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行走基层·乡村发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07月07日 星期三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海曙月湖:

串珠成链,打造可休可健、宜乐宜养的养老街区


“一盒阳光”养老综合街区。

老年居民在月湖街道文化站上舞蹈培训课。

    走进海曙区月湖街道白果巷,长不到200米、宽约5米的小巷两边,分布着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文化站、筑香书屋、海曙区智慧党建中心、海曙区老年大学等,这里就是今年4月全新亮相的月湖街道“一盒阳光”养老综合街区。

    位于中心城区的月湖街道有着“三老”的特点:老小区集中,14个小区中建成年限达到20年的有12个;老龄化程度高,2.3万户籍人口中,60周岁以上者占比33.3%;居民养成老习惯,对熟悉的生活环境有一定的感情和依赖性。

    “针对辖区老龄化的现状和老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需求,我们全面排摸了街道养老为老服务资源,打造了养老综合街区。”月湖街道社会事务办主任李菲介绍,取名“一盒阳光”富有深意。其中“盒”是集合之意,联动街区内筑香书屋、区智慧党建中心、区老年大学等优质资源,以及毗邻月湖·天一阁5A级景区、社区卫生服务站、四星级菜场、综合型超市、地铁4号线出口等区位优势,形成集“医养护、文教娱、住食行”于一体的养老综合街区,构筑“居家、社区、机构”闭环的街区式健康养老服务体系;“阳光”则表示让老人在街区沐浴着阳光雨露,收获阳光心态,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记者 陈朝霞 通讯员 蔡迪 罗世静 文/摄

    

    老有所养

    传承孝道文化

    在白果巷口,一座两层楼的现代化综合体引人注目,这是用地面积约1180平方米的月湖街道养老综合体,其中一楼的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今年4月开始营业,目前有5人入住。

    “月湖街道80周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占老年人口的18%,失能、残疾、空巢、独居、失独、特困等特殊老人有3100多人,占老人总数的40.7%,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和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很有必要。”李菲介绍,为此,月湖街道引进海曙广安养怡院专业团队负责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运维,提供托养服务和助洁、助餐、助医、助浴、助聊、助乐等应急救助和日常生活照料服务。

    记者在现场看到,中心分为生活服务、康复护理服务、托养服务等区域,柔和的色彩、雅致的环境和先进的设备,让人感觉十分温馨。

    在健康评估体验区,设有先进的老年智能评估系统,能第一时间对老人进行身体状况专业评估;还有采用3D图像的情景互动康复系统、触摸式投影音乐互动康复系统等;老年生态模拟套装更是让人大开眼界,穿上套装就能逼真感受老人驼背、肌力减退、关节不灵活、视野缩小和听力下降等状态,即刻对老人的生活不便感同身受。

    “这里所有的设备,比如床、窗帘、衣柜都是考虑到老人行动不便等因素而量身定做的,还为居民提供助行器、三角手杖、轮椅等租借服务和送餐服务。”该中心工作人员表示,中心不仅是为有需求的老人提供“个性化标准照料”服务的专业机构,也是宣扬同理老人、关爱老人的传统孝道文化的阵地。

    

    老有所为

    实现自我价值

    在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二楼,一个包含党员活动室、阅览室和多功能活动室的“布谷小站”映入眼帘。屋内,有崭新的桌椅、沙发,有书画、绿植点缀;窗外,能看见巷内海曙区老年大学满墙的爬山虎,让人爽心悦目。

    “‘布谷小站’植入社会工作站和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取名‘布谷’,寓意传播爱与希望。”月湖街道社会组织负责人赖雅辉介绍,月湖街道有180多个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团队,其中老年人占比超过75%,街道从中精选了7个团队入驻,通过“以老助老”和服务社会的方式,让有能力、有意愿发挥余热的老年人老有所为。

