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董小芳 鄞州区委报道组杨磊 通讯员鄞纪轩)政治生态是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综合体现,也是研判管党治党水平和成效的“风向标”。近日,鄞州区正式发布县域清廉指数模型,以直观生动的指标体系,为基层政治生态精准“画像”。 “政治生态是个相对抽象的概念。具体成效如何?还存在哪些问题?应该如何着力?很难一一具象。”鄞州区纪委区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鄞州区委会同浙江大学社会治理研究院,探索了一套可透视、可检查、可量化的基层清廉指数评价体系,使政治生态有了“坐标尺”,已于6月底试运行。 鄞州区县域清廉指数模型,以其21个镇(街道)行政区划为单元,按照“政治清明、政府清廉、干部清正、文化清朗、社会清和”五大维度,设立了ABC三级共100项指标,涉及数源部门26家。该模型将日常数据积累和重点指标考核评价相结合,突出指标设置的客观性、科学性、实用性,并明确了问题查处类负面扣分项和工作评比类正向加分项。综合了上级党委政府考核评价、党内外民主测评与民生民意等的客观评价,真实反映了各基层单位在不同阶段清廉建设、管党治党、社会评价等客观现状和发展动态,实现了对政治生态客观、动态“画像”。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近年来,鄞州区积极探索创新,成为首批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社会治理和服务创新等全国、全省试点。今年以来,该区纪委区监委在以清廉建设赋能基层治理上不断加码,建成了堇邑清风馆和清廉村居馆,着力打造了一批清廉建设标杆,并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创新打造“三清单”智慧监管平台、社区智治云台、基层治理零表通等,系统推进基层智治,推进基层政治生态建设。 “接下来,我们将通过报告反馈、预警提醒、考核评价等方式,强化清廉指数评价结果运用,不断提升基层全面从严治党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鄞州区纪委区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