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波象山湾疏港高速TJ-1标项目部在余姚抗洪救灾。 |
|
杭甬高速复线宁波段一期项目部加固镇海石化区海堤。 |
从专家组入驻杭甬高速公路助力抢通,到填堵近8公里的红旗渠以及二线海塘缺口,再到驰援海曙,市高等级公路建设管理中心应急小队联合发动各高速项目参建单位,共同投身抢险救灾攻坚一线,逆风前行、闻“汛”而动,为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筑牢每一道防线。 600人凌晨加固8处海塘缺口 台风“烟花”登陆前后,受“强风、暴雨、大潮”三碰头的影响,宁波各地险情不断,市高建中心在组织部署各在建高速公路项目做好自身防台防汛工作的同时,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迅速动员协调各参建单位组建应急抢险队伍,配合地方开展防台救灾抢险工作。 7月24日凌晨3时,受台风和天文大潮影响,浪高将会超过镇海石化区海堤设计标高,市委市政府紧急命令,借调一线作业人员600人立即支援加固约2.5公里长的红旗渠,填堵二线海塘近5公里范围内的8处缺口。 接到命令,市高建中心立即向就近的杭甬高速复线宁波段一期S3标和S4标两个项目部传达支援指令。仅两个小时,两个项目部迅速落实了一支650人的支援队伍。 7:30,200余名防台先锋队员火速集结,组织5台大铲车、20辆平板车、卡车、农用车等,以最快速度奔赴沙土场填装运输沙土。大风暴雨给沙袋运输和堆放增添了难度,雨衣被吹翻、衣服被打湿,视线模糊、雨靴进水、脚下打滑,但工人们谁也没有退却,在汗水雨水交织中密切配合,持续作战。 18:00,经过逾11个小时的持续作战,8万包2000吨沙袋被堆放到指定位置,圆满完成了加固任务。 此外,市高建中心组织象山湾疏港高速公路各参建单位赶赴余姚、海曙等地全力支援地方抢险工作。7月25日至27日,宁波交工、中交路建等参建单位陆续出动300余人次和10多辆救援车,提供了10多台水泵、3000余包沙袋、1500个编织袋、2000余平方米防水卷材、5000余米土工布,为地方抢险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援。 驰援海曙,铲车装载机发挥“高大”威力 险情就是命令,责任就是使命,一线就是战场。7月25日晚上10时,市交通运输局有关负责人接到紧急求援电话:海曙区洞桥镇受台风影响,水位迅速上升,全镇大部分地区被淹,群众受困,情况十分危急。 接到指令当晚,市高建中心工程处临时负责人、市交通运输局应急小分队三分队队长张杰立即协调就近施工的宁波交工集团、省交工集团等单位,以最快速度派出救援先锋队,并携带2辆铲车等救援设备迅速赶到洞桥,协助当地政府开展物资运送等工作。 26日,由市高建中心、宁波交工、省交工等30余人组成的应急救援队伍,以及3辆铲车、1辆装载机、2辆平板车、3辆救援车等救援设备又陆续赶赴洞桥镇。 洞桥镇在“烟花”台风中受灾严重,当地平均水位1米左右,最高水位达1.5米,其他车辆基本无法进入,救援队的铲车和装载机在抢险救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帮助运送物资和救助受困群众。其间,救援队积极配合洞桥镇政府、消防及武警部门,不间断地开展救援工作,随时帮助沿线需要帮助的群众。直至28日下午4:30最后一辆铲车撤出,已累计救出20余辆受灾车辆及百余名被困群众,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专家赴一线助力杭甬“大动脉”快速抢通 7月25日下午,杭甬高速大隐段宁波往杭州方向因姚江江水倒灌被迫封道。在市交通运输局的统一安排下,市高建中心组织全市30余位专家,迅速奔赴防台一线,为杭甬高速以及多条地方公路的保通解决一批技术难题。 专家实地勘查后,提出在杭甬高速“高程”较高的中分带两侧设立两道防水墙的方案,成功遏制了水势进一步漫延。随后联合宁波市交通设计院,分析出中分带集水井的横向排水管是南侧江水倒灌的源头,并提出采用防水土工布兜底、沙袋填充的封堵措施,进一步巩固隔水成效。 次日,根据省交通运输厅指示,专家组指导采取在建高速隧道项目部紧急提供的防水卷材建立防水墙的措施,为几台大型龙吸水设备发挥作用创造了有利的技术条件,确保杭甬高速的双向通行。 专家组还为各地方道路保通提供了技术支持。余姚丁家畈是全省降雨量最大的地区,累积雨量达到了1010毫米,浒溪线南嵐村附近山体出现了滑移迹象,专家组提出了封闭裂缝等应急方案,为道路保通提供了技术支持。 此外,刘慈军副组长还带领宁波市交通设计院和宁波公路市政院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到章水、龙观、鄞江等3个乡镇确认桥梁道路水损情况,并按照市交通抢险组的要求,对当地13座受洪水冲击的桥梁进行应急检查,评估桥梁结构是否稳定,对桥梁继续使用提出了确认和后续处理的技术建议。 现场指导之余,专家队及时总结经验,针对平原和山区两种情况,分别起草了台风道路保通防御典型方案,并通过市抢险工作组下发,为各区县(市)还在开展的防汛救灾和今后应急保通道路提供案例参考和技术指导。 风雨侵袭的痕迹正在慢慢消退,一名名高建人又马不停蹄赶往项目建设一线开展安全检查,为有序做好各项目灾后复工复产,实现年度建设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