行动,充分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为优质企业提供全方位融资服务。围绕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枢纽城市的目标,大力培育和引进航运金融机构等配套服务机构,提高航运保险经营专业化水平;发挥供应链金融作用,鼓励金融机构开展银行保理、订单融资等金融产品创新。 此外,宁波金融机构还将围绕全域美丽宜居品质城市建设,探索快速路、自然资源有偿利用等项目融资模式,推进农村资源与资本有效对接,开展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组合抵(质)押贷款,发挥“保险+期货”在服务乡村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推动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积极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扩大绿色金融服务对象,建设绿色项目库。 其次,加大金融业态引培工程工作力度,强化区域发展实力。做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增资扩股、引进人才;深化农村信用合作机构股份制改革,推动符合条件的地方农商银行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东海航运保险引入战略投资者,鼓励永诚资管等法人机构提升核心竞争力。做深金融分支机构,大力引进国内外金融机构来甬设立分支机构、地区总部,促进消费金融、离岸金融、后台服务等业务发展。做全金融专业服务机构,引进优质会计、审计、法律咨询、资产评估、保险经纪等中介服务机构,吸引金融智库、电子商务金融、金融信息服务、金融咨询服务等机构落户,构建门类齐全、服务专业、与国际接轨的专业金融服务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