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07月28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风雨同舟洞桥夜

——深夜探访洪灾核心区

    记者 黄程 

    

    漆黑的夜,齐腰的水,晃动的手电灯光。昨日凌晨1时,海曙洞桥鄞城大道附近,记者跟随公益救援队伍给被洪水围困的居民送物资。这是一个陌生的夜晚、煎熬的夜晚,却也是一个难忘的夜晚、温暖的夜晚。

    几天前,海曙区洞桥镇受“烟花”带来的狂风暴雨重创,加上江水倒灌,导致全镇严重积水,20个村(社区)全部受灾,受影响群众超过5万人,转移群众7500多人。因建于宋建隆元年的廊屋式孔木桥——光溪洞桥得名的洞桥,是一个风景秀丽的江南水乡,无情的风雨,将昔日的美丽家园化为一片汪洋。

    守护家园,同舟共济。连日来,20多名由海曙区级机关单位党员、预备党员组成的“红海突击队”下沉一线,会同260余名镇村干部、2000余名志愿者,联合300余名民兵、消防等应急力量共同驻守一线,帮助百姓渡过难关。

    前天傍晚时分,记者来到甬金高速海曙南(洞桥)出口时,远远就看到这里的拥挤繁忙景象。消防救援车辆、方舱指挥部,冲锋舟,医疗急救车辆,大型工程车辆,救援物资等“会集”于此,工作人员正在指挥引导车辆人员缓慢通行。

    在此遇阻的记者原先计划跟随消防队伍的冲锋舟进入镇区,但是由于队伍待命时间较长,另行尝试乘坐工程车进入。车上满载着四处汇集而来的爱心物资,但是司机同样在等待运送指令和带路的当地工作人员,不能确定何时出发。司机蓝师傅说:“看见这里水淹的消息,我们就过来帮忙,都是应该的。”谢过司机之后,下车入水,再想办法尽快向镇区进发。

    “同志,能不能帮帮忙?”正当记者在水里来回走动寻找机会时,被一声呼喊吸引了过去。原来是公益救援队正从货车上往下卸冲锋舟,但是人手不够。帮着卸下装备之后,记者与队伍一道前进,根据收到的求救信息,他们要前往洞桥镇派出所把3名滞留的群众送到集中安置点。

    此时是晚上10时,四周一片漆黑,探照灯所及之处,两旁店铺水淹位置在半层左右,不少车辆横七竖八地泡在水中,绿化隔离带只露出一点尖儿,沿途看见大型车辆和冲锋舟进出,不时掀起一层层浪。两个点位的距离是2.8公里,“水路”行进耗时半个小时。

    在派出所门口停舟下水,水深约有80厘米。两名救援队员立即执行任务,将3名滞留的群众往外送。派出所后院的发电机正在隆隆作响,这里是整个区域仅存的通电单位,确保接警和指挥系统畅通。工作人员正在将卡车上的物资往下搬,忙碌而有序,所里存放的食物、水等物资不少,将根据需求配送。

    救援队的另外两名队员得到了短暂休息的机会,忙着补充一些食物。“我25日就在这一带救援,送出去五六十人。”“我是上午从余姚赶过来的,今天晚上有任务就出去,没任务就在所里待命过夜。”

    所里还有几名过夜的群众,其中一名是灾情较严重的洞桥明苑的居民。“在家里坚持了好几天,停水停电停气,没吃的了就慢慢往外走,想去宁波市区。”他说,到这里以后没搭上顺风车,去安置点的路也积水很深,就留在所里过夜,“有吃有喝能充电,已经很好了”。

    零时左右,救援队员接到新的求救信息,前往受困居民家中送物资。此时又下起了雨,刮起了风,冲锋舟行进难度增大,加上通信讯号不稳定,无法精准确定目标位置,导航显示不到2公里的距离,耗时近一个小时才到达。受困人家中有老人、小孩,好几天无法出门,得到了食物、水和蜡烛,无异于雪中送炭。我们还把部分物资分给了闻声下楼的其他受困人员。

    返回途中,冲锋舟送了几名被困在车里和蹚水行进的群众,还接到一名派出所辅警。“我已经在所里连续工作三天了,晚上10时多出警救了7名受困人员,然后一直在给救援队带路送物资、送人。”他说,明显感觉到水位在下降,“这是一个好消息!”

    再次在派出所门口下水,水位的确下降了,所里还在忙碌。凌晨3时,物资和救援队伍仍在持续抵达派出所,有各地驰援而来的特警,也有公益救援队伍。其中一支队伍从江西驱车1000多公里抵达,在此简单整顿后将根据当地政府部门安排参与救援。4时多,现场渐渐变得安静,风雨也停了,只有发电机的声音显得更重了。

    风雨同舟,共克时艰。这样的时刻,我们和这片土地上的干部群众、救援力量、志愿队伍等一起夜“泊”洞桥;更有千千万万人的心和我们在一起,共同等待着黎明到来,期待着明天会更好。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