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 征 政务服务App让居民办事少跑腿,购物外卖App成为网民“必需品”……如今,各类规范的App,让百姓工作生活日益便利。然而,一些不良App正通过化妆术、利诱术、隐身术等多种套路在各环节设卡,打造“时间围猎场”,大肆“收割”用户时间以实现牟利目的(据7月20日《新华每日电讯》)。 在App使用过程中,不少人都遇到过广告页面总关不掉。笔者遇到这样的情形:明明页面上有关闭标识,但是个套路,一旦点了,不仅关不掉,还会立即从一个广告页面跳转到另一个广告页面,甚至跳转到某购物软件的活动页面。这些退出符号、关闭符号,实际上是误导符号,而真正的关闭按钮,故意弄得字体很小、颜色较淡,总之就是“躲躲藏藏”。难怪有用户吐槽说,关闭App广告,成了考验观察力、判断力的一道考题。 为了多挤占用户时间以收割流量,一些不良App还有其他套路。比如,打着“走路赚钱”“刷视频得现金”的幌子忽悠用户,但在提现次数、提现金额、提现上限等方面故意设置门槛,让用户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结果“竹篮打水一场空”。还有一招,伪装成暧昧消息、工作消息来诱导用户打开页面,但是点开消息时却发觉不过是条广告。凡此种种,可谓不择手段,花样百出,遍地埋伏,浪费用户时间精力,甚至涉及财产安全,影响恶劣。 被套路多了,不少用户也就有了免疫力,像一些年轻人,熟知套路,不再上当,影响没那么大。但消除不良App的恶劣影响,不能只靠用户免疫力,大量不太熟悉手机的中老年群体,依然是它们的“目标人群”。监管部门还应加大监管力度,让它们付出必要代价。比如,通过建立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拉黑”一些不良App;或措施更严厉一些,对存在问题的App,如不及时整改,发现一个下架一个,倒逼不良App遵守规则、敬畏规则。 一些地方通过立法手段进行治理,也可借鉴。比如《江苏省广告条例》明确规定,“在互联网页面以弹出等形式发布的广告,应当显著标明关闭标志,确保一键关闭”。条例还规定,“骗点击”的广告应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不断完善关涉App领域的法律法规,监管部门又尽到监管责任,同时让不良App的各种套路陷入人人喊打的氛围,大肆“收割”用户时间用以牟利的现象,才会寿终正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