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阅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07月06日 星期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读志明史 贯通古今

——《梁弄镇志》读后

    

    

    

    

    

    

    华建新            

    

    翻阅2020年8月由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梁弄镇志》,就想起了谢灵运在《山居赋》中的一句名言:“国史以载前纪,家传以申世模。”梁弄首部镇志的问世,既是对一地历史沿革、百姓生活、生产方式的全方位梳理,也是对现实社会变革的精审记录,无疑承载了梁弄人民在这块土地上创业、奋斗的厚重历史。

    读《梁弄镇志》,犹如欣赏徐徐展开的一地历史画卷,历史风云扑面而来。梁弄秀丽的山水无疑是一地文明肇起、延续的基础,先民在此开基立业,筚路蓝缕,遂成“人烟辏集,亦一巨镇”之盛况。探寻梁弄的文化根脉,应始于东汉道家仙人,道士山的“潺湲洞”可以为证。其后,道教“第九洞天”形成,成为四明山的重要道场。至南朝梁代,东明山上的“悟法院”,则是佛教道场在梁弄弘法的最初梵音。南宋时期,理学集大成者朱熹在九姥山讲学,将天理人道播于山乡僻壤。姚巷方山京以布衣夺魁,南宋景定三年(1262年)中状元,山乡飞出“金凤凰”,名闻遐迩。明正德八年(1513年),心学大师王阳明先生携弟子、道友游学四明山,途经梁弄汪巷,与在家省亲的广东按察佥事汪克章促膝论道,并于白水冲赋诗唱和,山水点化同志。延之清中期,乡贤黄澄量“以藏书之富甲越中”而著称于世,建“五桂楼”,藏书向社会开放,泽被学子。其子孙薪火相传,积书惠民,山村学子读书蔚然成风,铸就了“读书兴乡”的“五桂精神”。及至晚清,“正蒙学校”的诞生标志着四明山乡迎来了现代教育的第一缕曙光。掩卷沉思,梁弄传统文化的流脉遗韵,犹如山溪清泉沁人心脾。

    读《梁弄镇志》,回望浙东抗战的烽火岁月,勾起世人对如火如荼战争年代的回忆。由于梁弄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尤其在事关民族存亡的抗战之际,小小梁弄成为浙东人民瞩目的希望之地。1943年,狮子山头的枪声,宣告了梁弄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始掌握了自身的命运。随后,中共浙东区委、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司令部和浙东行政公署等机关均驻梁弄,这里成为领导浙东人民抗日的指挥中心,举世瞩目。在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自由解放的伟大斗争中,英雄的梁弄儿女奋不顾身、血染四明,其悲壮事迹可歌可泣!革命先辈用生命和热血铸成的丰碑,谱写了历史的光辉篇章。

    新中国成立后,活跃在各条战线勤劳、自强、开拓的梁弄人民,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犹如四明湖的碧水,映照着梁弄人民的拳拳之心。镇志以较大的篇幅作了充分反映,亦成为此志书略古详今的基本内容。

    读《梁弄镇志》,盘点该镇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一个个丰硕成果。数十年来,梁弄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与时俱进,创业创新,坚定地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党的建设”“红色旅游”“文化传承”“会展教育”“特色农业”和“智慧宜居”等方面加大了力度,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实现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又快又好地发展。2018年2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横坎头村全体党员的回信中,勉励大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传承好红色基因,发挥好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同乡亲们一道,再接再厉,苦干实干,结合自身实际,发挥自身优势,努力建设富裕、文明、宜居的美丽乡村,让乡亲们的生活越来越红火。”梁弄干部、群众深刻领会习总书记回信的重要精神,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努力奋斗,书写时代答卷,不辜负习总书记的殷切期望,亦成为续写《梁弄镇志》的新起点。

    精诚所至,玉汝于成。《梁弄镇志》的编撰者,历四年寒暑而成此著,贯通古今,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