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波各大商超普遍采用了自助收银机。 (王剑波 孙佳丽 摄) |
|
本地一家儿童安全座椅生产企业的销售人员正在为直播做准备。(林颖婷 孙佳丽 摄) |
|
宁波居民消费潜力巨大,各大商圈人流如织。 (王剑波 孙佳丽 摄) |
记者 孙佳丽 夜幕降临,忙碌一天的宁波人开始了他们的夜生活。市民陈先生带着家人在一家网红打卡店用了晚餐后,没有扫码付停车费,而是直接驱车出了宁波来福士广场。原来,广场内早已设置了“无感停车”,用户只需通过广场的微信公众号绑定车牌,即可实现线上自动缴费,再也不用一次次扫码付费了。 不远处,刚结束高考来甬游玩的小张正通过宁波老外滩微信公众号浏览中英文景点导游信息。据了解,老外滩步行街已全面完成5G网络覆盖,创新打造老外滩口袋智能导游,还结合营销活动推出了无人售卖柜。 而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戴着蓝帽子的外卖骑手、骑着电动三轮车的快递小哥来去匆匆。路边不起眼的夫妻店里,可能藏着一家快递驿站或几名忙于组织社区团购的“团长”。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传统生活场景在线上延伸,在线购物、在线教育、在线医疗等新兴行业飞速发展,新的消费形态顺势而生。相较于传统消费,新型消费不仅激发了消费潜力,还推动了消费升级,市民的消费需求从改善型、物质型转变为服务型和品质型,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型消费时代正向我们走来。 站在“十四五”的新起点上,宁波该如何加快发展新型消费,积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日前,《宁波市以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型消费加快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正式印发。《实施方案》指出,我市将以新业态新模式为引领,加快发展新型消费,力争到2025年培育壮大新型消费领先企业100家,创新建立新型技术消费应用场景10个,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提高5个百分点,“互联网+服务”等消费新业态新模式趋于成熟,基本建成国家级新型消费示范城市。 继建设国际消费城市之后,宁波又迈上了角逐国家级新型消费示范城市的新赛道。 发展机遇 以新型消费实现“弯道超车” 近年来,全国各大城市纷纷在消费领域争创各类“中心城市”“示范城市”,紧锣密鼓地出台各类促进消费的政策文件,希望能在消费发展上谋得国家层面的战略支持,宁波也参与其中。2019年,《宁波市建设国际消费城市实施方案》出台,全面擂响推进国际消费城市建设的战鼓,提出到2021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5300亿元,年均增长8%以上。 新型消费示范城市建设,是一条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出现的新赛道。去年,国家“十四五”规划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以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型消费加快发展的意见》提出,要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培育新型消费,鼓励消费新模式新业态发展。 面对这样的机遇,宁波当然要牢牢把握。 “建设国家级新型消费示范城市,是宁波建设国际消费城市的延伸和创新,是专门针对新型消费领域提出的消费发展路线,也是宁波在消费发展方面‘弯道超车’的一大机遇。”市服务业发展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局快速启动了《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会同市发展规划研究院共同组建方案编制小组,就“加快新型消费发展”开展专题调研。 调研发现,宁波在发展新型消费方面已有一定基础。 “十三五”期间,宁波“无接触”“宅生活”“云消费”等新型消费逆势快速发展,成为消费市场的新支撑。统计数据表明,2016年至2020年,我市网络零售额(不含跨境电商)从不足1000亿元增加至约2500亿元,年均增幅26%以上,居民网络消费额从800亿元增加至1600亿元,年均增幅18%以上。 前不久,浙江省商务厅认定了12个商圈为省智慧商圈试点单位,宁波泛老外滩智慧商圈榜上有名。 在电子商务领域,宁波就业创业氛围浓厚,“互联网+”模式广泛应用于商贸流通领域,数字商务经济创新发展。如今,全市三分之一以上的创业创新项目集中在互联网领域,基本建成国家级新型消费示范城市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发展方向 以新业态新模式为引领 连国家都重视的新型消费,究竟“新”在何处? 记者了解到,新型消费是以网络购物、移动支付、线上线下融合等新业态新模式为特征、区别于传统接触式线下消费的消费模式。这种消费模式承载着全新的消费对象和消费方式:消费的主力军已从“60后”“70后”转变为“80后”“90后”;消费不再是单向的商品购买和使用,互动性消费正在崛起;线上消费领域进一步拓展,加速向服务消费和生产领域延伸。 