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苎麻 |
|
刚剥下的麻皮 |
|
剪麻刀 |
|
去掉麻衣的麻 |
崔海波 文/摄 樟村有一句很古老的农谚:“头麻不过端午节,二麻不过七月七,三麻不过重阳节。”意思是苎麻一年可以收割三次,分别是端午、七夕、重阳节前。 苎麻是一种普通的植物,它的生命力很强,石头墙里只要有一星半点泥土,就能在石缝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枝干能长到二三米,叶片很大,正面碧绿,背面灰白色,看上去像一面横插在墙缝里的旗帜,随风飘摇。春天里,刚抽出的麻叶可以做青团,但色香味稍逊于艾草青团,所以一般情况下,如果能采集到足够多的艾草的话,村民们是不会去采麻叶来做青团的。 麻是植物纤维,名字中带麻的植物很多,黄麻、青麻、亚麻、罗布麻等,不同的麻功用也不一样。在樟村,正儿八经种在庄稼地里的麻叫络麻,这是很久以前的事了,至少我没见过。听父亲说,过去樟村的主打种植业有三项,贝母、桑树、络麻。贝母如今还在种植,桑树20世纪80年代也有种,可以说是我最熟悉的一种乔木。络麻我没见过。父亲说,络麻生长很快,套种在贝母地里,两三个月就可以收割了。麻皮剥下来晒干,翻山越岭挑到平原席草产区售卖,那里的农民做席子需要大量麻筋。可能是络麻的经济效益不高吧,后来就不种了。有一回,我想看看络麻长什么样,父亲在山野里找了半天没找到。现在房前屋后随处可见的是苎麻,我小时候常常割来喂兔喂羊。 父亲说,以前苎麻也有种植,但不会种在肥沃的良田里,因为它卖不了钱,人们只是在犄角旮旯的地里种一点点,主要用于搓麻线纳鞋底。虽然家家户户都要用到,但需求量不大,种的也少。旧时农村只有两种鞋,布鞋和草鞋,并且人们以这两种鞋来区分贫富,穿布鞋的是富人,穿草鞋的是穷人,当然没鞋穿的更穷。我小时候穿的都是母亲做的布鞋,记忆中,她一年到头都在做鞋。纳鞋底的麻线就是用苎麻搓的,所以麻线又叫鞋底线,韧性十足。 今年清明节,我和母亲在小竹林里挖笋,看到林地里有很多苎麻,就采了一些嫩叶来做麻青团。我对母亲说,你什么时候搓麻线给我看看,我拍个短视频。母亲说,现在麻秆太嫩了,等到端午节变老了才能剥皮。 端午节期间,屋后梯田边的一片苎麻已经长得很高了。父亲剪来很多,母亲把麻叶摘掉,娴熟地剥皮。麻皮里面白而光滑的秆我们称之为麻骨,晒干后是最好的引火柴。剥麻皮没什么技术含量,剥下来的麻皮外面还有一层麻衣,把这层衣剥下来有点难度。母亲找来剪麻刀一顶,麻衣就扯下来了,只留下干净的麻纤维。那把剪麻刀几十年没用了,看上去像博物馆里陈列的出土文物。 母亲搓麻线的时候,突然想起了什么,她从老屋里拿出一绺麻线,说是我奶奶去世的时候办丧事剩下的。我们村里的习俗是逝者的子孙脖子上要挂麻线,即所谓披麻戴孝。奶奶去世已经20多年了,这绺麻线还是碧绿清新,好像是从新鲜苎麻上刚剥下来的。母亲一边搓麻线一边讲述陈年往事,她说我的外婆是纳鞋底的好手,两天就能做一双鞋;村口阿婆搓麻线技术很差,搓出来的线粗细不一。 我以前搞不明白为什么“女红”一词要读成“女工”,后来才知道,它是旧时女子的一门功课、一项工作,女孩子可以不识字,但必须会搓麻线做鞋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