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生在修复烈士遗物。(蒋炜宁 杨燚娜 摄) |
记 者 蒋炜宁 通讯员 杨燚娜 王益群 “谢谢,谢谢!圆了我的心愿,真的太感谢你们了!我跟父亲仅有的联系终于可以好好保存起来……”昨日,年近七旬的陈荷珍老人在电话中不断向宁波财经学院人文学院“文化财产保护中心”的师生表示感谢。 陈荷珍老人的父亲名叫陈忠根,1951年牺牲。“当时我还不满一周岁,由于没有照片,我根本不知道父亲长什么样子,只有这一张烈士证和一封寄来的信件被我用胶带粘了又粘,这是我跟他仅有的联系了。没想到你们可以把这张破损的粘满了胶带的烈士证修得这么好,真的太厉害了!”赶在建军节前夕,宁财院的师生修复了陈荷珍父亲的烈士证,完成了她的心愿。 暑假期间,宁波财经学院人文学院“文化财产保护中心”的学生组建了一个“甬城文保”暑期社会实践团,利用文化产业管理的学科专业优势,在多年从事专业修复的基础上,开展“我为烈士修遗物”活动。 一件文书的修复过程少则半个月,多则几个月。比如修复一张烈士证,需要历经冲制浆糊、清洁修复用纸等十几道工序。 “希望同学们在修复过程中解读红色文物背后的故事,体悟红色革命精神。”该校人文学院院长夏柯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