今年“618”期间,“抖音、快手+带货直播”成为标配,网红经济和国潮热继续引爆线上线下消费市场,其中天猫平台直播带货总交易额达645亿元,占总交易额的11%,新型消费的能量由此可见一斑。 根据《实施方案》,我市计划以在线教育、互联网健康医疗、智慧旅游、智能体育等行业为重点,发挥政策支持的撬动作用,优化新型消费环境,激发内需市场,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方面,培育新型消费业态。我市将重点培育新型生活类消费、新型公共服务类消费以及新型产品类消费,创新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生活需求的各类便民惠民服务新业态和面向消费升级的新型信息产品,推广无接 触、少接触型消费模式,探索智慧超市、智慧商店、智慧餐厅等新零售业态,鼓励传统公共服务向在线教育、远程医疗、智慧康养、智慧家政、数字文旅等新兴领域拓展转型。 另一方面,优化新型消费空间布局。按照《实施方案》,我市将重点推进智慧消费网络节点改造,鼓励发展跨界零售、无人零售、绿色零售等智慧零售网店,建设一批智慧化特色商圈;加强智慧化社区提升改造,提供安全、舒适、便利的现代化、智慧化生活消费环境,打造“互联网+养老”服务新模式。 发展主线 建立完善的供需体系 “不过,我们在调研中也发现,目前,宁波消费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基础设施不足、公共服务滞后、流通网络不畅、行业发展不充分、部分政策制度供给与实际发展需求之间不匹配不契合等问题。”市发展规划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说。 因此,在《实施方案》中,建立完善的供给体系和需求体系,成为宁波建设国家级新型消费示范城市的主线。 “以公共政策完善与科技服务能力提升为主导,让新型消费基础设施建设先行一步,关系到新型消费提质增效。”该负责人表示,发展新型消费的当务之急,正是加快新型消费基础设施建设。 不久前,宁波移动已建成全市最大“双千兆”网络,开通千兆5G基站6000余个,千兆光网覆盖400万余户家庭,并打造了“1+3+千+万”的千兆光网布局。由此,宁波在全国率先建成“智慧双千兆之城”。 这还远远不够。按照《实施方案》,我市将继续加强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支持5G、物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的示范应用和模式创新,并完善商贸流通基础设施网络,建立健全数字化商品流通体系,统筹规划建设物流园区及冷链物流、城市配送等专业物流基地,为新型消费发展提供“硬核”支撑。 深化供给端提质升级,把握对接新型消费需求的契机,还需要不断推陈出新,打造能充分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供给端。 我市将支持出口企业通过直播带货、空中购物节等形式拓宽互联网内销渠道,鼓励电子商务、数字服务类企业开展“跨境电商+海外仓”业务,“走出去”建立国际物流供应链、国际寄递等服务体系。同时,以数字化发展为主线,建设宁波数据中心,筹建宁波智能计算中心,推进“5G+4K”等技术在消费领域应用的深化,尤其要利用“城市大脑”平台,推动贸易金融、智能物流、在线消费、生活服务等重点领域数据的开放应用。 发展空间 构建城乡一体化消费格局 新型消费市场潜力巨大,但不可因此忽视农村市场,这已成为当下各地拉动消费的共识,宁波也不例外。 记者在《实施方案》中看到,“十四五”期间,我市将重点“改造完善智慧化农村消费网络”“加强农商互联农产品供应链建设”。其中,“改造完善智慧化农村消费网络”被单独列为“优化新型消费空间格局”这一重点任务的第三项措施;“加快农村商贸流通数字化升级”是“加快新型消费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足见宁波对构建城乡一体化新型消费格局的重视。 “这并不令人感到意外。”市服务业发展局产业处相关负责人解释,随着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持续增长,其对新型消费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长,但与城镇居民拥有较为完备的新型消费基础设施不同,农村居民新型消费需求的满足仍存在很多“堵点”。 如何打通“堵点”?除了相关措施也会落实在农村地区外,《实施方案》还给出了具体办法。 针对改造完善智慧化农村消费网络,《实施方案》指出,我市将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宁波名特优农产品服务网店和平台,提升本地农产品展示展销及消费服务能力,在重点乡镇及中心城区设立优质特色农产品直销中心,打造优质特色农产品网络展销平台,集聚一批触网销售的农业经营主体,让农产品的供给和需求更加适配,减少因流通信息不畅造成的农产品库存积压变质或流通损坏,提高农村居民收入,释放农村新型消费潜力。 在加快农村商贸流通数字化升级方面,我市将稳步推进“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鼓励建立“网上农博”,建设农商互联农产品供应链,推动电商与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多产业融合,实现城乡生产与消费有效对接,从根本上解决产销脱节问题,更好满足宁波市民日益增长的对高品质农产品的消费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