    入驻其中的“月湖老人大道吧”团队由退休老人组成,该团队成立11年来,致力于为辖区空巢、独居、失能、半失能、失独老人开展精神养老服务,通过定期开展各类活动,上门提供聊天、理发、打扫卫生等服务的方式,引导老人走出家门,参与社会活动,融入大家,提升幸福感。“入驻后,团队成员有了策划沟通的平台,老人也有了开展活动的场所,今后我们的服务将更加丰富和精准。”团队骨干成员周亚萍开心说道。

    5月,4名热心老人组建的“如约公益红娘工作室”在“布谷小站”应运而生,每周五上午热闹的“相亲角”成为站内一道亮丽的风景。

    “以‘布谷小站’为平台,可以为社会组织制定成长计划,进行分类培育;还提供可预约的活动或课程,促进老年人的相互沟通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赖雅辉表示。

    

    老有所学

    安享充实生活

    每周四下午,平均年龄超过60岁的月湖街道明月舞蹈队成员,聚在设于“一盒阳光”养老综合街区的街道文化站,在团队负责人刘慧玲的带领下,认真地学习舞蹈、排练节目,生活充实、精神愉悦。

    精通广场舞、健身舞等各类舞蹈的刘慧玲,每次都精心教学,不仅受到辖区文艺骨干的追捧,而且还“墙内开花墙外香”,被相邻的街道邀请帮助编排节目,甚至被市、区老年大学作为特邀老师前去“传经送宝”,推动更多老人老有所学。

    像刘慧玲这样的社会组织“领头雁”,如今已成为“一盒阳光”养老综合街区的主力,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辅以专业师资力量,定期开设书法、绘画、摄影、智能手机应用等针对老年人兴趣爱好的公益课,极大地丰富着辖区老年人的生活。

    在月湖街道文化站负责人王华娟看来,“一盒阳光”养老综合街区建成后,老人有了环境优雅、设施先进的学习场所,学习的劲头更足了,生活更有乐趣了。“过去老人学习、排练节目时需要‘打游击战’,天气好时在月湖公园露天进行,遭遇恶劣天气时,只能在各社区临时找空闲场地,举办活动时则常常借用街道机关会议室、广济中心小学等辖区单位的场地,非常不便,如今大家‘进站如进家’,不仅爱护站内设施、维护站内环境,还用心用情精心布置场地,成为这里的主人翁,心聚拢了,笑容更灿烂了。”

    

    老有所乐

    提升生活品质

    县学社区66岁的退休老师马坚梅是月湖街道“一盒阳光”养老综合街区的常客。作为社区“云水谣艺术团队”负责人,她每周三上午都和团队成员一起,跟着专业老师在这里认真地学习舞蹈,其乐融融。

    马坚梅还身兼多职,作为海曙区级非遗“月湖民间故事”传承人的她,经常在寒暑假开设的培训班上,向辖区中小学生讲述月湖的历史文化故事、传说和典故;作为月湖历史文化传播志愿者团队的骨干成员,她的身影经常出现在天一阁·月湖5A级景区,向游客娓娓道来宁波的深厚文化底蕴;她还积极参加红歌比赛,创作的筷子舞《点赞新时代》作为团队代表作,被选送参加海曙区文化馆业余团队等级评选。

    马坚梅多姿多彩的生活,也是月湖街道依托养老综合街区,推动辖区老人实现老有所乐的缩影。

    记者在月湖街道文化站最近的排课表上看到,这里的老人生活丰富多彩:周一举办培训或讲座等活动,周二合唱团队活动,周三舞蹈团队排练,周四越剧团队活动,周五社区文艺团队活动……此外,还不定期举行香袋、串珠、口红等手作课,开展戏曲、舞蹈等培训。

    月湖街道还贯彻“开放、融合、互助”的养老街区建设理念,联动街区内海曙区智慧党建中心、海曙区老年大学等优质资源,组织辖区老年人前往智慧党建中心体验“党性体检”,去老年大学参加专业培训,让老年人既陶冶情操,又锻炼脑力,生活品质不断提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